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信贷的发展研究

2020-11-09 07:28陈涛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5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传统的消费信贷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一新模式。相较于传统消费金融模式存在着服务门槛较高、业务效率较低及客户体验较差等弊端,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信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便捷性和客户体验,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扩展了交易边界,改变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信贷;风险控制

0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随着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地,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消费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逐渐由传统消费金融转变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消费金融模式。

1网络消费信贷的机制和特征

网络消费信贷是互联网金融下的一种筹资渠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信贷公司与银行之间的信贷过程的消费贷模式,通过互联网上传消费者的信息,银行系统会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分析得出信用得分来判断消费者是否具有借贷的资质,是一种便捷快速的借贷模式。它依靠互联网平台、比传统贷款方式更便利、可以在生活的更多方面使用,因而更受青睐。国内网络消费信贷出现较晚,它的基本经营模式是通过对用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来为此用户提供符合其资质的消费贷款金额,供消费者在指定场景进行消费,并立即或按期偿付还款。调查发现一些额度较少的消费贷App更受大众偏爱,适用范围也更广泛。

2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

我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主要体现在:第一,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异性。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客户体量、产品创新、业务办理、风险控制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联网消费金融依托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使得其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产品灵活创新程度大、业务办理方便快捷、审批放款速递快、客户体验佳,可以说用户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得到融资贷款。第二,在市场规模方面,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消费贷款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其所具有的平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这里包括了银行用户。2013年到2019年这几年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总交易量从60亿发展到了接近34000亿(数据来源:wind咨詢)。由此可见,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使得传统银行逐渐失去了他们的金融优势。第三,在行业监管方面整体趋向于严格。2017年建立的“1+3”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系统,标志着我国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从“底线监管”逐渐向“影响指标监管”过渡,所体现的是更为严苛的行业监管。

3存在问题

3.1  部分机构“重流量、轻风控”,信用风险蔓延

互联网消费金融理想的目标客群是即期付款能力有限但具有较强的还款意愿、提前但理性地消费、富有成长性的年轻互联网用户。但激烈的行业竞争促使一些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在客户还款意愿评估及反欺诈模型设计上较为粗放、客户身份识别及信用共享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盲目扩大业务规模试图以较好的经营业绩表现迅速获取融资来冲抵坏账,进而陷入以流量扩张来弥补风险上升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旦出现规模扩张乏力、不良率高企或融资受阻等不利情况,平台就会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

3.2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缺失

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已经建立互联网金融协会,虽具有自律性但是却未有行政权,也就是说它并未有监管监督的权利。互联网消费金融既然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性理应由银保监会来监管。但是,由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所具有的混在性使其无法完全归集于任何一传统金融行业。所以,单纯依靠银保监会来监管效果始终不理想。当前,针对于P2P网贷平台已经建立了“1+3”监管系统,这为P2P网贷的监管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1+3”监管体系对于细节方面还是起不到约束作用。另外,以电商平台为依托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始终徘徊在金融监管法律的边缘。就以电商平台的金融分期为例,就无法界定到底是否为“以贷还贷”,从银行的角度出发电商平台信用卡还款方式就是一种“以贷还贷”的违规操作,但是从电商平台出发这只是应收账款。实际上电商平台的“以贷还贷”并未明确禁止,一直处于灰色地带。

3.3  信息不对称问题

传统银行的消费信贷评级授信主要依据借款人家庭收入、资产、负债及信用状况等因素,但多年来仍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有益补充了客户信息面,但暂未达到预期效果:一是仍然存在如公积金、社保等关键职能部门的数据孤岛;二是无法忽视使用第三方渠道获取数据的合法合规性问题;三是对各类复杂场景海量数据价值的挖掘与运用,数字风控仍处于探索阶段。

4推动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风险控制,打造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消费金融要发挥场景优势,有效识别消费场景的特点,打造定制化、差异化的风险控制体系。与特定消费场景相关的消费金融业务,其风控重点在于对场景信息的分析和监控。非限定消费场景的消费金融业务,其风控重点在于对贷款人的历史信用资质评估,包括历史还款记录、动态化的额度调整、授信审批流程等。此外,研发特色化的风险控制模型、提升模型的迭代速度是提升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硬实力”的工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基于决策树的身份验证或履约能力评估、基于征信系统的信用历史评估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成为可能。

4.2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信用标准审核应结合个人信用管理数据综合考量,不仅要考量消费者在虚拟货币中的信用指标还要实名制考量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以及实际的道德指标。道德评判指标可以综合交通遵守情况、是否有触犯法律的前科、使用公共资源是否有恶意逃票情况等信用指标具体考量。这些数据的收集审核,可利用大数据以及5G技术,实现“互联网+信用”的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4.3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的征信系统是保证互联网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保证互联网消费金融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监管正处于责任不明确,监管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健全的状态。要想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走在前面。首先,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明确原则,亮出底线。做到在执行监管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次,明确信息披露标准、频率与期限,相关部门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核对,重点关注高风险业务,提升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为了进一步避免损害客户利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所披露的格式、内容等进行标准要求,监管部门应该执法,必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4.4  加强国民信用意识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互联网信用金融工具的逐步渗透以及消费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对于透支消费的年轻人还是延时消费的中老年人,“互联网+ 信用”时代的到来都将是大势所趋,个人信用将是我们的第二个身份证明。面对消费信用,我们即不可怀揣着投机取巧的心态也不可带着不安全不信任的偏见态度。不断增强国民对信用的积极认知,为消费信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生产消费提高经济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5  应落实合作管理

消费信贷通常是三方甚至多方的合作,合作风险不容忽视。一是严格甄选合作项目,“新金融”将颠覆客户金融消费模式和银行服务模式,农信机构除要严格审查合作商户的资信外,还应结合产行业发展预测项目前景,确定合作模式,完善合作协议,弱化行业准入风险。二是加强商户管理,加强合作项目交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期间数据梳理分析,认真开展商户日常检查,掌握其资信变化,发现欺诈、违约等情况,要及时采取停止合作等措施。此外,要重塑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农信机构切忌只管审批,而将调查等工作交由中介包揽,以防一些中介以此为“揽财”手段,串通客户虚假交易。

4.6  拓宽融资渠道

对于任何金融模式,流动性是关键,互联网消费金融也不例外,所以适当地增加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适当放宽融资渠道,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在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新产品审核方面,可以适当简化和放宽从而减少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降低现金压力。但是,在增强流动性的同时还要注重风险控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扩大融资,提升流动性。另外,还要注重金融科技的发展,利用金融科技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助力。例如,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增信,来增加资产证券化的把握,获得券商或者信托认可。

4.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遏制我国消费信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追溯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这也受限于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不断减税降费综合调节国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也在进一步完善。

5结束语

互联网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对我国的消费金融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不仅加速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同时迫使相关的消费金融机构在服务上做出变革,在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基础上对消费金融市场进行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汤杰,林志明.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9(12):125-127.

[2]   赵羽萱.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与展望[J].知识经济,2019(36):41-43.

[3]   马路贤.互联网金融前景展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1):68-69.

[4]   曹静.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方向研究[J].上海金融,2019(09):84-87.

[5]   王敏,陈静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J].商场现代化,2019(18):173-174.

[6]   彭玉英.网络消费信贷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295.

[7]宋巍.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营销界,2019(33):132+138.[8]杨杰,何金宝,张立中.互联网环境下消费金融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3):135-136.

作者简介:

陈涛,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