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民族中学
语文知识的复习要根据相关中心内容来进行,比如围绕诗词或复习字词等中心来安排复习,形成模块式的复习课堂,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而且能使所学的旧知识加以巩固,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明晰的思路。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选的内容要适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内容过少,造成学生一时消化不了或者内容摄取不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复习的作用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因此,不仅要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要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当前中考语文复习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复习模式僵硬,教师通过押题、反复联系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成绩,却掩盖了应试教育机制下中考语文复习的缺陷。教师在教学中以应试教育的结果为指标,忽略了复习的高效性和创设性,部分教师在复习中甚至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中考复习指导的内容,忽略了语文学科的规律性。一方面,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无趣乏味,严重影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师以中考复习指导为纲,复习模式僵硬,对考题结构缺乏合理的预设,导致学生“未考先败”,僵化的复习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开拓。
语文复习虽然有科学的计划,但在教学活动中教情、学生学习情况会因主观的、客观的诸多因素发生变化,与预设的教学计划、教学思路不相吻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的具体变化而灵活选用教法。一是要注重读,读是感悟语言,内化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教材范文自不必说,就是资料中、试题中都有供学生诵读的美文,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诵读,培养学生读中悟、读中想的习惯。二是要注重讲,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教师指导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面向全体的讲解。不必讲的,只字不提;需要讲的,就讲清楚、讲到位。讲解要能拓展出宽度,开掘出深度。三是要注重练,训练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最好手段。我们要让学生在训练中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一练有一得,不要讲究量大反复,要讲究拓展。就某些练习题所考查的内容、考查目的,以及角度变化等。四是要注重激,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攻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遵循民主、平等和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由学生掌握,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辩、写,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一般语文试卷中的积累部分都涉及到课本内容,学生要将课本中的名言警句背熟,还要知道作者和出处。具体说来,课本中的重点包括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中的名句以及名篇名章的背诵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勤动手,在读背写的过程中加深记忆,使名句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与作文中都能灵活运用。为了加强记忆效果,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敦促学生完成名言佳句的背诵,并以课堂背诵、默写的方式进行检查,辅导学生及时改正背诵默写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真正掌握名言佳句,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有些教师认为复习的时间越多,起到的效果也就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4]。教师随意延长复习时间,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时间就会减少,这样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而且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复习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待学生对新知识充分掌握后,再引入旧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在看到作文题目后,学生首先要审题,并且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体裁,然后选择适当的材料,列好写作提纲,有条理地进行写作。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習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身边的生活,并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或者遇到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所写的日记都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这些日记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而且能够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总的来说,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特征。提高语文成绩还是要靠扎实的基本功与平时的积累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与较强的分析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出现的丢分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复习内容有所调整,但是如果能将以上笔者说的几点兼顾到,语文考试的复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试教育下,做好复习工作,可以极为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引入全面、发展的观点,充分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