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职教育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如何进一步深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是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为了强化大家的认识,本文就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职;美术色彩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12
开展中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一批适应性更强,技能性更专业的人才,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会与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中职教师针对美术色彩教学内容,往往会采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类教学模式比较常用,但是对于中职生而言,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强化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认识,教师要放开思维上的限制,采用一些更为先进的教学技术。
一、中职美术色彩教学的特点分析
根据当前我国主流的《色彩教學》教材的要求,对于色彩教学训练的工作,教师需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初接触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然后进行单色画和冷暖练习工作,在学生掌握基础的色彩训练能力后,可以试着过渡到构图,还有大色块的训练中来,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循序渐进,这也是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面对中职教育,教师需要摒弃那种强调实用、快速的教学思路,避免学生对色彩教学产生轻视的心理,重点需要帮助他们切实地掌握美术的基础功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美术从业者。
二、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当前中职地区的生源有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由于他们之前接受的基础教育条件有限,所以部分学生对于色彩训练的认识、理解都比较片面化,对于调色的内容缺乏足够扎实的掌控,而部分教师又坚持普通高中的色彩教学方法,便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频发。
(一)教学手段有些落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部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但是当前一些中职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欠缺妥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部分教师的反映,同高中生相比较,中职生的学习自主性稍微有些落后,因此在针对他们进行文化课教学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借助比较丰富的课堂活动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需要长时间的讲解和示范,容易使课堂环境变得枯燥,导致学生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二)教学思路不够完善
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针对色彩教学的内容,部分教师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对这类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存在一定的忽视,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在实际的调查中了解到,部分中职生由于之前美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对于美术中的色彩知识缺乏相应的了解与掌握,尤其是像环境色、光源色等专业内容更是“一问三不知”,美术基础十分薄弱。而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强调教学技术的应用性,所以忽略了色彩教学的基础功课,导致学生学习比较吃力。
(三)教学视野过于狭窄
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视野,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美术学习建立相应的艺术修养。但是当前中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缺乏相应的讲解与借鉴,在课堂上的讲解力度更是十分薄弱,导致学生对一些名家作品中的色彩美学难以达成深入的认识。学生从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色彩的独特与细腻,并深入认识色彩元素所发挥的作用,可是部分教师较窄的教学视野局限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不仅降低了授课的档次,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挥。
(四)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对于美术教学工作来说,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可以满足学生的艺术需求,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但是在中职美术授课的过程中,针对色彩教学的知识,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的实践上还缺乏创新。尤其是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有些教师比较注重色彩本质的理性化分析,对于色彩的创造性并未展开主观的教学开发。这类教学模式很容易忽视学生在色彩训练中的个性化认识,导致他们的训练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不能通过色块来对自己的创作主题进行强调,给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职美术色彩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深化色彩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兴趣。针对中职生这个教育群体,教师要开放传统的教学思路,对自身的授课经验展开全方位的回顾,引入一些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思想,可以试着对普通高中的教学思路进行变革,开发出更适合中职生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强化授课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美术学习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美术色彩教学并不像其他内容的教学,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比如像色彩的搭配、混合、选取和辨识等,由于内容较多,所以,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建立相应的认识。
在初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利用“假如世界没有色彩会变成什么样子”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色彩奥秘产生兴趣。紧接着,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经典的色彩作品,像蒙克的《呐喊》、莫奈的《日出》等,让学生想象这些作品失去色彩后会变成什么样子,鼓励他们大胆地猜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可能由于之前的美术基础不够牢固,所以他们对于色彩内容的学习有着更强烈的求知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利用这类教学方法,一方面对基础点的内容进行二次讲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艺术理解,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
(二)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美术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是针对色彩教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试着开放自身的教学思路,在教学方法的引入上,添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拓宽学生色彩训练的视野。在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多元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基础,尽可能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意识,帮助其更为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过程中来。
在引入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色彩教学的内容性,根据教材上提出的教学任务,利用一些学生比较能够适应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弥补传统中职美术教学中的缺点。
例如在《蓝色调下的兰花》这幅教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作品中“暗部”和“亮部”的用色情况进行说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色彩认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图演示功能,对明暗部的用色差异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了解用笔的情况,还有对整个蓝色调的画面情况建立一个深刻的认识。面对动图的演示效果,学生的讨论也能更富成效。
另外,在摹仿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用具,摹仿之前美术作品中的创意性和格局性,试着感知美术学习的动态化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上的一些绘画APP,拓宽美术教学的整体思路,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奠定更为深厚的基础。
(三)营造丰富的教学气氛
对于中职生而言,美术学习的作用并不是十分的明显,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从教学的气氛上入手,建立一个更为合适的教学环境,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性。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按照相关教学指导文件对学生进行机械化的灌输,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技术,为大家营造一个丰富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更为宏观地看待美术学习,引导他们对美术色彩的魅力进行感知。
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教师不要表现的过于主观,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主动权,让中职生发现自己在美术色彩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针对一些色彩表现比较强烈的美术作品,为了强化学生的训练认识,教师可以试着将美术内容与音乐内容结合起来,或者是为大家播放一些情绪同样比较强烈的音乐作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自身的感觉来创作一些色彩作品,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有,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名家,像世界知名的画家梵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影像功能,对其生平展开介绍,当条件允许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梵高有关的纪录片、电影,帮助大家对这位命运多舛、才华横溢的艺术工作者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来感受美术这项艺术的深层次魅力。
(四)展开合理的教学拓展
色彩内容与大家的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该帮助学生对色彩知识产生较强的应用意识,展开必要的教学拓展,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色彩训练思维,同时还可以帮助中职生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盲目,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授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教师可以试着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班级中选拔几个美术基础功底不错的特长生,让其在各个小组中担任“小教师”的角色,带领各个小组的学生对色彩训练的知识进行回顾,通过二次训练,帮助大家掌握之前教师所教授的各项知识点。
其次是在课外教学的过程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写生,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从生活中发现色彩美学,增强大家的美术学习兴趣,或者是鼓励中职生参与到美术色彩训练的小组中来,帮助学生对色彩练习建立更为实用的学习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美术色彩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上暴露出的各类问题,教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结合实际的教学思路提出完善的改进措施,以此来深化学生的美术学习认识,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習中掌握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叶乘风.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23).
[2]王艳红.试论中职美术色彩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5(20).
[3]官水凤.试论中职美术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
作者简介:卢富林(1973.7—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讲师,研究方向:中职美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