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的美术拓展课操作要领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汪伦扇面李白

浙江省永嘉县大若岩镇中学 3251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拓展课程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开展有效地课堂教学,美术拓展课程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的课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同时,应该学会如何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如何整理、加工并表达,最终目的是培养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我觉得应借此次温州市初中教学新常规之东风,谋美术拓展课程教育新发展。

为了深入探讨初中美术拓展性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学习,推进新教改方案下的初中拓展性课堂教学变革,于2016 年11 月2 日在瓯北五中举行美术拓展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该校的杨老师开出的美术拓展课《永昆旦角——云裳记》,很多老师咋一看课题以为是上音乐课,原来音乐的内容拓展到美术课程上来,道出了永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教师以旦角服饰的美在那里?小结:色彩美、装饰美、款式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总之,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美术教学中要广泛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受其启发笔者在这学期也开了一节校级美术拓展公开课《扇面情缘》。本课以语文的古诗词为载体进行美术拓展性的课。

一、创设情境引发绘画激情

所谓“情境”,是指某种能造就人特有心理的一种氛围。它对人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就国画而言,意境凝练,意存高远,有时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文内涵,创设情境,充分显示形象,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促使学生的情感与画家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做到“以境引情”。

(一)故事启情作画

“画”是画家“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每一幅画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还有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不知背景,不知画家坎坷的经历,也就不能正确领会画家的情感。再说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画面产生的特定环境以及画家作画时的特殊心情,可以为学生理解扇画面内容创设一个想像的情境,从而启发学生体会画家的情感达到作画的动机。

如《赠汪伦》这首诗,我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前讲述了李白当时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有一人名叫汪伦,很有才学,但他不愿意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窑在地下。有一回,听说李白到了安徽,他很想邀请李白前来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修书一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先生好游吗?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吗?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听说汪伦对人十分豪爽,便欣然答应。可见面后,汪伦却大笑:“‘桃花’是此潭的名字,并无桃花十里;‘万家’是此店姓万,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才知上当,但却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亦人生一大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热情款待,两人情趣相投,成为好朋友。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李白要乘舟远去了,面对桃花潭边前来送行的汪伦,他即兴写下此诗。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吟诵起来。在这咿呀吟咏的同时,“朋友间的深情”相信学生不难体会,这样由诗意引申到扇面的画意就容易多了。

(二)绘画抒情

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于那些描写山川风貌、生活场景的绘画,我们不妨让学生想像画面,扇子的画法。因为学生总是凭借形象而引发想像的,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定会产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之情,感受生活之美。

(三)想像悟情

扇面情缘的教学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此时,教师要借助音乐、画面等媒体,帮助学生架起想像、联想的桥梁,顺利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与故友的离愁别绪完全予以在了水天一色之间。教学中可选用与这首古诗诗意相协调的古典乐曲《送别》,让学生边看图片边凝神细听,让凄婉、动听的旋律唤起学生丰富的想像,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似乎看到了滚滚的长江水奔向天际,友人的孤船渐渐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而李白却久久伫立在江边,不愿离去……这样,学生目视其文,耳悦其声,也一定会深切感悟其“朋友情深”。

由此可见,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不同特点以及扇面绘画教学的需要,巧设各种情境。只要“境”创设得妙,自然“情”便激发得浓。

二、玩赏扇面画品味情

画家在精心创作画时,往往用心血凝聚了许多精妙绝伦的名词佳句在其中。这些词句常常是点睛传神之笔。它们寄深意于一瞬,寓丰富于单纯,像清泉,似甘醇,句凝情浓,字炼理深,常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常给人以新的生活启迪。如寄托对久别故乡深深思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现对家乡恋恋不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亲情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暗藏哲理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精词佳句,启发学生品味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使此情此意,能如春雨点点滴滴渗入学生的心田,由诗情引申出的画意浓浓。

三、以情激情体验情

进入扇面国画的古诗句,大多是抒情诗。有的直抒胸臆,情动于衷;有的婉曲隐含,情蕴其间;有的借景抒情,情因景生;有的移情于景,景中见情;有的情理交融,情真意切。“情”是“诗”之灵魂,“情”是“画”之精髓,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能产生动人心弦的画面。如李白在经历了十五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之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由此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故吟诵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诗情画意蕴含的丰富情感,引起共鸣。

猜你喜欢
汪伦扇面李白
我和汪伦的那些事
扇面山水
有趣的羽扇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舒强扇面作品选登
扇面等式
倒下的那一刻
泪别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