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岚武 李慧华 覃利园
在影视界,诗意现实主义是20 世纪30 年代法国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这类影片大都以底层人民生活为题材,强调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表现形式上采用长镜头和深焦镜头,给予观众诗意的满足。在最初,“诗意”更多的是人从现状出发产生的对自由的心理诉求,到后来一切对现状不满足的精神诉求皆可归为此列。电影《十八洞村》正是一部“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电影现实主义远非仅仅是一种无人称的纪实,它力求抽绎出事物的深层意义,但是,只有以真实的现实为基础,即以如实呈现在历史背景确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事实为基础,它才可能既是艺术又是现实。”
《十八洞村》是一部反映精准扶贫主旋律农村题材的电影,导演对时代、社会与现实人生具有正视直面、热情拥抱、深刻体验、如实反映的精神。整部影片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故事背景,用诗意温情的镜头,讲述当地百姓在追求生活脱贫的过程中完成精神脱贫的故事。该电影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聚焦村民本身,再现了脱贫攻坚背景下湘西的风土人情,祖辈大山里村落家族的乡土性和民族性、世俗与传统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也重建了我们心中的“桃花源”。“《十八洞村》用诗意的电影语言,全方位诠释了中国的乡村伦理、乡村美德、乡村生活方式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了中国乡村之美包括人性之美、人情之美、自然之美、景观之美。”该电影由苗月导演,王学圻、陈瑾领衔主演,主要讲述的是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该电影利用情节与事件,层层推进,政策是引导,村民依靠传统的生存方式,最终也能与时俱进,与现实世界做到无缝连接。该电影于2017 年10 月13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之后获得了第34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17 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编剧奖(苗月为导演兼编剧)。2018 年11 月10 日,陈瑾也凭借该片获得第34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更重要的是,该影片引发了观众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之间多角度的深层次思考。
电影《十八洞村》融入了两种唯美的电影镜头语言,一种是体现了湘西地方美景的镜头,另一种是体现人性之美的镜头。在蒙太奇的流畅切换下,景色之美与人性之美成为这个村寨的标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水之美养育了当地质朴的人民,当地人性之美也抒发着山水的灵气。山水与人,在美与美的相互影响下,实现了美美与共。
电影的诗意化表达在风景美中有突出的表现。影片的开头以“雄鸡打鸣”拉开一天的序幕,铅灰色的村寨与云雾缭绕的远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风景画。山峦起伏连绵,层层梯田镶嵌在碧绿的大山中,这是自然对人的包容和馈赠,也是人对自然的守护与回报。民居建筑是一个民族特色的显现标志,湘西独特的建筑风格凸显了地方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民族美学价值。苗寨建筑群虽然没有现代建筑华丽,但漆黑的木板房、高门槛、雕花的窗户,都体现着一个地域的审美文化。山水有灵气,是自然的美,建筑有风格,是人文的美,这些都是符合传统美学韵味的,都有视觉上鲜明舒适的体验。一帧帧画面的切换,穿着苗族服饰的男女,酸辣椒的红,禾苗的绿,也是这幅湘西画卷不可或缺的点缀。明亮清晰的白昼与墨蓝青灰的夜晚交替切换,公鸡报晓、蛙声相连,没有雾霾,没有嘈杂,缓慢的生活节奏是大城市不能比拟的诗意世界。“影片中对仙境般的美丽乡村的影像书写,也是对正在崛起的乡村和奋起的农村人韧劲儿的无尽赞美。”湘西的美丽世界是浑然天成的,也是当地人不破坏生态,遵循自然法则得以保留的。风景的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人性的美。
