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天鸣,曹林,夏梦雷
(1.中科电子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2.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7)
武器装备的竞争性采购,能有效提升装备建设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提高装备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公平竞争,确保交易公正,维护供应商和采购实体双方的利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激发社会各类资源从事装备科研生产的活力,促进装备的快速、持续、高效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装备竞争性采购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已形成了初步的共识,但关于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为了有效克服各种不同意见的偏差,需要集成多个专家的不同信息。如何集成多个专家不同的信息,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但这些方法理论过于复杂,实用性不强。层次分析方法是确定权重最简单、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多个专家不同意见的群组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确定装备竞争性采购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综合评价的基础。为了使建立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体现装备竞争性采购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本质要求,通过去军委和各大单位总部机关、军工企业、野战部队、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反复调研论证,建立了某装备竞争性采购多方案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见图1所示。
图1 装备竞争性采购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方法是一种理论简单、操作简便的权重确定方法。这里假设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为单阶,即只考虑一级指标。对于多阶层次结构的模型,可以此类推来进行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综合评价的总目标A,有B1,B2,...,Bn个一级指标。层次分析方法对n个指标采用1-9标度进行两两比较的方法来确定其权重。设两两比较矩阵B为:
令C表示集成m个专家意见后的两两比较矩阵。
基于信息集成后的两两比较矩阵C,再采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方法,通过方根法、求和法算法求n个指标的权重,计算最大特征根并一致性检验的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这种集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最终的综合集成矩阵满足了层次分析方法关于两两比较矩阵自反性和互反性要求。二是可以有效克服部分部分专家的判断偏差。当某个专家的两两比较矩阵不满足一致性要求时,通过多个专家的信息集成,会消除两两比较矩阵的不一致性,使权重确定更为公正客观。
对装备进行恰当的分类是提高竞争性装备采购多方案综合评价合理性的有效方法。目前,关于装备分类存在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本着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目标需求以及简洁性、科学有效性和示范指导性的原则,本文将装备分为战斗装备和指挥与保障装备二大类,并以此来分别建立其竞争性采购多方案综合评价模型。
从竞争性采购的角度考虑,战斗装备对技术性的要求更高,而指挥与保障装备的通用性更强。为此,本文设定“战斗装备”竞争性采购多方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综合实力”“价格”“技术支持”的分值分别为30、30和40;“指挥与保障装备”竞争性采购多方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综合实力”“价格”“技术支持”的分值分别为30、35和35。
应用时,为了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简便性,可将权重的设置与指标的取值范围一并考虑。即取值范围较大的指标,就蕴含着其权重较大。战斗装备对采购多方案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可简化为公式(3)。
该模型对x3相对比较敏感,较好地体现了“技术支持”对战斗装备的重要影响,突出了战斗装备火力毁伤要求,淡化了投标单位“综合实力”和“价格”因素的作用。公式(3)的取值范围在[0,100],这种百分制的综合评价方法,便于装备竞争性采购工作过程的实际操作,利于参与装备采购评竞争的主体、客体理解和接受。
该模型采用了常用的线性加权平均的算法,强调了“综合实力”“价格”“技术支持”三个指标之间的效能互补性,对于非火力毁伤的指挥与保障装备,更加容易被采购方和投票方共同接受。对于已将权重的设置与指标的取值范围一并考虑了的指标体系,其综合评价模型可简单化为公式(5)。
采用更为通用的竞争性采购多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符合市场竞争的常识,便于参与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主体认同,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信息沟通和人为的猜测,提高了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透明度。
本文构建的竞争性装备多方案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有效地消解了专家之间的不一致性,提升了权重确定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竞争性采购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提升装备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实际应用时,应当对装备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对文中的所给示例性的数据和模型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装备竞争性采购多方案综合评价工作更为精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