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森 彭金龙 李泓涛 王静 谢晓林
摘要:在鄂西神农架发现了1个报春花科报春属湖北省新分布种-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mallophylla)。根据川东灯台报春神农架种群个体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介绍了其生境特征。对这个极危种的濒危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
關键词:报春花科;报春属;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 mallophylla);湖北省;新分布种;神农架
中图分类号:Q9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 (2020) 16-0100-02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6.021
报春花属(Primula)植物约有50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沿喜马拉雅山两侧至云南省、四川省西部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国有报春花属植物293种,主产于西南、西北诸省区[1]。湖北省有报春花属植物22种[2],鄂西山地是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报春花集中分布区。城口县至神农架属于大巴山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富集区与优先保护区,渝东-鄂西区域是中国三大生物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笔者在神农架山区高海拔地带发现了一种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植物,鉴定为灯台报春组(Primula Sect. Proliferae Pax)川东灯台报春(Primula mallophylla),本研究根据该植物的标本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其生境特征,对这个极危种植物的濒危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以期为川东灯台报春的保护提供参考。
1川东灯台报春形态特征
川东灯台报春(中国植物志),毛叶报春(拉汉种子植物名称),近东报春(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3,4]。根据引证标本(HIB:YLS2018051601)将其形态特征补充描述如下。
川东灯台报春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被粉或稍被粉。叶丛自粗短的根茎发出,叶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12~19 cm,宽4~9 cm,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渐狭窄,下延至叶柄,边缘具不整齐或啮蚀状小牙齿,中肋稍宽扁,中下部或略带红色;叶柄极短或长达叶片的1/5,具阔翅。花葶1~2枚自叶丛中抽出,稍粗壮,高13~30 cm,具伞形花序2~4轮,每轮5~11花;苞片长1.4~2.0 cm,内外层的近同形、线形或偶呈叶质增宽,或有分叉;花梗长6~9 mm;花萼窄钟形,长6~8 mm,分裂达中部,裂片窄披针形,长5~?6 mm,裂片在萼筒的下延部分绿色,凸起呈脊状,脊部之间呈薄膜质;花筒深紫红色,花瓣裂片淡紫红色,冠檐直径1.9~2.2 cm,裂片倒卵形,先端具凹缺,花冠筒口有黄色环带。长花柱花:花冠筒长约1 cm,长于花萼近1倍,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花柱伸至冠筒口,花柱长约9 mm;短花柱花:花筒长约1.5 cm,花冠筒比花萼长1倍,雄蕊着生处略低于喉部环状附属物,花柱长约4mm。果卵球形,短于花萼,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1为湖北省神农架川东灯台报春。
2神农架川东灯台报春与模式标本、产地标本的区别
在湖北省神农架山区高海拔地带采集的川东灯台报春标本与吴之坤等[5]于重庆市城口县采集的标本的主要区别是川东灯台报春苞片较短,仅为1.4~?2.0 cm,线形或钻状,或前端有分裂,偶有前端扩展成叶质不规则形。花梗、花萼较短小。花柱较短仅为4mm左右。目前,发现的神农架的川东灯台报春种群分布于巴山冷杉林下石山间草丛中,坡度15°?~30°,林中乔木层盖度约90%,草本层盖度10%~?60%,伴生种主要有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直刺变豆菜(Sanicula orthacantha)、松株蓼(Polygonumpinetorum)、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鹅掌草(Anem-one flaccida)等。
3川东灯台报春的保护
1892-1898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 Farges在城口县采集到川东灯台报春标本[6],这些标本被以不同的种名辗转保存于法国巴黎植物标本馆、英国邱园及爱丁堡植物园,1916年Balfour根据标本整理发表了川东灯台报春新种[7]。近100年间再没有这种植物的采集记录,之后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据此认为这种植物已灭绝[8]。2009年吴之坤等[5]在城口县重新采集到川东灯台报春的标本并对外公布了这一发现,随后有学者开展了这个物种的种子萌发试验[9]。由于受城口县分布点的人员活动增多的影响,这一物种在模式标本产地受到的干扰程度也在增加。吴之坤等[5]认为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 ofThreatened Species或称IUCN红色名录)的等级和评价标准,这一物种应被评估为濒危(EN),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被评定为极危级(CR)[10,11]。
目前,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发现的川东灯台报春分布点,分布面积0.1 hm2,种群数量仅几十株,而且同样受到人为活动的较大干扰。通过查阅神农架国家公园植物标本馆的报春花科植物标本,发现2份采集于2006年的标本被鉴定为“梵净报春(Prim-ula fangingensis)”,一份有花,一份有果,笔者认为这2份标本都是川东灯台报春。根据国家植物标本资源数据库查询,过去鉴定为川东灯台报春的有4号16份标本采集记录,一份采集于西藏亚东县海拔4 100 m的亚高山草甸,记录花色为紫色,保存于中国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一份采集地为云南省曲靖沾益区卡郎乡(菱角乡黎村)玉林寺,标本保存于庐山植物园标本馆(LBG),记载花色为粉红;一份采集于重庆市綦江永新公社新民大队,标本无花无果,保存于重庆中药研究所标本馆(SM) ; 13份由西南大学刘钦2016年采集于与神农架接壤的巫溪阴条岭自然保护区。这4个地点的实际分布情况尚待验证[12,13]。川东灯台报春在神农架新分布点的发现,说明神农架与重庆中东部在植物区系上的紧密联系,虽然没有改变这一物种处于极危状态的现状,但是给川东灯台报春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应加强生态学、生殖生物学研究,应用新技术开展扩繁试验,将繁育的种苗进行野外回归,扩大野外种群个体数量,同时应加强原生境保护,减少人为因素对种群及其生境的干扰破坏,是保护川东灯台报春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