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李尚鲁,李婷,王勤,朱业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浙江杭州310007)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海面,隶属平阳县鳌江镇。整个列岛由52 个(面积大于500 m2)大小岛屿组成。其中南麂岛为主岛,位于列岛中央,面积为7.64 km2,岸线长24.8 km;大沙岙、火焜岙和马祖岙、国姓岙4个海湾分置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南麂列岛海域水深一般在15~25 m 之间,南麂岛东北和西南两侧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 m 以上,最深处达45 m。
南麂岛水质良好,常年处于一类水质,气候条件适宜养殖大黄鱼。但南麂岛处于台风多发海域。根据1949——201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影响该区的台风次数平均为3.3 个。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台风灾害呈现出发生次数增加、强度加大、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0216 号台风“森拉克”、0608 号台风“桑美”、1323 号台风“菲特”、1808号台风“玛莉亚”、1909号台风“利奇马”都严重影响南麂岛海域,台风引起的灾害性海浪造成养殖业损失惨重。因此,计算台风过程中南麂岛周围海域波高并分析海浪空间分布,对于海水养殖防灾减灾和空间规划布局尤为重要。
黄树生[1]通过分析南麂站30 a 的实测风浪资料,分析了波高、周期和风速的主要变化周期。潘晓东等[2]通过分析南麂站25 a 的波浪观测资料,分析了灾害性海浪的分布特征。邱桔斐[3]、徐亚男等[4]和沈旭伟等[5]分别对江苏沿海、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海域和东南沿海开展了海浪数值模拟,获得了多年海浪的波高年极值,并通过Pearson 曲线(P-Ⅲ曲线)拟合,得到不同重现期的波浪场特征。
之前的研究由于模型计算能力及地形资料精细程度不足,只能得到大面波浪场分布特征[6-8],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收集平阳县南麂岛海域最新1:10 000的岸线及水深数据,运用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计算模式(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 SWAN),建立浙江沿海精细化海浪数值模型[9-10]。对严重影响南麂岛的台风进行模拟,计算南麂岛周围海域年极值海浪场,并进行P-Ⅲ曲线拟合,得到不同重现期海浪空间分布场。本文用到的波高均为有效波高,采用平面坐标系。
图1 南麂岛地形图
SWAN 模式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第三代浅海海浪数值模式,由荷兰Delft 大学开发并维护。SWAN 模式采用了基于Euler 近似的作用量谱平衡方程,采用线性随机表面重力波理论,全面考虑了风能量输入、白浪耗散、底摩擦、水深诱导波破碎和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能够描述在浅水区特定的风、流和水下地形条件下的波浪场演化。控制方程如下:
式中:N为波作用量,σ为波的相对频率,θ为波向,S项为源汇项。式中左端第一项为波作用量的局地变化;第二、三项为波作用量在地理空间上的传播,其中Cx和Cy分别为波作用量在x和y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第四项为由于水深和水流变化造成的相对频率变化,其中Cσ为波作用量在频率空间中的传播速度;第五项为水深和流产生的波浪折射,其中Cθ为波作用量在波向空间中的传播速度。波作用量方程的离散基于迪卡尔坐标下的隐式差分,对于波的传播和源项采用固定的时间步长。
海浪模型计算域西至广东汕尾、东至日本东部海域、南至台湾岛南端、北至渤海海域,计算区域涵盖了渤黄东海。计算范围为115°~134°E,18°~41°N(见图2a),采用三角网格,由215 407个单元和111 422个节点组成(见图2b),外部海域网格较疏,近岸逐渐加密,最密处南麂岛周边网格边长约15 m,可以较好地刻画南麂列岛岸线特征,满足项目计算需求。
图2 海浪数值模型计算范围及网格
台风模型能快速、较准确地给出台风周围的气压和风场分布,模型气压场有众多模型供使用。台风场和气压场的计算是海浪模式计算中的重要环节,本次选用Jelesnianski 模型的风场和气压场。其风场公式和气压公式如下:
式中:R为最大风速半径;r为计算点到台风中心的距离;V0为台风移动速度;WR为台风最大风速;A=-[(x-xc)sinθ+(y-yc)cosθ];B=(x-xc)cosθ-(y-yc)sinθ;(x,y)、(xc,yc)分别为计算点坐标和台风中心坐标;θ为流入角(计算中当r≤R时θ取10°,当r>1.2R时θ取25°,其他情况下θ在10°~25°之间线性内插);P0为台风中心气压,P∞为无穷远处的大气压(计算中取1 010 hPa)。
一般来说,在实际观测中,中心低压与最大风速相比后者的观测更加困难,误差也较大,因此模型使用Atkinson-Hollidy 提出的风-压关系式来计算最大风速:
