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弦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皮影戏被认为是中国的“原始电影”,它是一种流传广泛、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尽管皮影戏是民间戏曲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像其他戏曲门类那样直接由人来表演,而是通过光影辅以道具,由皮影艺人在幕后进行操作和配合,将故事情节整合表演出来。由于皮影南北分布广,历史久远因此形成了许多流派,南北皮影在制作工艺、艺术特色、唱腔唱词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地而异对皮影戏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如:竹竿影、影子戏、灯影戏等。但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集雕刻、绘画、戏曲、舞美、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表演形式,成为流传至今的民间戏曲艺术的珍宝。
皮影戏作为优秀的地域文化曾广受民众欢迎,但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这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和传统戏剧表演形式遭到了冲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风采,面对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发展现状,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站在专业的角度对江汉平原皮影的传承和推广进行关注和思考。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对皮影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如:魏立群主张研究皮影要深入到乡村田野调查,获得最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对中国皮影从造型和历史的角度进行特征的梳理和对比分析[1]。康保成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皮影戏已经呈现出严重濒危状态,需要亟待抢救和保护,否则这门民间艺术形式将会消失的呼吁[2]。王美艳对其保护提出:去程式化,敢于创新,是这个多元的、兼容并蓄的社会里皮影戏生存和发展的方式[3]。刘露,钟蔚等对江汉皮影影人图案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并通过与文创产品结合,尝试其传承保护的新路径[4]。随着江汉平原皮影戏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发展进程,对其数字化表现和传播的研究被提上了日程。
江汉平原皮影戏因独特造型与装饰、标志性色彩、美好寓意和表演性一直是荆楚地区代表性的经典民间艺术之一。江汉平原皮影戏作为浸透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生活、宗教信仰、人文理念等都息息相关,并以此为根基沿袭至今,最终形成具有地域性文化基因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是从艺术学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都极具价值。江汉平原皮影戏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先民们的集体智慧的凝聚更是创新精神的展现,汇聚成独具一格荆楚皮影艺术。通过皮影制作者的精湛技艺和艺人的配合表演,贯穿主旋律正能量的剧情,借助光影艺术传授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别样的视觉盛宴和心灵共鸣。江汉平原皮影扎根于农村,传播于基层,是民俗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今,在农村田头、集镇上的大型祭祀庆典、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仍旧可以看到大型皮影表演的盛况,它的最大的服务受众依然是农民群体,在满足了基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体现了民众淳朴的精神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史料记载,明朝时皮影戏传入江汉平原,明清时期流行,经过历代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荆楚韵味的地方传统戏曲门类。