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构建基于农科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

2020-11-10 04:42郑大睿夏玲玉刘科学
高教学刊 2020年31期

郑大睿 夏玲玉 刘科学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大学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鼓励农业院校师生共同创业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推动农业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亲身工作经历,研究构建基于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走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生创新创业之间的盲区,完善创业模式,教师技术支撑,学生积极主动,激发创业思维,提高农业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农科师生;共同创业;青工驿站;创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1-0006-05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has brought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to a new historical stage, and brought great change to the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structure.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if we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ying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to start a cooperative business: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students, driv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s well as improving agricultur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ombining with self-working experience, this research is helpful for striding out of the blind area between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facilitating the existing entrepreneurial mod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ooperative pioneer work, teachers should create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students must be positive and active, and both of them should develop an awar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 agricultur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operative pioneering work; young teacher union; entrepreneurial mode

在農科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缺乏系统的农科生创业培养模式,创业计划转化率低,农科教师的创业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创业竞赛作品大多局限于书面作品阶段,参加完竞赛,作品也就束之高阁。以农科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设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健全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师导生创”的创业团队,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线,依据文件精神,建设农科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对打破传统创业模式存在的局限,完善农业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优秀的农科毕业生植根农业,建设面向市场的农业创业孵化机构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科师生共同创业的实证分析

作者在2016年代表学校到河源市龙川县义都镇中心村进行三年的驻村扶贫,当时深感贫困山区的农村非常落后,与大城市形成鲜明对比。本人是农学博士毕业,学习研究了多年的病虫害防治,掌握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技术,以学校强大的农科研发实力为支撑,引进学校培育的良种水稻、开展百香果种植和推广茶叶的无公害种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农产品的产量提升之后,价格却难以提高,正所谓谷贱伤农,批发商到村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低,大部分的利润都被中间商赚走了,农民的收入提升幅度低。

我通过微信、QQ、微博等各种方式推广推销农民的优质农产品,每次回城,车后尾箱都装满了帮朋友代购的农产品,但杯水车薪,只能帮部分贫困户提高收购价格,全村的农产品收购价格难以提升,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不高,期待劳动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联系,与一群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沟通交流,说起农村的落后现状,大家扼腕长叹,期望能为贫困农村出一份力。食品专业的大二学生吴俊松,座谈之后,主动和我保持联系,觉得农村创业有着巨大的空间,大有可为,计划建设一个农村电商店。

吴俊松同学组建了一支大学生创业团队,我联系村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吴俊松进行对接,经过深度交流,决定先进行“华航31号”水稻的种植销售。我负责引进良种和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农户负责种植水稻,合作社负责收购稻谷和碾米,学生创业团队负责产品宣传、包装销售。经过初步尝试,成功帮农民销售了3253kg的“华航31号”稻谷,早稻的收购价格从2.4元/kg提高到3.2元/kg,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升,学生创业团队也赚取了第一桶金,2014年成立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扶贫联盟+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种植。在该模式中,我和学校的老师提供技术指导,学校种子公司提供良种,崧源农业科技公司与当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以优惠价提供种子给农户,推广科学的种植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以高出市场价收购农户的大米。

由于大米价格的局限性,水稻产业虽能提高农民收入,但提升幅度不大,为了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我在村里推广种植百香果,百香果种植半年即可收获,且陆陆续续开花,陆陆续续结果,产量稳定,病虫害少,适合贫困户种植。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尝试采取相似的模式,收购农户的百香果进行销售,但很快就发现问题,因新鲜水果的仓储压力大,需租用冷库进行储存,若不在三天内销售掉,品质会迅速下降,在大米上成功商业模式难以复制到水果上。

经过多方探索,争取到龙川南越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期投资,联系山村的返乡创业青年,在淘宝上成立“南越王客家农产品”店铺,在县城建立中转站。对于新鲜水果,采取预售的模式,在网络上提前发布水果的介绍和价格,待客户下单后,再根据订单向农民要货。一般而言,客户晚上下订单,农户凌晨采摘水果,早上用摩托车将水果送到公司,公司进行检查包装后,上午即可发货,省内客户当天下午即可收到最新鲜的水果,减少中转环节,避免防腐剂的使用,降低成本,水果品質有明显提升。目前,“南越王客家农产品”淘宝店已是双皇冠店铺,平时销售各类农家干货,定期发布生鲜水果信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激发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公司也获得合理的利润。

在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的同时,创业团队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在茶叶种植领域,与学校的老师进行深度合作,引进“龙井43号”、“台湾金萱”和“软支乌龙”等优质品种,采取有机种植模式,购买机械化的制茶设备,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口味与品相俱佳的高山龙井茶,目前,计划由南越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追加投资,学校老师进行规划设计,在村里建设龙川县第一家通过QS认证的茶叶加工厂。

二、农科师生创业的现实反思

目前大部分的创新创业研究只关注大学生群体,没有关注农业院校教师群体,特别是缺少农科师生共同创业方面的研究,没有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运作机制,全国暂时没有一所农业院校专门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平台。由于缺乏专业老师参与农科生创业,致使很多学生在技术含量低,门槛低的商品流通领域进行创业,只是进行农产品的买卖,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科研项目转化率低

