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20-11-10 04:43靖彩玲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9期

靖彩玲

摘 要: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影响国家众多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是当今社会众多劳动者技能提升,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服务性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理念应转变为面向一切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提升的用户。加快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尤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服务于广大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今后高校图书馆资源有效利用更大化,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人才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影响国家众多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是当今社会众多劳动者技能提升,个人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服务性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服务理念应转变为面向一切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提升的用户。加快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尤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服务于广大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今后高校图书馆资源有效利用更大化,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人才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

1.1 信息资源优势

有调查显示,国内有上千所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量达到6亿册,比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还高,且书籍的种类丰富、科目多样,具备超强的专业性、特色性以及实用性,可以全面展示出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过程。同时还包括了国内外各类新动态和科技水平,尤其是在电子文献与镜像站点方面最为突出,一些高校图书馆甚至已经是行业与学科文献的主要信息中心,这些优势都可以为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条件。

1.2 人才资源优势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管理信息技术人员为图书馆服务人群拓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技术人员在信息挖掘能力、网络通讯能力、信息采集与整合能力等方面都能够充分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专业信息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复合型人才在构建面向高技能人才服务过程中,无论是制订相关的服务内容和准则,亦或是搭建服务咨询平台、推送服务消息等,都为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转型和突破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1.3 技术资源优势

在高校图书馆中不仅信息与人才资源特别丰富,技术资源方面也非常先进,例如微缩、计算机、声像以及数字化等,这些技术的存在大大提升了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进一步体现了其在信息传递上的优势。一些图书馆之间还创立了合作,构建出了多个大型网络体系,例如国家级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站、CALIS服务网以及上海文献资源协作网等,这些技术、网站都能更好地支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2 高技能人才用户的需求特点

2.1 专业性

高技能人才用户的需求与其专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对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实践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能相关文献,以及各个专业在实践方面的教学关系到的相关标准、技能考核规范以及市场准入准则等需求较高,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技能鉴定、实验、实训等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文献的收集是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采购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图书、光盘类资料,为高技能人才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专业条件,为各个职业岗位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需求。

2.2 高效性

在对需要的资源与信息进行搜寻时,高效是大部分用户的期望,在图书馆服务当中也是如此,用户希望以最快、最方便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但同时又希望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准确以及实时,这样才能让用户的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所有的用户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信息,这也意味着信息行为在投入、产出上必须实现最优化。

用户期望无缝透明链接可以将各类网络信息资源都整合于同一信息平台上,这样一来,用户只需一个节点就能进入到平台系统中,再通过一个统一界面更快速地对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此外,用户期望可以足不出户,直接在家中就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整理、获取、识别、存储以及分析等操作,享受一站式的集成服务,以此更快速和方便地获取信息,最大化地节省自己查询资料所用的时间,全面提升自己科学研究、专业学习的有效率与速度。

2.3 互動性

高技能人才用户在互动交流以及交互式学习方式上的需求明显,在共享智力成果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图书馆服务中人与人之间的双向沟通。同时图书馆导读者希望将对同一问题而有不同研究视角的用户群体集聚起来,体现多方面的角度,呈现不同于传统的学习交流环境。互动性的另一个体现是高校本身专家学者群体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增加高技能人才用户与高校本身专家学者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高技能人才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3 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部分高校图书馆拥有的特色馆藏及丰富的信息资源不能为企业发展使用,也无法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服务范围非常窄,资源开发度极低。就共享方面来说,这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导致海量的数据库信息无法投入实际使用,这既对企业与高技能人才两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限制,又让现代高校图书馆失去了在广泛服务中提高服务质量的机会。

目前,高校图书馆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深度信息服务尚处在非常低的水平,提供的信息静态的多、动态的少,时效性较差,尤其针对工学结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非常欠缺,企业从中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导致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受到制约,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及应对能力。

4 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4.1 校企合作融合的馆藏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在保持原有馆藏特色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格局,为校企合作单位的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机会,并融入企业文化优势,继续延伸合作企业的文献资料,建立起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藏书结构和体系。

一是创建专题借阅室。内容必须涉及企业与市场的各类动态信息,任何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与企业文化,对此,高校图书馆可以构建一个针对高技能人才的专题借阅室,将提升技能作为导向,将校企合作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及专业方向作为指标,展示合作企业的文化魅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及职场礼仪等信息,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土壤”,构筑高校图书馆更加鲜明的馆藏特色。采集直观感强、带有图解说明、有助于实践动手能力的文献资料,建立既可以将企业文化全面反映出来,又能提升技能信息资源的档案库,帮助技能人才加深理解相关的工作前沿资讯、最新的科技成果,为其技能提升奠定基础。

二是强化建设技能鉴定、实验以及实训等相关的文献资源建设。高技能人才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中心,收集更多与技能、实验以及实训等能力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是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采购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挂钩的图书、光盘这类资料,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提供有利条件,使其可以达到不同职业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三是链接校内精品课程服务,搭建校企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高校的教学课件数据库、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提供校外浏览电子资源服务,技能人才可远程链接校内精品课程,享受开放存取资源服务,搭建校企间有效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加大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立足于本校,服务于企业和技能人才。

4.2 深入拓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根据不同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主动提供各种专门的定题跟踪检索服务。图书馆专项设置信息部,对于企业,根据各个企业信息的实际需求,对收集、分类、整理以及分析研究等资料进行调整,并创建相关的信息推送服务。对于技能人才,学校可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收集更多的就业资源与市场动态信息,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出“量体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及时跟踪学科前沿,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深度加工,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研发更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信息资源。

4.3 创建职业技能演示播放厅

为使高技能人才在专业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得以高效提升,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高校图书馆应按照职业技能培养要求,建立起多功能音频资料播放厅,适时播放企业文化、专业技能理论及岗位操作流程等相关视频、音像资料,开展高技能人才规范性培训,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技能演示与强化培训,传授绝招技艺,优化技能人才的人文素養及综合能力。

4.4 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提升主题交流活动

创建出第三空间品牌推广团队,推广策略以项目与活动为主,让第三空间走向广大用户,在图书馆内引入更多的高技能人才,逐步培养出第三空间品牌的忠实用户,关注用户的反馈,构建出用户评价体系。以品牌意识服务理念作为主题,构建专业的团队品牌服务类型与品牌活动,将塑造与创新图书馆内多元化服务作为目标,全面优化图书馆各类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开展讲座、沙龙、系统化培训以及品牌化等,并在第三空间引入“口述课堂”,在口述文化得以保留的同时,让用户主动参与交流;构建出网络虚拟社区,让用户有更好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完成网络第三空间的构建,将用户参与作为重点关注内容,使得图书馆品牌化和服务都能得到良好的推广;此外,还可以将“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用户对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媒介与平台,通过馆内的无线环境、移动流媒体服务以及网络社交媒体服务等功能,为用户介绍第三空间服务的优势,实现用户的参与式互动,让图书馆的第三空间文化和理念深入到用户心中,全面强化用户的凝聚力。而且以位置与情境为基础的移动服务,为空间内的用户构建出了移动型的社交平台与社区,不同企业当中的技能人才可以在图书馆内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图书馆的第三空间服务推广和宣传都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红,姜红.高校图书馆应为企业发展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07):30-31.

[2]吴汉华,林小勇,黄日明.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4):108-109.

[3]陈颖颖,裴允.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76-79.

[4]刘雪飞,张芳宁.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即发展趋势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