诗意的语言必然离不开诗意般的环境,诗意的画面又体现出诗意的人性。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不容忽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性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天然环境中,十八洞村的人有着贴近自然的淳朴天性。这种蓬勃的自然人性的描绘,是尊重人性本相的朴素表达。杨英俊本可以复员成为石油工人,不过他最后选择回到十八洞村以种田为生,为的是守护他的家庭。他说:“她们离不得我,我更离不得她们。”他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也是一个家族的守护者,这是深入他骨髓之中的责任意识。村寨里的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为了不荒废田地,他就帮别人家插秧打理。等到过年回家,所有人都到他家拿米吃。这种最自然的现实场景却带来了最真实的人性震撼,这既是个人的奉献情怀,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是一个村寨亲近得如一家人的人情美的体现。杨英俊的妻子麻妹也拥有着乡村妇女坚忍、善良的美好特质。为了让可怜的孩子站起来,她每天背着痴傻的孙女看病,山路一走就是三年,毫无怨言。她对痴傻孙女的包容和爱怜,是一种诗意的人性,表现着对生命的尊重。杨英俊在得知“老树兜”杨英华无米可吃,便和妻子说送他一袋米,妻子更是又加了酒,又送了鱼。这两人的热心肠,又是一种民风的纯真直观的表白。还有当小南瓜走丢时,全村女性主动帮忙。那手牵着衣角的举动,是一份真心力量的注入。孩子回到祖母的怀抱时,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令人动容。这些人通过平凡却不平凡的件件事,将人性的动人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流露出湘西大地上最原始的自然秀美与最纯真的人性美丽。
“敬重天地。孝敬父母。尊重生灵。平等待人。爱惜庄稼。量进不能多,量出不能少。跛子问路不要歪指乱答,瞎子问路不要歪答乱带。不能放火烧森林。不能拿刀刮树皮。晴天不要骂晴,雨天不要咒雨。”从杨英连所说的村规中,便可以洞悉十八洞村中人物性格的形成。这也揭示一个道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出于人对自然的尊重;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出于人对人的真诚。整部电影其实都在传达一种乡土式的朴实,是一种城市中逐渐缺失的文化精神。苗族文化中的踩脚、打银饰、打板凳便会出嫁,是一种只看真心不看物质的直接情感交往。这种没有过多物质干扰的情感,蕴含着一股最天然原始的温情。他们在情感上是真挚而不掺杂物质的,在艰苦的压迫下他们坚强地活着,即使生活残酷,他们仍然可以以最诚挚的人性去实现最温柔的感情交往。甚至连“绝交酒”都是一种单纯的、非复杂化的情感。“民间民俗文化之所以具有恒久生命力,皆因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精神意蕴业已浸润、渗透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可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薇薇的丈夫施又成的祖先和村里人喝了绝交酒,村子里的人便一直保持着与这一家族断绝关系的状态。可是当施又成真诚道歉,并以酒代水消解这一症结,村寨中的人又可以很容易被这一份真情打动。在湘西苗寨人们的心中,一切的感情都是单纯的,喜欢和讨厌都是直来直往的。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一种自然本真的存在,他们的本性不掺杂圆滑事故,不掩喜悲,他们都在最纯粹地活着。这种纯粹的感情是难得的、珍贵的。正是这种民风,才让湘西这片大地景色美、人性美并存。
电影中的十八洞村展现的湘西的大美风景、风土人情都是苗月导演所要传达的一种别于世俗的“诗性语言”。十八洞村就像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诗意湘西世界,异于喧嚣,返璞归真。大山隔绝了这个传统村寨,也减少了现代社会的打扰,让这个村寨犹如“世外桃源”般,拥有最清明的自然风光,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有着最直接、清澈的人性。电影中直接真诚的人际交往,对家族坚实的守护,对孩子真切的关怀,即使自己贫困也要出于真心去帮助的情义,都在敲击着现代人的内心。