不少农业院校的科研项目与实际产业需求脱节,教师为了评职称,盲目追求课题数量和论文数量,忽视成果转化率,导致科研课题主要是追求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不少论文只是为了发表而撰写,完全不考虑实际运用,甚至有些农业科研项目,只要发表几篇SCI论文就可以结题,至于该研究项目是否对农业产业有帮助,完全置之不理,研究成果无法真正走出实验室。而不少技术研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不是重要的科学问题,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这些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反而无人立项研究。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其中30%以上的成果被鉴定为“国家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只有极少一部分转换为实际生产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中,科技成果推广步履维艰,呈现出成果多,但转化少的局面,如此低的转化率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影响了我国创新型农业的建设进程[1]。

(二)教师角色转化困难

农业院校教师进行创业在中国处于萌芽状态,中国传统“教书育人”观念对教师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与企业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职业身份,让农业院校教师转变成创业者,很多教师的思维模式难以即刻转变,不愿打破自己的固有观念,缺乏赚钱的欲望,没有挖空心思去营销的动力[2]。不少教师只是习惯于在实验室中做研究,从未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不了解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项目不接地气,过于追求高精尖,书生意气过重,不具备角色转换的综合素质。虽然政府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创业,但是农业院校为了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对教师创业的支持力度低,教师无论是在岗创业,还是离岗创业,其社保、编制、课酬等都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教师进行角色转换难免有后顾之忧。

(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中国2008年颁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之后,陆续出台了《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等相关法规来保护科研知识产权。但农业院校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参加创业比赛、发表论文、签订合作合同时,缺乏保护意识,合同中没有知识产权的相关条款,创新创业成果容易被某些不良企业盗用,造成核心技术的流失。农业院校缺乏专门的机构来维护师生的专利权益,农科师生也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去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应用,没有了保护,农业技术成果难以作为商品参与流通,难以将技术提升为市场竞争优势[3]。师生创新创业团队发现自己的专利被侵犯,也难以采取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使得一些成功的创业团队即使有特色的产品和技术,一旦被大量仿制生产,也难以长期维持。

(四)创业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农业院校师生创办科技型企业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利益分配涉及到教师、学生、农业院校、合作企业等众多利益主体,分配过程中的利益纠葛较多,常出现利益主体间权属不清晰,利益分配不均、股权比例不合理等问题[4]。农科专业的师生由于缺乏工商管理知识,获得的收益比例通常较小,其正当利益得不到保障。个别农业院校认为师生的科研项目均通过学校的名义申报,使用学校的场地和资源,其创业收益学校应占大部分,而创业师生在利益分配中谈判地位低、权益保障难,师生的个人收益容易被忽视,难以体现教师、学生、学校、投资企业四者的利益均衡,制约了农业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农业院校缺乏创业配套性制度

大部分农业院校并没有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制订相应的配套性制度。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但在评估学校时,依然是看科研、教学、就业率等硬指标,这使得农业院校在制定制度时也是依据这些指标来考核教师和学生,具体制度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存在冲突,让师生难以适从。在教师职称评审条例、学生综合测评条例、科研奖励条例等学校规章制度中,重视学术论文、纵向课题、科技奖励等指标,忽视科技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专利应用等指标,对于参与创业的师生没有配套的保障制度[5]。按照现行的制度,教师的创业工作做得再好,发表不了论文,是评不上职称的,学生创办的企业获得成功,完成不了学位论文,也拿不到学位证。虽然比尔盖茨辍学创业取得了成功,但学生在创业成功的同时,也能顺利毕业,这才是最理想的制度,制度就像指挥棒,指引着农业院校师生的努力方向,而现行的农业院校制度已经成为师生创新创业的制度性障碍。

三、建设农科师生共同创业青工驿站的策略

建设农科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建立一种师导生创的团队创业新模式,让有创业意愿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在青工驿站中沟通和交流,实现教师科技成果和学生创业意愿的有效对接,鼓励毕业生和高校教师下乡创业,将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经营模式引入农村,进行农业高科技领域的创业,形成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地方建设特色优势农业。

(一)在青工驿站中建设师生的创业对接平台

很多老师有优秀的科研成果,却找不到合适的创业学生进行成果转化,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盲区,无法有效对接[6]。通过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让有科研成果的老师定期发布成果介绍,先让学生对这些科研成果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举行项目答辩会,让有意愿运用该科研成果进行创业的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由老师作为评委,挑选合适的学生进行共同创业。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深入了解对方的需求,组成有效的连接,建立高效的农业创业团队。

