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玉 向东文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指引下,乡村的发展也愈加受到关注,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滞留化以及工业污染严重化和土壤板结化、乡村土地大面积闲置荒废、土地景观极度破碎化等问题逐渐暴露。以中国乡村为研究对象,从改善乡村生态景观,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为出发点,立足中国乡村的根本需求,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空间优化和生态景观重构,探讨乡村空间重构的可实现性,为乡村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空间重构;空间优化;地域特色;宜居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乡村空间重构认知
乡村空间作为乡村存在的载体,包括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及文化空间这四方面。乡村空间重构的四要素之间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演变过程。基于多学科的乡村空间系统的构建,对于乡村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从乡村用地性质来讲,生产空间包括农业生产、城镇工业生产用地以及公共建设用地等;生活空间包括宅基地、商业用地;生态空间包含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地、生态建设用地以及生态林地等;传统文化是突显乡村地域特点的根基,包含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之中;从空间格局设计上来看又包括生产景观、生活景观、生态景观以及文化景观四部分。
如今这四方面的缺失是阻碍乡村经济发展和振兴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梳理,有针对性的提出更合理的设计策略,以满足村民的合理需求,激发乡村内在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动力,从而实现宜居乡村的建设目标。
2乡村空间结构现状
2.1乡村生产空间
我国乡村空间布局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产生巨大变化,城镇化率逐年提升,工业化也在短短的几十年就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严重失调的城乡差距比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不难看出当今我国大多数乡村呈现出工业景观与乡村景观高度融合的混杂风貌。由于工业的经济效益较高使得农业耕作人群大量减少,乡村呈现出空心化的状态。土地由于受到工业化污染使得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加上进城务工人员居多,农用地逐渐向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转移,导致乡村生产空间受到限制。乡村工业的开发对农村的大气、水、土壤及场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及工厂废弃物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以及不科學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直接造成了土壤污染。乡村居民的生活垃圾未经分类随意堆砌也对周边农用土壤产生了污染,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严重失衡,农业产量严重下降,使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2.2乡村生活空间
我国乡村的生活空间布局基本上分为两类:其一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修建的民宅,建筑布局松散、随意度较高且稳固性差;第二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组织集体修建的组团民宅,建筑成规整的纵横布局,空间格局较为呆滞、拘谨。这两类空间格局几乎成为左右乡村风貌的决定性因素。由于时代的限制所谓的农村建设被粗浅的理解为笔直的马路、方正的庭院,后形成了整齐划一,机械刻板的组团式民宅和千篇一律的徽派建筑。该类型建筑结构缺乏本应具有的乡野气息,割裂了乡村原有建筑与地域间脉的内在联系。其次乡村的交通一般没有主次之分,不规范的停车行为影响街道安全及公共空间品质,道路周边杂物堆砌,占据较多的生活空间。此外,乡村公共活动区域设施较差甚至部分村庄缺少活动区域,无法满足村民的日常活动需求。
2.3乡村生态空间
中国大部分乡村受到工业产业的影响使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资源也遭受严重破坏。过量使用土壤,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农产品质量骤减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水灌溉,导致土壤中残留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由于乡村的基础设施限制加上广大群众对雨水收集认识不足,造成农村雨水资源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收集利用。在雨天密集时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生活用水、工业污水没有经过净化随意排放,也导致乡村环境日益恶化。
纵观我国乡村,由于地理、水文及气候条件导致其原始生态环境较差,再加上工业化污染,导致乡村呈现出极度破碎化的现象。
2.4乡村文化空间
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冲击,导致地域性特征逐渐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农村规划和建造中,由于乡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不确定和不自信,大量涌入千篇一律的“外来文化”而忽视展示地域特征的乡村空间,对乡村传承的价值和重要性大打折扣,具体表现在传统肌理的消失、历史文化景观和特色元素被消除、地域文化空间被侵蚀。其次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缺乏对乡村的了解,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且在构建过程中照搬抄袭其他地域的乡村模式,使得乡村在重构后无法突出其地域特色,文化特质也不再显现。乡村重构过程中忽略了村民的参与性,乡村空间重构服务对象是村民,空间不仅为村民提供活动与居住场所,还承载了乡村记忆与传统文化,通过空间的重构将无形的文化具体化和符号化,打造具有地域性的乡村空间。