据《沔阳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沔阳绣花堤皮影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引进皮影戏”[5]。明末清初时期,在潜江、仙桃、天门一带流行这种融影戏、词格、筒子腔、歌腔等为一体的表演特点。“民俗勤俭,不竞浮华”的风尚在明朝初期逐渐被“去朴从艳,好新慕异”的社会奢靡之风代替,这种社会风尚直接影响到皮影艺术的风格特征;但劝恶扬善,褒扬忠勇,鞭挞邪恶的精神主旨始终融入到皮影创作的精神主题和故事情节里。某种程度上而言,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发展轨迹并非只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映射,而是中国价值观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隐喻符号,以这种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精神表达。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盛行和发展除了明清时期社会因素的影像,更是楚文化信仰的使然。春秋战国时期的江汉平原地区属于楚地,楚歌、楚舞、楚乐、楚辞、绘画与雕刻楚艺术都无形之中对江汉平原皮影戏风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皮影影人的造型吸取楚文化中浪漫主义的写意审美特性,皮影色彩搭配也彰显着浓郁的楚文化风貌。从出土的楚文化艺术形态中可以看出,楚人偏爱曲线,常“寓直于曲”,这种对与曲线的天然热衷也淋淋尽致地展现在江汉平原皮影戏造型中,以不同粗细、巧拙相生的生命之线传递着各具特色的形象,伴随着表演者竹竿的带动栩栩如生地表达着角色特质。此外,江汉平原皮影戏色彩与楚地先民的用色喜好如出一辙,楚人尚红,擅长辅以青、黄、红、白及黑五色的同时,并且利用五间色来表达形象的描绘,形成了具有浓郁楚文化风格特征江汉平原皮影戏(如图1)。
从江汉平原皮影戏造型特征分析中可以窥见楚人观念在皮影艺术中的反映,浸透着浪漫主义精神气质。楚人信巫,古楚神话、楚辞楚诗、楚歌楚舞无不渗透着浪漫精神,在这种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下,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审美特征也与楚文化信仰有着割舍不断的同源性,并间接带动了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发展。因此,江汉平原皮影戏的造型不同于北方皮影注重图案的平面性和装饰美,也不同于江南皮影的写意抒情,借助楚人的浪漫主义色彩更讲究夸张绮丽、热情活力。如为了突出皮影影人角色性格,故对其面部和眼睛的比例进行大胆夸张处理,这种恰如其分的夸张处理配合人物夸张的动态和色彩一气呵成,相得益彰,张扬着对生命的无限崇尚和歌颂。在浪漫主义情怀下对装饰美、意境美的追求始终是江汉平原皮影戏所不变的,它既是楚文化血脉延续的使然,也是对民族特质精神追求的必然,更是世人对江汉平原皮影文化符号的认同。
图1 江汉平原皮影戏浓墨重彩的影人色彩(笔者拍摄及标注)
江汉平原皮影戏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造型和工艺也有所改进。现在用于表演的皮影人通常都十分髙大,约70 厘米左右,虽然皮影影人尺寸相对于别处的皮影来说尺寸较大,但丝毫没有影响表演的灵活度,皮影艺人们操作起来依然得心应手。设计这种高大的造型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影人身上丰富的雕刻图案,由于皮影戏是一种传统的地方戏种,表演场地以小剧场和户外场地为主,这种设计让即使远距离观看也能清晰的显现出来影身的图案。另外,这种高大的皮影影人对制作牛皮材料要求非常高,要求皮料要足够厚和完整,只有这样的材质才能经得起岁月的侵蚀而更加经久耐用。江汉平原皮影戏的艺术造型很有特色,尤其是在影身和影头的比例上。人头和人身的比例是1:6,使得人物颈部和四肢显得格外粗壮有力,凸显面部五官相貌,这种夸张的比对正是江汉平原皮影戏“拙巧”的表现(如图2)。
江汉平原皮影影人一般由上身、中节、两下肢等部分构成。最醒目的就是影人上肢的胳膊通常已经超过膝盖处,这与正常人体人机工学和生理结构是相悖的。这种艺术夸张手法是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因为江汉平原整体风格使然而对皮影影人造型设计的刻意为之,二是为了配合这种大尺寸影人表演时操作时候的灵活度。虽然造型和比例夸张,但皮影影人的外轮廓线条却始终能够保持宽度一致并且一脉相承;这种夸张还表现在对服饰图案的雕刻上,如:武生服饰战甲上的图案常运用几何纹,花旦服饰上的图案常常选取具体的花草纹饰,曲直相生、疏密结合、处理得形象生动且清晰精致。阳雕阴刻通常作为皮影艺术雕刻的主要技法,对皮影雕刻中的细腻巧工部分一般使用阳雕,对影人粗犷大气的部分一般采用阴刻,通过这种粗细对比和阴阳反差来衬托纹饰的通透感和空间感,从而达到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如图3、图4)。
图2 影人比例及皮料雕刻镂空效果(笔者拍摄)
图3 长靠武生服饰局部阳雕效果(笔者拍摄)
图4 花旦裙裾下摆局部阴刻效果(笔者拍摄)