(二)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农业院校师生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不仅需要师生的技术成果,更需要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由学校引进企业和投资公司,通过师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四方达成合作意向,企业提供经费、硬件设备和营销渠道等,师生以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占有一定的股份比例,有效保障师生共同创业[7]。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动员企业和学校的力量,结合市场需求,提升成果的转化率,保证创业的成功率。通过青工驿站的平台,采取人才流动、项目合作和研究开发等形式加强协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果产业化为关键,多元协同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以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三)拓展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注重农科青年教师分类,根据农业应用学科的特点,研究探索教师职业发展新路径,结合学校在学术研究、教学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设置推广型教授、创业型教授、学术型教授、教学型教授,保证不同类别的教师集中精力发挥所长。青年教师开展师生共同创业并取得成功,企业创造的利润在职称聘任时可作为加分项,促进教师多样化发展,保障创业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8]。

(四)结合专业的创业实践体系

农科师生的创业能力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提高,学校不仅要支持鼓励教师创业,更要在青年教师的培训中融入创业实践,以青工驿站为主体,采取挂职、讲座、参观等方式将专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让教师了解市场的运营规律。由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立足自身知识,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和创业知识相结合的创业课程教学,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高专业动手技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青工驿站的活动,不同专业的学生加入到同一个创业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主动与青年教师交流,参与高年级学生的创业团队,锻炼创业实操能力,最终形成师生互动的创业实践体系。

(五)建立青工驿站管理体系

农科师生共同创业青工驿站的良好运作,要以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为保障。这一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培养规划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包括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学分设置、课程体系和学业考核等多环节的管理,对教师创业能力培养的成果转化、实际应用和项目运作等多环节的管理。让师生在青工驿站中分工明确,教师负责技术保障,学生负责项目运营,只有设立职责清晰的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在师生创业过程中的分工明确、各尽其责[9]。

四、农科师生共同创业青工驿站的运作方式

师生共同创业的青工驿站中,具有农业应用科研成果的老师发布详细的成果介绍和应用前景,通过青工驿站的微信公众号,让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该科研成果,初步拟定项目运作计划,由青工驿站组织举行项目答辩会,让有意愿运用该科研成果进行创业的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由老师作评委,挑选合适的学生组建一个模拟公司,制定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老师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进行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学生负责项目的运营,产品的包装销售,财务的运作等具体事务性工作。青工驿站负责联系投资人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帮助师生提前发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制定融资计划。在青工驿站内,学生就可以进行仿真创业实践,从而提高创业技能,不需要投入多大成本,就可以对外联系业务,并获得实际的创业经验和一定的经济收入。

模拟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可以参加省市各级的创业大赛,注重农业专业创新研究成果的实际转化,将竞赛成果转化为商机。争取天使轮投资,并且在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中,成立小型農业科技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具体经营,面对小范围的市场进行营业,建立财务核算制度,学生既能得到创业的真实体验,又可获得不错的经济收入,为进一步创业提供了经济基础。

在孵化器中的小型农业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之后,可以再争取A轮融资,专业教师、学生和投资人共同出资成立企业,青工驿站联系法律专业老师帮助创业师生制订合理的合同,保障师生的合理权益,保护师生的知识产权。在选择投资人时,要求投资人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提供市场、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扶持。也可以寻求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由师生建立分支机构,作为农业集团企业下属的分公司,进行企业内部创业,由企业提供资源和平台,师生独立运营,收支进行合理分配,以创业者的态度在企业内部工作。

可以让有意愿创业的低年级学生先加入模拟公司,进行创业实践,如果适合创业可加入创业团队,或是从青工驿站中接触到新的教师科研项目,重新组建创业团队,如果不合适,及时退出,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后,可进入实体企业实习,如果适应创业者的成长方式,大学毕业后再以入股的方式正式加入师生共同创立的农业企业。

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师生共同创业,提升了师生的创业能力,拓宽农科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范围和机会,满足农业领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同时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在各阶段充分发挥农科教师的能力[10]。在青工驿站中,发现模拟公司没有发展的前景,运营项目缺乏市场空间,可及时停止项目,减少师生的资金损失,降低创业的风险,以最小的成本去试错。

参考文献:

[1]曾雅丽.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4(4):61-63.

[2]陈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业学习”[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02):57-67.

[3]Adner R., Kapoor R. 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1(3): 306-333.

[4]Chell E. Social 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ship: Towards a Convergent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07, 25(1):5-26.

[5]罗军.基于三维资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6(6):10-13.

[6]Pacheco D. F., Dean T. J., Payne D. S. Escaping the Green Prison: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rea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5): 464-480.

[7]Wee, 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moting authentic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 28 (7): 685-701.

[8]陳伟忠,张博.以“创业学院”为载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模式、困境与改进[J].高教探索,2017(1):113-115.

[9]Kourula A., Laasonen 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Business and Society, Management,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rom 1998 to 2007[J]. Business & Society, 2010(49): 3-5.

[10]胡超,苌庆辉.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新模式的构建设想[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1):80-85.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项目“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9BK116);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农科研究生特质进行创业意愿的激励研究”(编号:16YJG-YB7);华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编号:JG13064)

作者简介:郑大睿(1980-),男,汉族,广东汕头人,博士研究生,讲师,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创业教育;夏玲玉(1990-),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刘科学(1980-),男,汉族,山东寿光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