3乡村空间重构策略
3.1推动生产空间发展
推动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为了满足当地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振兴,对我国乡村进行生产空间的重构。
乡村作为农业发展的基地,利用农产品来带动乡村经济,主要对农用地进行有效的整治,通过加强田间基础设备的建设,提高土地的质量,合理布局耕地空间,采用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科学化管理,实现农田的规模化和集中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乡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其次在乡村规划中深入贯彻乡村振兴的战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做设计,避免乡村趋同化,增强空间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同时也可以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对于乡村的工矿产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重构产业空间带动乡村经济,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吸引外流人口回归乡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园区化,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2优化空间结构
在村庄空间重构的规程中,为摆脱同质刻板的乡村布局方式,可以运用不规则的空间分割来破解村庄空间单调、刻板的格局,激发村庄可持续发展的活力,让整个村庄充满朝气。保证乡村空间格局的完整有序,加强特色建设村落和自然的分界点,有标志和分隔功能,有交通组织功能,有休闲集会功能,同时加强空间整合,试图恢复村庄的公共性与互通性。对现状道路进行梳理和改造,形成包括机动车道,人行步道等在内的交通系统,道路均结合透水性改造,并沿道路铺设雨水收集设施,道路雨水地表径流汇入绿化带进行储存、入渗和净化。
3.3生态空间治理
村庄生活污水要建立污水收集系统,统一收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之后再进行排放,根据当地气候等因素,应设计排涝防灾为基础安全设施,并且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做好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污水的控制,形成完备的水体系规划,真正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乡村。针对工矿地排出的废弃物导致土壤污染问题诸多,立足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土壤治理方法,采用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的修复方法,进行土壤的改良和治理。动植物群落的完备是推动乡村生态环境转变的内部条件,通过合理化的设计让植被展现其自然美和视觉美。
3.4传承乡土文化
乡村文化最能体现村落之间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以地域文化作为基础,这就表示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优化,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当地文化价值,把地域文化注入乡村空间重构中,例如基础设施、建筑小品以及乡村产业层面上,不但解决乡村同质化问题,也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化生产空间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模式。其次乡村空间重构不能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增加民众的参与性,积极开展文化宣传和特色文化活动,探寻地域文化价值,挖掘传统文化内在特征,不断强化地域文化,从而提升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4总结
乡村空间重构一定程度上是农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及乡村文化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城镇化影响下,乡村自身受到外来冲击,从而引起村子产生内部变化,为了适应和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乡村空间重构。通过规划设计,立足实际结合乡村自身的資源特色,将原本破旧、污染、无序的场地逐渐变为特色、整洁、和谐的美丽乡村,改变原有的单一模式向经济、高效的多元化发展。在乡村空间重构研究过程中,明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因素,探讨人文和自然的共同作用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综合开展有效、可行、特色的创新政策与路径,实现乡村振兴这一美好目标。
[参考文献]
[1]叶超,高洋.新中国70年乡村发展与城镇化的政策演变及其态势[J].经济地理,2019,39(10):139-145.
[2]刘迪川,来亚红.乡村振兴视角下农用地土壤污染多主体协同治理探讨[J].绿色科技,2018(20):129-132.
[3]郑晓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模式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9(05):5-7.
[4]矫旭东,杜欢政,中国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8):158-164.
[5]陈晓华,曹梦莹,国外乡村空间重构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02):275-281.
[6]王晓平,论乡村振兴视角下农用地土壤污染多主体协同治理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05):176-177.
[7]龙花楼,屠爽爽.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05):581-590.
[收稿日期] 2020-06-01
[作者简介]董玉玉(1997-),女,河南灵宝人,硕士,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向东文(1965-),男,湖北武汉人,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