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邱县长集中学 安徽 霍邱 237400
《学记》认为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过程中必须使学生以学习为乐趣,这是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兴其意,不能乐学”。(《论语·雍也》)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正确的动机推动下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坚毅精神。“数学素质是学生从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数学教学要“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此可见,注重生本教育的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教学做合—”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是教育走向生本的体现,其宗旨是提倡教育要依据学情,使学习的方法从生活中提炼,而传统的教学是依“教”为中心,而不是依据学情。所以我们要改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生本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新课标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这对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数学学科为例,新课标将课程目标体系分为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知识技能领域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同时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确实知识与技能的扎实掌握,并不是孤立的。我们都知道在知识技能中,蕴涵着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和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形成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并能从中感悟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个知识点是老师灌给他,还是通过他自己的发现,在老师的帮助下学来的,对于他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这点来看,生本教育更提倡在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条件下如何使得教学效果更好。比如我们在讲授函数图像的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将绘点与连线依次用动态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观测到函数图像的形成及其性质。同时,也可以将不同函数图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学期我们学校为配合新课改,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交互式智能电子白板,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虽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每个授课教师探索,但效果比普通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要好的多。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课本开头是这样表述的“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交通管理部门出于车辆安全和畅通的考虑,对汽车的行驶速度有一定的限制……”,在课本中给出了两座城市交通夜景图。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道路交通方面的图片,课堂上用白板展示,轻松引入课题,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函数概念的教学引入时我采用了同样的手段,明显感觉到教学效果很好。
现行教材比起老教材来,明显地增加了趣味性。比如在教材里出现了数学家的简介。在课前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一讲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一方面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获得一种人文科学的修养。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因而很多人视其为畏途,从莫种程度上说,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科书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而让数学活起来,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这就体现了生本教育。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研究,生本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数学教学研究不管是理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都是用来指导数学教学实践,并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其归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生本教育,而不能仅仅凭着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觉。关注所能教育不仅是近期的、短期的行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学离不开教,也离不开学。教学研究不只是老师在研究,而是师生共同研究,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本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设计。教授在教学设计中要为学生提供和创设情景,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叶圣陶先生提出,他并不称赞某个教师讲课时有怎样的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路。每位教师是不是关注生本、在教学实践中是不是注重提高教学效果,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谓教学相长,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