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8-063-01
摘 要 本文围绕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展开梳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进路径,为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制约制衡 强化执行闭环 体系设计 三讨论 集体决策审批 评审回顾
制度是企业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为完成组织目标,针对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性、反复适用性、权利义务并存的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在推动目标实现、控制运营风险等方面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企业个别人员缺乏法治意识,“重干轻管”“指哪打哪”的惯性思想和“讲时重要、用时次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业务部门认为制度体系建设是制度管理部门的事情,只安排业务人员负责,过程中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都没有参与,也缺少把关,制度管理中的部门主责意识缺失。
对体系管理的系统性思考不够。企业的各项制度间缺乏有效协同,没有对管理事项进行有效梳理识别,制度與业务管理未做到有效匹配,导致一方面由于部分业务缺乏制度约束而存在管理空白,企业管理中存在大量一事一议的事项,以会议决策替代制度管理;另一方面几个制度就同一业务均提出了管理要求且相互间矛盾,导致执行困难。
对业务本身的梳理分析不深入。制度内容与管理实际脱节,有的制度简单复制上级要求,没有可执行操作的具体条款;有的制度提出的管理要求和流程设置不符合实际,导致制度部分条款明显难以满足执行需要。
对制度执行的监督闭环不到位。企业在过程中,对制度执行和体系建设情况的定期回顾与检查不够,部分监督流于文字材料等形式,有些不执行制度的行为未受到考核问责,导致“违法”成本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执行文化。
二、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压实工作职责。制度体系建设是企业的重要性基础工作,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来推动实施。可以按照“公司统领+部门主责”的方式落实制度体系建设职责,其中,公司第一责任人是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的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发动和监督考核,落实决策审批要求;法律事务部门是制度管理牵头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统筹,牵头制度体系建设;各业务部门为具体制度的主责部门,负责业务梳理和制度编制。通过将制度的编制、审核、发布和宣贯等各项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压实责任。
二是开展业务分析,抓好体系设计。按照制度的范围和效力,将制度分为纲领类、原则类和实施类等不同层级(或分为一级制度、二级制度、三级制度)。
针对不同层级的制度明确各自的格式规范和程序要求,下一层级制度必须符合上一层级制度的管理原则和要求,其中:纲领类制度是针对公司全局的管理定位、性质等内容所提出的核心性的管理要求;原则类制度是为贯彻某项管理工作,在特定范围内提出的原则、目标等管理要求;实施类制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业务活动而制定的细化的程序、方法和措施,为各项业务提供具体的指导或支持。
三是规范建设要求,实施计划管理。为有效统筹制度体系建设,及时跟进各项管理要求的变化,保持制度的动态更新,每年要组织制定企业年度制度计划,将上级或行业准则已发生变化、管理职责及工作要求已发生调整的对应制度作为年度制度工作的重点,及时做好制度的新增/修订工作,同时做到制度修订工作的“周跟踪、月滚动、季通报”,严格计划执行,继而推动制度体系的修编完善。
四是突出审核讨论,严格过程控制。制度得到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制度有效且贴合实际,因此在制度在编制的过程中,就要按照“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的思路去落实,始终做到制度与实际紧密贴合。同时,必须强化制度的审核讨论和过程控制,所有制度在组织的“三讨论”之后,经过“集体决策审批”后方可发布,提高制度管理的严肃性。
制度“三讨论”,即部门内、部门间和上会前讨论。其中:第一次的部门内讨论,由该制度部门负责人组织,部门全员参加,目的是确保部门内专业顺畅、信息共享(相当于一次业务交流会);第二次的部门间讨论,由该制度所涉业务的主管领导组织,制度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参加,目的是确保部门间有效衔接,提高制度可执行性(相当于一次征求意见会);第三次的上会前讨论,由主要领导组织,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全部参加,目的是确保思想统一、形成共识(相当于一次宣贯讨论会)。
集体决策审批即所有制度的出台,都是在经过以上三次讨论之后,再根据制度性质的不同,分别提交相应决策会议审批,杜绝形成专业壁垒。其中:纲领类、原则类的制度由股东会、董事会、党委会审批,实施类的制度由党委会、总经理常务会审批。
虽然“三讨论”和“集体决策审批”使得制度的出台在时间上有了一定影响,但制度通过讨论和规范审批,明确了职责、减少了分歧、统一了思想,有效提高了后续的执行效果。
五是细化宣贯培训,推动执行闭环。制度在发布后,宣贯培训是推动执行的重要环节。制度主责部门要围绕制度的核心内容、业务流程等,利用专题会议、业务交流、专栏共享和内容测试等形式,及时组织开展宣贯培训,确保各级人员能熟悉掌握。同时,围绕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可以从“制度有效性”“行为符合性”和“管理效果”三个维度,定期组织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审回顾,落实制度体系闭环管理。
新时代,要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继续以两个“一以贯之”为基本遵循,把握制度体系建设的规律、特点,坚持制度管理的有效做法,着力提升管理品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完善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推动实现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简介:余俊,1980.年1月,男,安徽芜湖人,本科,中级经济师,企业内部控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