皮影影人颜色从色相上看,主要有红、绿、黄、黑等四种颜色,在对雕刻部件进行着色之前,需要明确主色和搭配色比例,看似随意的搭配,但符合色彩搭配原理,体现楚文化典型色彩面貌。从对比度上讲究布局主次分明,既能烘托人物性格的刻画,又能突显远距离观看的视觉效果。由于皮影使用的光油由白桐油和筒笙混合熬制而成,因此上色效果清新持久,既能防护颜色本身褪色变色也能增加其光色和硬度,增加表演时对影人的支撑力。
江汉平原皮影戏在造型上以身形见长,线条舒展、人物造型形象醒目著称,皮影艺人在做雕刻创作时候通常秉承“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原则。影人的影头影身中的五官布局、服饰图案等直接影响角色设定和影响效果的位置会作为重点刻画。服饰细节如鱼鱗甲的工艺处理,要考虑到单元甲片的外形、布局、大小、疏密、线条粗细等因素,必须做到整齐划一、规则有序;影袖和手指则可简略处理,因为这些位置经常活动,并且会被影袖所遮住,因此可略微粗表现(如图5)。
图5 影人比例及影人制作工作台、雕刻工具(笔者拍摄)
雕刻影人讲究的不仅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同时角色的性格表现也是关键,人物的面部轮廓的方正曲圆和五官形状及布局都直接影响人物性格,五官中最为重要也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对眼睛形状和大小的刻画来“窥一斑而知全豹”。在皮影影人眼睛的雕刻通常会依据中国传统面相学的相关常识来设计人物造型,如:龙眼大而圆、凤目眼睛细长显主贵、虎目圆睁主生威、鸡眼圆而小主信义、蛇眼尖斜主狠毒、羊眼小而凸主凶恶之说。同时,鼻子也是五官中体现气质和身份的重点刻画,正可谓:“鹿鼻仁慈、黯鼻薄义、恳胆鼻富贵、鹰嘴鼻险恶”。再者,影人肤色也是表现人物精神气质的重要载体,如从京剧中的脸谱的颜色演化出的面容肤色的感情色彩感受:白色脸表奸诈、红色脸表忠义、黑色脸表粗犷等。江汉平原皮影戏正是充分利用这些典型视觉传达符号语言来进行创作,从而诞生了一个个形象栩栩如生、性格突出的经典人物和皮影戏剧目。
皮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光和影的视觉效果、人物造型结构、运动规律和方式,唱腔伴奏风格,都为动画创作提供给了无限灵感和空间。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和考察,将皮影戏的叙事性表达和动画创作的叙事性手法进行融合,将新媒体新技术融入传统传承方式中,将皮影戏中的可视化元素重新提取并再设计,都可以为动画创作注入新鲜的活力。还可以将皮影形象的各个元素进行数字化提取,建立江汉平原皮影道具资料库和皮影影人造型素材库,根据不同的剧本要求可以快速的通过素材库提取和快速设计出符合动画脚本的人物造型,并根据系统中设置好的动作规律和形式,配合伴奏和音乐,形成动态形象。依靠江汉平原皮影数字化提取和再设计方式制作出具有浓郁荆楚民间文化气息的皮影动画是对其的创意转化和有效传播。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媒体的社会,也是互动类媒体大行其道的社会,网络是最好的传播媒介,媒体艺术也成为艺术领域一大分支。因此,绝大多数艺术形式都会借助网络媒介进行视觉营销和文化传播,作为传统戏曲类的江汉平原皮影戏也不应当顺应高科技带来的契机和便利,通过新媒体手段实现网络交互设计和传播。借助田野考察中获取的真实素材,如:图片、动画、音频等结后视频后期的制作软件,通过江汉平原皮影艺术数字平台可满足普通用户在线制作与表演,有效改善了目前荆楚民间艺术台研究中存在的交互性不足、生活联系度不高和用户体验性不强等问题,可实现皮影与网络交互媒体的无缝对接(如图6)。
图6 江汉平原皮影戏数字保护技术路线
数字文创以其容易传播、和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成为新兴产业,用新时代的特征,共同创造传承中华文明的全新载体,除了帮助江汉平原皮影制作专业APP 这一文化传播载体,还可以在动画、漫画、游戏、服饰品、旅游产品等形式上开发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载体。通过数字文创方式来挖掘皮影文化精髓,以作品的传播唤醒其民族文化基因,将皮影数字化表达与社会审美需求相适应,有效将皮影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应用于数字媒体设计、视觉传达周边衍生产品的开发等领域,开发其潜在的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从而推进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江汉平原皮影戏具备民间文化遗产的主观性、历史性,现实性和审美性,它不仅只是视觉和工艺的载体,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这就要求对江汉平原皮影戏的认识不能停留于表象,而要对其进行多维深层的剖析和描述。新媒体环境下,把对江汉平原皮影的研究纳入传播学视角,研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活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