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林
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长庆小学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古人抒发情感,表达理想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詩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2001 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第二学段为50 篇(段),第三学段为60 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0 首。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古诗词,都饱含着作者无限的深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是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
想要理解文学作品,无论是古代文学作品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除了要了解作者还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在脱离背景的情况下去解读任何一个作品都不会真正的全面的去理解它的内涵,有些古诗词如果不明白写作背景,对于古诗词的意思也就只能了解到一些皮毛,甚至无法去理解。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时候可以巧妙的诗词的背景入手,可以将作者融入诗词的写作背景,将二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作者和背景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许多诗词的背景还特别有趣,能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产生好奇,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就更有积极性。
比如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杜甫晚年所居住草堂前的美好景色,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公元762 年,当时正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虽然忧国忧民,但是杜甫看到眼前的一派美景,也不禁想要拿起笔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结合了写作背景学生对于这首小诗就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小学生也渐渐开始接触互联网,或多或少会知道一些语文知识,对于语文古诗课堂的教学教师也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在互联网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语文古诗词知识,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因此提高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另外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多运用现代教具,如多媒体投影,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展现古诗词的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些新颖的动画更加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们在无意中记忆知识,多媒体还能够更好的展现诗中的意境,让学生体会到诗中蕴涵的情感和诗意。比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西湖的夏日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如此真实的美景画面再配上优美的乐曲,使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西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古诗中也存在着很多流派。比如以辛弃疾、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等等。但是流派也不是绝对的,辛弃疾也曾经写过婉约的诗词,所以帮助学生了解风格是帮助他们了解诗人的主流风格。帮助小学生从字里行间里了解写作风格可以帮助他们鉴赏古诗,品读作者表达的情感。比如杜甫的诗是沉郁顿挫的,多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李白的文风则是慷慨豪放,文风洒脱,灵动飘逸。教师可以在讲述相关古诗的时候适时地加上一些写作风格的介绍,还可以介绍一下相似文风的作者,让学生去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
在语文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关键字词、语句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詩的意思,体味古诗的韵味,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其他现代教具把诗句展现的图景展示出来,比如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诗,引导学生集中看到“红胜火”“绿如蓝”这两句,引导学生想象出一幅红绿交相映衬的色彩鲜明的图画,体会诗人对江南景色的真实的喜爱。
想象力对于小学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运用新媒体或者现代技术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的内容,更要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这样才能透彻的理解古诗词。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古诗内容还原古诗的背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古诗的讨论中来,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个同学所想象出来的对古诗的个性解读,从而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学生每学期学习古诗词的数量是固定的,大概在十首左右。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其他的古诗词,教师也可以举办古诗交流会,在课前用3-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的古诗词。另外在学习古诗后,教师可以布置积累好词好句的作业,让学生从点滴中积累,能够增加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量,让他们的语文底蕴也就变得厚重。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语文也要抓好基础。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所以要注重古诗的教学策略。运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古诗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