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开展全程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2020-11-09 03:04周玉华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抢救效果危重患者全程护理

周玉华

【摘 要】目的:评价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开展全程护理对抢救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评价对象选择于2019.1~2019.12期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2426例危重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案为依据实施分组,1213例开展全程护理方案的患者纳入实验组,1213例开展传统护理方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种护理方案的开展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均提升明显,抢救时间缩短明显,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开展全程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抢救效果,可行性较高,建议推广。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全程护理;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99-01

在医院中急诊作为一个特殊科室,所接收的患者多数为危重患者,必须保证抢救效果,否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危重患者呈现复杂的病情,在抢救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避免出现差错,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导致医患纠纷产生。在急诊抢救中护理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对全面护理的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评价对象选择于2018.1~2019.12期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2426例危重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案为依据实施分组,1213例开展全程护理方案的患者纳入实验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610、603(例),年龄平均为(47.18±6.58)岁(16~78岁);1213例开展传统护理方案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612、601(例),年龄平均为(47.80±6.55)岁(17~76岁),统计学分析2组基本信息,对比数据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显著提升本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护理方案开展于对照组患者中,即吸氧、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而实验组则开展全程护理方案,方案具体为:(1)院前护理,在急救电话接到时,急诊护士要询问和了解患者实际病情,快速判断患者潜在的危险性,向相关科室发送危重预警,将患者具体情况告知患者,并告知急救小组,做好接诊工作,将急救仪器、药品等准备好,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1]。(2)提升分诊速度,负责分诊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面对患者的信息,首先要实施初步分诊,准备好抢救床、氧气等,以便可第一时间对抢救措施进行实施;在患者入急诊后,与主观状况相结合,判断病情,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合理安排抢救室[2]。(3)急救护理,针对抢救工作,护理人员要有效配合,对医嘱及时、准确执行,在安全区域快速安置患者,并将护理评估做好;保证优先解决危急患者,优先解除呼吸受阻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放置好通气管,将静脉通路快速建立好,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派专人配给药物[3]。(4)对患者全程陪伴,并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将不良情绪消除;与科室交接工作要做好。

1.3 評价指标

本研究以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不满意度、总满意度)、抢救效果(抢救时间、抢救成功情况)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比数据分析均选择版本为SPSS21.0的软件包,验证计量、计数数据分别以t和X2为方式,统计学意义判定以P<0.05为依据,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2种护理方案的开展效果

实验组成功抢救的例数和比例分别为1136例和93.65%,对照组成功抢救的例数和比例分别为1013例和83.51%,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提升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X2=5.4933,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为(33.85±5.30)min,对照组抢救时间为(45.50±6.20)min,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缩短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t=49.7448,P<0.05)。

2.2 对比2组总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1213例患者中评价为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不满意度分别为73.45%(891/1213)、21.52%(261/1213)、5.03%(61/1213),总满意度为94.97%;对照组1213例患者中评价为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不满意度分别为35.28%(428/1213)、36.93%(448/1213)、27.78%(337/1213),总满意度为72.22%,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X2=228.9591,P<0.05)。

3 讨论

急诊接诊的患者一般都比较特殊,尤其是危重患者,疾病特点为发病急骤、进展快等,一旦抢救不及时或出现差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需强化护理干预,促进抢救成功率提升。全程护理作为一种护理方式,体现科学化、合理化、全面化、细节化,充分重视护理环节和急救流程,对护理人员间配合度和护理能力充分重视,以便缩短抢救时间。患者分诊工作安排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保证分诊的准确性,缩短分诊时间,以此促进抢救效果提升;在全程护理方案中强化护患交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抢救配合度提升,对抢救效果进行优化[5]。本次研究显示,全程护理方案的实施达到93.65%的抢救成功率,获得94.97%总满意度,抢救时间缩短明显,可见全程护理方案开展效果确切,可行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开展全程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抢救效果,可行性较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周阳.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230-231.

[2]张明云,赵俊霞.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85-286.

[3]闫岩.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247.

[4]郝丹丹.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82.

[5]仇岁娟,韦宛如,杜妍妍,韩晋,惠晨,李彩凤,毕晓菊.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8):136-137.

猜你喜欢
抢救效果危重患者全程护理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的全程护理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冠脉介入术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全程护理对哮喘患者满意度、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的影响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