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
2020年11月2日至4日,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将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办。院士之名,在中国科技界可谓是学科领域的天花板,而能称之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就意味着处于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之上,是代表着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院士于松山湖畔论道,在乎于助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此时的松山湖科学城魅力四射,正聚焦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目光,酝酿着“C位”出道。
十年磨一剑,剑指“C位”之城的发展蓝图
2011年,世界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动工建设;
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
2018年8月,散裂中子源一期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同年底,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及松山湖高新区规划建设科学城;
2019年,依托大湾区先行启动区建设等实际需要,正式确立松山湖科学城为东莞参与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和落实大湾区科创战略的重大平台。同年,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市长肖亚非先后带队拜访中国科学院,并且成功与中科院达成了“院地合作、所企对接”的模式,就深化合作,共建松山湖科学城的战略达成共识,形成了共建合作的协议。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定位为重大设施平台等创新资源集中承载区。这不仅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创造区域,还赋予了松山湖科学城承担国家战略性标志性基础研究任务,全面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的责任和使命。
松山湖科学城坐落于巍峨山下,总规划面积由最初的53.3平方公里扩充至90.52平方公里,涵盖了松山湖高新区、大朗镇、大岭山镇、黄江镇1园3镇,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深圳光明科学城直接相连,共同构成了190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的主体,大大扩充科学城可掌握的战略资源,也提高了统筹规划要求。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规划形成“一轴、一区、两心、四组团”的空间布局。一轴是串联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作为科技创新核心轴;一区指的是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集聚区;两心即北部城市配套服务中心和南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四组团是由城市综合服务组团、中央科技创新组团、西部门户科创组团、东部合作示范组团组合而成的集合。
为加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东莞正着力完善《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松山湖科学城科学功能规划》、《松山湖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三大规划,争取在年内出台或形成送审成果。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总体要求围绕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个定位,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这一总体目标,意在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领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进一步明晰了松山湖科学城的行动纲领,并加大对科学城建设的支持力度,为科学城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除此之外还提出松山湖科学城的五大建设方向,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发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示范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人文宜居地。
大科学装置呈聚集态势
随着基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拓展,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问题开始召唤着更加先进研究手段的出现,而大科学装置建设的聚集,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支撑国际科技前沿探索具有关键性作用。在这座呼之欲出的希冀之城中,一系列大装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散裂中子源高效运行。2019年散裂中子源超额完成了开放运行任务,全年提供用户机时4576小时,超过了美国散裂中子源和日本散裂中子源的實际运行时间;束流功率从50kW提高到100kW,提前一年半达到工程设计目标,实验效率和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自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服务全球用户,已经完成超过200项原创性课题研究。今年7月,中科院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散裂中子源二期的立项申请,散裂中子源的二期工程将使束流功率提高到500kW,新建11台谱仪和实验终端,大幅度提高其综合性能。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动工建设。2019年9月,投资约5.87亿、占地约192亩的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正式动工,预计2021年完工。这项平台工程的成功建设将为今后南方先进光源落户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支撑,也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从单个大科学装置加快向大科学装置集群进发,将带动更多高端创新要素在科学城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个新型的光源大科学装置正在谋划推进中,将与南方光源和散裂中子源形成互补效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推动多学科运用与交叉。
构建一流实验室与科研机构新格局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担任实验室理事长,致力于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学研究中心。目前一期工程(第一批)已于去年6月正式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四大核心板块布局基本完成,明确了10大研究方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国家、省级项目4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330篇,其中在《Nature》上刊发7篇。院士汪卫华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陈小龙团队的“KxFe2Se2超导体的发现”论文入选美国《物理评论B》里程碑式论文;于杰团队研制的新型纳米纤维滤材为科研抗疫打开新思路。实验室已孵化了19家产业化公司,分布在松山湖、塘厦、大岭山等镇街(园区),科技成果逐步落实下沉,开始进行产业化。
松山湖科技城是新型研发机构的集大成者,更是新型产业的摇篮。东莞已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松山湖科学城。不仅如此,松山湖科学城正全力推进建设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材料科学用户实验设施、大科学智能计算数据中心、中子治疗技术探索设施、大湾区电镜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抓紧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基础支撑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大科学装置与前沿技术攻关链式协同,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提供支撑,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
新一代孕育新型人才的港湾
筹建湾区大学。《湾区大学建设规划方案》已新鲜出炉,东莞在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的沃土上,分别安排了两大区域,采取“一校两区”的方式,以国际化视野、双一流标准筹建湾区大学。
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个太少,那就两个一起建。为推进国际性一流水平大学的建设,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伫立于粤港澳大湾区,吸纳国内外高端人才,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正在投入建设,已安排松山湖科学城523亩土地用于校区建设,总投资超30亿元。目前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预计明年初动工建设,计划在2023年开始招生。
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东莞理工学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仅参与承建散裂中子源的用户谱仪,并且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同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近五年来,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近700人,双聘、特聘、柔性引进院士14人。在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东莞理工学院提升至第183位,较2015年极速提升了223位,人才济济,实现了人才培养质的飞跃。
承担重大课题和学术交流活动明显增多。在2019年首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东莞的科研机构主承担或参与承担项目共4项,占全省立项数30.7%,居全省第3位。东莞理工学院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材料及电池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發计划;广东复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整合沪京粤产学研用建设团队共同申建光子安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越来越多的国家、省重点科研课题在松山湖科学城立项。
学术交流活动也不甘示弱,日益活跃,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2019年共举办科技创新论坛36期,包括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内地-香港地区前沿学科发展论坛”等;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升格为院省联合举办并永久落户松山湖科学城。
高端人才团队加速集聚。如今,散裂中子源已聚集包括院士陈和生在内的300名高端科研人才常驻东莞工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引进包括王恩哥、赵忠贤、汪卫华在内的10名海内外院士、27个创新样板工厂科研团队,集聚双聘和全职科技人员超过700人。松山湖各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还集聚了55个由海内外知名院士、长江学者、学术领军人才作为带头人的省市创新科研团队,其中活跃着甘子钊、李国杰、王占国、方滨兴等一批优秀院士团队的身影。
有人才,更有热爱人才的大型科技企业。华为机器、华为终端总部等华为重大产业先后在松山湖落户,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在这座城市努力奋斗,在莞的科研人员已有数万人。今年,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在松山湖举行,面向全球发布了鸿蒙系统2.0,百度、腾讯等世界级知名企业也深度参与“创新松湖创业大赛”;Google、Linux基金会、BAT等世界级知名科技互联网公司正加速向这里汇聚;中国电声行业龙头歌尔股份、全球领先的手机ODM公司华勤通讯不断加强在松山湖的产业布局。当前,松山湖科学城已经形成了年产值超过5400亿元的经济规模,构成了以高端电子信息为代表的“4+1”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出规上企业产值超千亿企业1家、产值超百亿企业3家、产值超50亿企业4家、产值超10亿企业4家、引进高新技术的企业300多家。
未来,松山湖科学城还将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7 大产业,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一批新型协同创新平台、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更多的原创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培育和引进一批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头部企业,以及“ 高精尖缺”创新型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改写东莞经济发展的逻辑,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