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20-11-11 16:24李滨丽
报刊精萃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四门平均分功课

李滨丽

宜宾市江安县四面山镇水清学校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用教育理论做指导,在教学中把事理给学生交代清楚,活用“转化思想”等方法进行训练,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做题目,更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理想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练习,练习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感到应用题难教。学生因此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爱好,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采用题海战术。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理想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问题过于单一。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给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其次,忽视语言教学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第三,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最后,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式子”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爱好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答应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熟悉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这也为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指明了方向。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假如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轻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将两个周长是8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 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三、培养小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有人曾做过研究,显示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困难儿童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题目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所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的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观察到我们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例如下面这道题:绿草茵茵好牧场,一牛恰好吃1 月(30 天),两牛刚好吃一旬,请问三牛吃几日了(注重:牧草天天都生长,假定生长速度相同)。这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分析分析题目结构一牛恰好吃1 月,指的是一头牛用30 天吃完所有的牧草,包括原有的和30 天新长的两部分牧草;两牛刚好吃一旬,也是指两头牛用10 天吃完原有的和10 天新长的牧草。但是,题中并没有告诉这些草有多少千克或多少吨,不便计算。因此,我们设一头牛一天吃的草量为“1 份”,一牛30 天就吃了30 份,两牛10 天就吃了20 份。

四、指导小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

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1、摆脱定势有些应用题,学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楚可辨。例如,张明期终考试语文、外语、科学的平均成绩是76 分,数学成绩公布以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 分。张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按照常规解法,可知张明期终共考了四门功课,要求数学成绩,可以用四门功课的总分减去其中三门功课的总分。由于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3 分,那么四门功课的平均分就是76+3=79(分),四门功课的总分为79×4=316(分),语文、外语、科学三门功课的总分为76×3=228(分),所以张明的数学成绩为316-228=88(分)。假如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假设张明数学也考了76 分,这样四门功课的平均分仍然是76 分。但实际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出的成绩正好分给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了3 分。这样共多出了3×4=12(分)。思路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就能很快地算出张明的数学成绩是763×4=88(分)。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生活化情景、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解题策略,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优化出有效的方法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四门平均分功课
把住“四门”确保党员干部遵章守纪
奔驰CLS四门轿跑
有思想的评课:做足四项功课
从冷战到乌托邦:《四门城》的政治主题释读
人生有门功课叫不辜负自己
整合“四门”课程资源,创多元化英语课堂
平均分一半
梦想家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