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外国语学校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小学英语作为启蒙教学的重要阶段,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新课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平衡好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注重活动教学的引入,通过更具吸引力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所谓教学活动就是借助游戏、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策略,它与小学生的年纪特点相符,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课堂要教学的难点较多,经常导致活动效果不够理想。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整合好教学资源,以满足教学大纲、符合学生訴求的活动开展教学。
从本质上而言,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就在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设定则可以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据可依,能够衡量活动的有效性,按照目标实施活动,可以更好的组织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目标,通过活动要达成某种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cat、pig、dog、sheep 等动物单词的时候,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单词,并牢固记住,能够对这些动物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活动,制作几张动物卡片,让学生上讲台对所选卡片上的动物进行外貌特征的描述,并让其他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通过这种简单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仅仅依靠其中一方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以往的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存在偏差,容易将自己放在主体位置。其实,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人翁,凸显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是教学的辅助者和引导者。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要作用,树立他们的主体意识,并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建立高效的课堂。
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还需提升与教学环境的匮乏息息相关。作为工具性学科,英语学习不仅需要牢记单词和死记硬背,对于整个语言氛围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中都是说汉语,记忆根深蒂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难免会吃力。针对这样的现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关注语言环境的营造,是提高活动有效性的有效之举,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英语语言氛围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提高英语语感。
比如,教师在教学Christmas is coming 这一课程的时候,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课本文章讲解的重点。而是可以让学生对圣诞节的相关知识进行主动搜集,借助网络、字典等方式了解圣诞节的背景,并让学生负责解说。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扩展眼界,并且更好的掌握圣诞文化,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容易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都是几分钟热度的情况。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英语课堂,以往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创新,应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继而达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实现。
例如:某位教师在进行 Look at Your Hair 教学时,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对知识目标,如 long hair、short hair、straight hair、curly hair,让学生对上述内容有初步的认知,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句型 My hair is…描绘自己的头发。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假发,学生可以将不同款式颜色的假发戴在头上,并且对自己的发型进行描述:My hair is red/brown/long/short/curly 等等。教师运用上述教学模式不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有趣生动,并且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模式,让教学内容由简到难递进加深,实现了由理解到应用的训练。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英语教学进行创新,加入教学活动环节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丰富教学的模式。当然,若想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游戏、互动、讨论等方式设计活动,以便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效的实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