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立廷
【摘 要】目的:针对腹腔镜微创修补术用于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一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微创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都短于对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比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实际效果优良,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修补术;胃穿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胃穿孔是溃疡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多存在腹部严重的疼痛、偶尔性刀割样疼痛或灼烧性疼痛等临床症状,有的还伴存发热、恶心呕吐等。胃穿孔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手段位外科手术,以往多进行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创伤较大,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不利,易出现感染情况。腹腔镜微创修补术的探查范围较广,对患者的手术损害较小,对于患者腹腔中周围脏器带来的干扰较小,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速率,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本次研究针对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一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患者。对比组患者包括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3至6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3.15±3.28)岁;实验组患者包括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24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4.85±3.16)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通过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后确诊为胃穿孔患者;②入院治疗前没有采取胃肠动力相关药物治疗;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并能够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患者;②心脏病患者;③肝、肾相关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方法
对比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全麻后,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对患者上腹部作10cm切口,探查患者穿孔位置,进行常规修补后,术后留置引流管,3天后进行拔除。
实验组组:行腹腔镜微创修补术。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头高足低位,在脐缘部位作弧形切口,建立CO2气腹,设定压力为12~14 mmHg,脐部插入套管,探查腹腔后,置入10 mm Trocar至剑突下1 mm, 通过腹腔镜对穿孔程度、穿孔位置进行观察,建立穿刺点后置入鞘管,将腹腔积液抽尽,寻找好穿孔位置,溃疡部位取标本进行活检,全层缝合镜下间断,通过大网膜覆盖后固定,观察是否存在渗漏情况,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吸尽洗液。盆腔、Winslow 孔处各放置1根引流管,术后3天后拔出[2]。术后进行预防感染护理,如胃肠减压、补液、禁食等。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次活动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作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型资料行均数±标准差() 表示,行t检验;计数型资料以率(%)表示,行x?检验。若结果差异显著,则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一。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二。
3 结论
胃穿孔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以往多进行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但是优于其创伤较大,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长,也容易出现感染状况。开放性修补术也是治疗胃穿孔的常规术式,不过,术中产生程度比较大的激惹状况,术后患者胃肠相关功能易出现紊乱。腹腔镜微创修补术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患者术后能够早期下床活动[1],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舒阳.腹腔镜微创与开放性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9,43(02):37-39.
鄭勇.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胃肠动力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4):67+69.
丰小平.胃穿孔治疗中应用开放性修补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对其胃肠动力的临床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