电影的名字是“十八洞村”,观众自然会将它和扶贫的主旋律联系在一起。不过,除了开头有一小部分说到主旋律的一些内容,之后却更像是一部平凡人自我抗争的命运史诗。作为一个常年隔绝现代社会的村寨,其中自然还会有人对未来产生迷茫,对自我世界可能性产生怀疑。从思想的固守到思想的突破,需要的是自我能力的发现和对产生自我能力的自信。“影片从农民形象的探索到文化内涵的呈现,实践着农村题材电影美学的新拓展。”十八洞村的贫困户从“帮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实现了人们自觉意识的苏醒,实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十八洞村的贫困户有两种极端的存在:一类是以杨英栏(杨懒) 为代表的等待帮扶者,还有一类就是以杨英俊为代表的拒绝成为贫困户的特殊存在者。杨懒窝居在家不愿干活,杨金三以腰伤为借口整日坐在门槛上也不干活,还有没有劳动能力的杨英连,他们不想干活不是出于身体原因就是因为心理上的弱点,而心理的弱点是他们长期在社会中所形成的观念,毫无疑问,这种观念渐渐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的将来迷茫,认为自己没有改变贫困现状的能力,干活也是白费气力,也就自然被贫困紧紧缠绕。惰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像杨懒,就有明显的惰性心理中的畏惧心理。对于自身贫困问题的解决怕麻烦,没有尝试解决的勇气,生活上只好得过且过。其实,他并不是没有能力,据他自己所说他是找矿的能手,退一步说,他至少目前处于人生的青壮年时期。归根到底,他贫困的原因都是自己心中畏惧,害怕失败,努力还未开始就选择了放弃。杨金三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的妻子外出务工,他却天天坐在自家的门槛上,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新来的扶贫工作者小王问他妻子在外打工,他却天天坐在门槛是怎么想的,他的回答却是:“我要怎么想?”这些都是思想的固化直接让他们对自我低能化定位。杨英俊的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固化。作为退伍军人,他拒绝自己被设置为“贫困户”,他不断和妻子确认家庭的收入,他对小龙的帮扶也采取拒绝态度。这是一个有着自强精神的人,却也没有找到改变贫困的办法。所以,改变贫困最关键的还是思想上的突破。
新来的扶贫工作者是帮助故事实现转折的关键点之一。他出于自己的家庭原因来到十八洞村,带来了他的思想办法。区别于小龙,他不仅想着扶贫办法,也换位思考了贫困户的立场,既有先进的思想又立足实际。他以性格的分析,让杨英俊不再纠结于被帮扶的身份,而是自觉组织起“杨家班”。他不断出主意,不断调解关系,让人们相信自己可以去和贫困打一场硬仗。跨过现实和传统所酿制的艰难和痛苦、矛盾与徘徊这种世俗化的呈现方式,展现一个有独特观念的带头人。他明白最终可以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十八洞村要改变的不仅是客观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改变乡村人自身从内而外的精神状态。
第二个关键人物就是在矿脉醒悟的杨英栏。作为之前存在惰性心理的杨懒,他对田地的固守,也许还是出于对“根”的保护。作为农民,田地就是他们的生活之源,即使他自己不劳作,也认为田地还在就是一个心理安慰。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理安慰,他甚至“勇敢地”要去喝绝交酒。荒废的矿脉让他产生了反思,产生对自然的破坏就是他种下的“因”的想法。不难看出,杨英栏他固守着田地、固守着思想是因为缺少一个让他醒悟的点。当他重重跪在地上,看着满目的矿渣,他的心被重重地敲了一下。他有着对乡土守护的想法却做着破坏环境的事,他的思想和他的行为所带来的现实结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便在心灵的愧疚中实现了思想的突破,即发出了“我要重新做人”的强烈心声。当理智终于战胜现实的情感,一个思想的转变,带来的是他的无所畏惧。这种强烈的心声中穿透着一股原始的自信和自豪,这份自信和自豪便是他们向前迈进的动力。
最后,在杨英俊的带领下,填地造田的重大工程开始了。这是极富“愚公精神”的表现,是一代人愿意通过自身努力造福后代的勇敢精神。一背篓一背篓的土,在巨大的“飞地”面前显得极为渺小,就如十八洞村人在需要抗争的命运面前一样。“影片创作并没有回避现实的矛盾与困境,而是在直面矛盾与困境的情境中,个性化地表现了主人公们对解决矛盾与困境的渴望,以及积极的行动。”正是思想意识的改变与能力认知的改变,让“积土成山,积水成海”念头可以在“贫困”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小南瓜,不能走。阿爷在填土为你造福田,拼老命也要给你攒一份好家业,让你一辈子风不吹,雨不打,吃得好,穿得暖。”这是杨英俊温情的心灵独白,是一份对后代的守护,也是“抗击贫困”的实际行动。或许十八洞村的贫困确实有一些原因是封闭的环境导致现代产业进不来,但杨英俊众人也依然可以以一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实现“脱贫致富”。“谁说种田种不出大土豪?”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从甘心做贫困户被动接受帮扶,到通过自己的双手主动改变贫困,这也就掌握了“脱贫致富”的核心。苗月导演也是在电影的叙事中思考着“贫困”的根源,还以一个家族、一个村寨的故事揭示着即使前途未知也要勇敢地迎难而上的唤醒“天地”的精神力量。
