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娟
【摘 要】目的: 探究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情绪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情绪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SDS)以及(护理前、护理三月后、护理六月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得分(QOL)得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SAS、SDS、QOL得分均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三月后、护理六月后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采用情绪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预后良好。
【关键词】情绪护理;脑梗塞;效果;预后;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19-02
前言:面对自身突发疾病以及身体变化状况,多数脑梗塞患者必定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情绪,情绪严重患者还可能出现应激反应,影响自身身体康复,自我放弃患者也不再少数。故此在脑梗塞患者日常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对于提升患者康复信心、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尤为必要[1]。本文中,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情绪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中的作用,具体探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本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梗塞疾病,符合脑梗塞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排除存在原发性沟通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
对照组50例,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4.8±4.4)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4.6±4.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情绪护理干预,具体护理过程为[3]:
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观看视频、开展讲座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脑梗塞疾病知识普及,并着重讲解疾病康复流程以及护理、治疗工作流程等,促使患者明确护理工作重要性,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依从度。
②心理护理:面对身体变化状况,患者必定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清楚,故而护理人员需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解答患者心中疑惑,采用已经康复出院的患者作为例子对患者进行鼓励,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心。
③家属鼓励:护理人员可叮嘱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亲属作用,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鼓励,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两组患者均护理三个月时间,并于六个月后进行回访。
1.3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SDS)以及(护理前、护理三月后、护理六月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得分(QOL)得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6.0系统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SAS、SDS得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QOL得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三个月后、护理六个月后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脑梗塞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人体脑部因为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部组织因缺血、缺氧出现部分坏死或者软化的病症。据不完全统计,仅有约10%脑梗塞患者接受治疗后可以恢复至病前身体状况,近50%的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多种后遗症[4]。
在本文中,两组护理前SAS、SDS、QOL得分均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三个月后、护理六个月后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表明,对脑梗塞患者采用情绪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预后状况良好,值得被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施小艳. 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 24(4):484-484.
[2]李建華. CT与MRI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 2019, 40(1):120-122.
[3]李建敏. 情绪护理对改善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24):139-140.
[4]曹艳华, 王爱玉.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022(01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