另外一个待确定的台风参数为最大风速半径R。模型中采用黄冠鑫1994年利用美国西北太平洋上15 a的高空航测资料统计建立的一个适用于东海台风的经验公式:
式中:Rk为经验常数,模型中取40 km。
浙江附近海域岛屿众多,岸线复杂。普通的岸线数据难以满足精细化模型的需求,因此本文所用的岸线为浙江近海调查测量数据。模式运行选用的外海地形资料来自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公布的ETOPO2全球地形数据集,分辨率为2′×2′;南麂岛附近水深资料为温州市自然资源部门近2 a的现场测量数据;模型验证所需海浪资料来自于南麂岛波浪浮标观测;台风相关资料来自于中央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
模型验证选取有海浪观测资料的、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登陆或近岸转向等对南麂岛影响较大的6场台风进行检验,台风组次见表1。
运用SWAN 模式对6 场台风进行计算,并利用南麂岛波浪浮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实测数据及计算结果均为有效波高。通过图3 和表2 的验证结果可以看出,SWAN 模式对各组次台风的检验结果良好,模拟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基本能反映南麂岛附近的台风浪分布特征。
根据2006——2016 年南麂岛浮标海浪观测年极值数据(见表3),南麂岛海浪年极值均发生在台风期间,所以在本文中只考虑台风过程,不再考虑冷空气和温带气旋。
表1 台风验证组次(登陆时间均为北京时,下同)
图3 海浪数值模型验证结果
表2 南麂岛台风海浪验证误差统计
选取1949——2016 年以南麂岛为中心、半径400 km(普通台风7 级风圈半径)内包含的所有台风,共筛选出201条台风路径。若同一年有若干场台风,则去掉强度明显偏弱的台风,或者去掉同等强度下距离南麂岛更远的台风;若不能明显判断孰强孰弱,则予以保留。最终选取68 a共118场台风进行模式计算,详细结果见表4。
影响南麂岛的台风过程,依照路径大致可分为4 类:一是在浙江沿海登陆;二是在福建北部登陆;三是在闽南至广东之间登陆;四是海上掠过,从近海北上或转向东北。
表3 南麂浮标海浪观测年极值及出现时间
由表5 的统计结果来看,登陆浙江、福建北部和近海北上的台风过程更容易对南麂岛产生影响。 其中登陆浙江的台风有36 个,占总数的30.5%;登陆福建北部的台风有37 个,占总数的31.4%,近海北上的台风有41个,占总数的34.7%。
表4 选择计算台风编号
表5 影响南麂岛的台风路径类型统计
将1949——2016 年118 场台风全部进行计算,输出每场台风过程的最大海浪场(每个网格点数据均取本次台风过程中最大波高),并将1 a 内包含2 个以上台风的进行再次计算,选出南麂岛周围海域1万余个网格点的当年海浪年极值,得到1949——2016年共68 a的年极值海浪场。
在南麂岛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8 个方向挑选8 个代表点(位置见图4)采用P-Ⅲ曲线拟合,并进行重现期进行分析,结果见图5和表6。
图4 南麂岛周围代表点分布图
根据表6 结果可见:在各个重现期,南麂岛西向、北向和西北向3 个点的重现期波高值均明显低于其他代表点的波高值,其中西向d点波高最小,东向e 点波高最大。这说明在台风期间,南麂岛的海浪通常以东向和东南向的涌浪为主;南麂岛对海浪和风的削弱作用比较明显,并且随着台风强度的增强,南麂岛对海浪的削弱作用愈强。重现期为2 a一遇时,南麂岛东部海域波高可达4~5 m,西部海域波高为2~3 m。重现期为100 a 一遇时,南麂岛东部海域波高可达11~13 m,西部海域波高为4.5~5.5 m。
利用以上方法对南麂岛周围海域1万余个网格点全部采用P-Ⅲ曲线拟合,并进行重现期统计分析,得出2 a、5 a、10 a、20 a、50 a 和100 a 一遇的有效波高空间分布场,结果详见图6。
在各个重现期下,马祖岙、国姓岙海域的波高均明显小于其他海域的波高。重现期为2 a一遇时,南麂岛东南侧海域波高为4~5 m,马祖岙和国姓岙波高在2 m 以下;重现期为100 a 一遇,南麂岛东南侧海域波高为12 m 以上,马祖岙和国姓岙波高仅为3~5 m。
图5 各代表点P-Ⅲ曲线拟合
图5 (续)
表6 各代表点不同重现期波高值
当台风从南麂岛南部沿海登陆或近海转向时,马祖岙和国姓岙海域在南麂岛阻挡下波高明显偏小;当台风从南麂岛北部沿海登陆时,马祖岙、国姓岙受W-NW 向风时间较短,且风区较短,较难形成灾害性海浪。
马祖岙、国姓岙水深在5~15 m 之间,符合渔业养殖条件;而南麂岛东北和西南两侧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 m 以上,最深处达45 m,且海流速度偏大,不适宜开展渔业养殖。综上所述,马祖岙、国姓岙是南麂岛开展渔业养殖的最佳地点。
图6 南麂岛重现期有效波高空间分布场
(1)基于台风模型风场和气压场的SWAN 海浪模式能很好地反映南麂岛海浪变化情况。根据多年数值模拟结果,采用P-Ⅲ曲线进行重现期统计,得到南麂岛海域不同重现期的海浪空间分布场,可为南麂岛当地渔业养殖空间规划布局提供参考。
(2)登陆浙江、福建北部和近海北上的台风过程容易对南麂岛产生影响。台风期间,由于南麂岛阻挡作用以及风时、风区不利,南麂岛马祖岙、国姓岙海域的波高明显小于其他海域的波高,在各个重现期其波高仅为南麂岛东南侧海域波高的1/2 以下。从海浪减灾角度考虑,马祖岙、国姓岙是南麂岛开展渔业养殖的最佳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