不难看出,电影从开头就拉起了“希望”这根线,“希望”的能量一直贯穿着电影,是电影想传达的另一种思想价值体现。在偏僻封闭的村寨,不同“希望”的降临,会给予人心以鼓舞。十八洞村的“希望”是政策、田土、孩子等元素的结合,多重的希望既是“美丽乡村”的成分,也是“美丽乡村”应该有的表现。
电影作为一种可以被观众直接把握的审美客体,它的直接性使其直接面向观众。电影在画面的表现力上又具有其他表现方式所不具有的特点。影片开头是主人公杨英俊在田地里插秧,他抬头,一个镜头给到了天空,一只色彩明艳的凤凰在梯田的上空飞过,消失在太阳耀眼的光芒中。《山海经》如是描写凤凰:“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意思是身负德、义、礼、仁、信的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安宁。凤凰一直就是作为祥瑞之鸟,在电影中出现这样的祥瑞象征,代表着杨英俊和十八洞村福祉的到来。这只凤凰可以理解为小王的到来,他是外界的新思想的载体,也是愿意踏踏实实搞扶贫工作的志愿者。他灵活的思想又结合换位思考的态度,帮助着杨氏家族,也帮助着十八洞村与贫困的命运做抗争。当然,凤凰更代表的是“精准扶贫”国家政策。“《十八洞村》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思想性和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丝毫不靠说教,而是靠高超的艺术魅力来吸引、感染、征服观众的。”2013 年11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习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政策就是全国贫困地区的福祉。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像十八洞村这种偏远的“与世隔绝”的小村寨很难得有多方力量的出谋划策、共同帮扶:一方面是贫困地区的人思想“出不去”,一方面是新思想无法定位,“进不来”。小王受到国家政策的委任,得知十八洞村的贫困,毅然选择前来支援,体现着“精准扶贫”就是一条充满力量的支援线,连接着创新思想的外来“希望”和村寨挣脱贫困潜在的“希望”。代表政策希望的凤凰出现在十八洞村,就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一种诗意化的表现。
对于农民来说,田土就是一切希望。十八洞村的“改换面貌”,正是一种“自给自足”式的农耕文明的升级化。“精准扶贫”是实现转化升级的催化剂,而田土作为十八洞村村民的根本,“因地制宜”地选择田土作为希望的延续是再好不过。对杨英俊来说,几次出现的插秧镜头表达了他对这片养育他的田土的守望。可以培育稻谷的田土,是不随时代变迁而改变的,田土可以成为传承的“生命之源”。所以,“填土造田”是一份对后代的庇护,也是在把希望留给后代。杨懒对田土的固守也得到一定的解释,他说:“土地要是没得了,我就更不知道要怎么活了。”这也体现了田土对于农民的重要性。田土,是最后的底线,也是能让他们看到希望的一种物化存在。而且,巨大的“飞地”其实也带有一定象征意味,可以和村寨的贫困联系在一起。“杨家班”带头“填土造田”,是通过平凡人的力量实现希望的再造。苗月导演通过土地这一条线,把十八洞村人们勤劳质朴、勇敢拼搏的真善美精神以诗意化的电影语言凸显,讴歌了平凡人伟大的坚守力量,也再一次证明了田土在农民心中的地位。
在中国的主要思想中,孩子是一个传承,也是一个家族希望。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救救孩子”结尾来寄托希望。在电影《十八洞村》中,孩子也是希望的承载者。对待因病致傻的小南瓜,杨英俊夫妻俩没有把小南瓜看成累赘,反而看成是生活的希望。痴傻的小南瓜对杨英俊夫妇来说,也是一个希望的回归。由于儿子外出打工,两人便将关怀完全给予了这个可怜的孩子。血脉亲情是伟大的,“护犊情深”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力量。长辈也希望小南瓜的未来是美好的,这种美好的希望也给杨家人带来了一种自内心而生的希望。杨金三的妻子回到家中,给孩子们发放一圈礼物,其中最动人的是她给孩子们发放书本,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的画面。这也是最引观众注意的地方,她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她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没有接受太多文化教育的长辈们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对孩子寄予希望,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在现实社会中,不仅仅是小家,大的家族、村寨、民族都是需要希望的。而在电影《十八洞村》中这种希望便回归到孩子的身上,外出务工青壮年的回归,就是具有温情的诗化“语言”。镜头中外出务工的人们重新取下自家的被褥,是在说明年轻的力量将会重新注入这个贫困的村落。小薇薇也把网店在十八洞村“落户”,她的回归也是在建造十八洞村产品与外界的桥梁。这是一个人的希望,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乡村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希望。最后的一个镜头是在一辆在山路上疾驰的车上,镜头拉近是三把富有湘西特色的椅子。从电影闪回式的回忆中,便可以知道这是杨英俊的儿子离开家带走的那三把椅子。镜头的最后停留,并没有展现杨家一家的团聚,却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滚烫的血脉之情和希望回归的真心喜悦,这也是导演别具匠心的诗意化表达,“个性化地表现了主人公们对解决矛盾与困境的渴望,乃至积极的行动”。孩子就是希望,可以给长辈以精神的鼓舞,并且自身也是希望的载体。可以说,贫困地区尤其需要年轻的血液去重振。孩子作为未来的希望,有巨大的可能性,他们填补着老一辈知识的缺失,两方相辅相成,便会有不可估量的能量。
政策带来的希望、田土带来的希望、孩子带来的希望,不断为“美丽乡村”添砖加瓦,使人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顺。困难虽然还存在,但是有精神力量的支持,人们能看到未来希望的存在,困难在人们心中就会成为可以“消灭”的困难。最后十八洞村变成了“美丽乡村”,也是这些希望,表现出了热闹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机。
导演苗月深入湘西领略风土人情,以唯美的画面、质朴的生活、真诚的人情完成了对电影的架构。“在新时代,影视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文化自信,注重发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弘扬时代精神,聚焦现实,关注农村,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俯下身子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高峰之作。”在她诗意的镜头语言下,自然的灵性和人的灵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电影的叙事也体现了导演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思考,是具有思想性的精神价值的传达。《十八洞村》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普通人的伟大故事,展现了中国特色的美丽人情世界,由此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注释:
①[法]让·米特里著,崔君衍译:《电影美学与心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年版,第449—450 页。
②杨吉华:《农村文化软实力的影视传播——以电影<十八洞村>为例》,《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 年第11 期。
③田慧:《新农村题材下的“中国故事”表达——电影<十八洞村>的文本创新与现实表达》,《西部广播电视》2019 年第18 期。
④⑤⑨电影中人物台词。
⑥梁家胜、董育红:《生活·俗蕴·传统——电影<十八洞村>的民俗学解读》,《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5 期。
⑦居佳英、刘贺:《<十八洞村>:农村题材电影美学的新拓展》,《电影评介》2017 年第23 期。
⑧杨晓云:《“以民为本”的中国叙述——电影<十八洞村>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17 年第12 期。
⑩徐继鹏:《论电影中的情感表现》,《文艺生活》2015 年第1期。
11 仲呈祥.:《审美呈现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贵州日报》2017 年11 月24 日。
12 路海波:《扶贫扶心演戏用心》,《中国电影报》2017 年10月11 日。
13 彭国元.:《精准扶贫的精彩叙事》,《中国电影报》2017 年11 月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