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帆 林啟新 杜凤云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患者常伴有难以治愈的并发症,因此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1,2]。有研究发现[3],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动脉硬化的血管损坏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D-D)参与了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因此推测其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也有影响。本文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4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Hcy、FIB、D-D 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指标提供依据,现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4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会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同时经头颅磁共振或颅脑计算机X 线机层扫描(CT)确诊;排除非首次发病者、血液疾病者、自身性免疫疾病者、肿瘤者、半年内有心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发病前半年有大手术者等。其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56~79 岁,平均年龄(67.19±4.15)岁。将所有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急性期组(19 例)和恢复期组(21 例);根据患者梗死灶的体积不同,分为小梗死灶组(15 例)、中梗死灶组(15 例)和大梗死灶组(10 例)。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0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 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57~78 岁,平均年龄(68.02±4.02)岁。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受试者均在入院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将其中2 ml 置于促凝分离胶试管中,之后进行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循环酶法检测Hcy,检测仪器为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P800 型),检测试剂购自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将3 ml 静脉血置于枸缘酸钠抗凝试管中,离心3000 r/min,离心半径为15 cm,离心时间为10 min,分离血浆;采用比浊法检测FIB,检测仪器为日本Sysmex-CA1500 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免疫渗滤法检测D-D,检测仪器购自挪威Axis-Shield Poc As 的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型号为NycoCard Reader Ⅱ型)。Hcy、FIB、D-D 检测每日质控高、中、低值均符合要求,同时检测重复性好。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患者与对照组的Hcy、FIB、D-D 水平;②对比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水平。用Pullicino 公式计算梗死灶的体积[5],梗死体积=长径×短径×梗死层面数/2,其中小梗死灶为梗死体积<4 cm3;中梗死灶为梗死体积在4~10 cm3;大梗死灶为梗死体积>10 cm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患者与对照组Hcy、FIB、D-D 指标水平对比 急性期组患者的Hcy(24.71±5.41)μmol/L、FIB(5.78±1.21)g/L、D-D(0.72±0.15)mg/L明显高于恢复期组的(16.79±3.12)μmol/L、(3.98±1.02)g/L、(0.45±0.08)mg/L及对照组的(9.78±2.65)μmol/L、(2.54±0.78)g/L、(0.15±0.04)mg/L,且恢复期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对比 小梗死灶组患者的Hcy(17.12±4.12)μmol/L、FIB(3.56±0.78)g/L、D-D(0.30±0.08)mg/L 明显低于中梗死灶组的(21.56±5.89)μmol/L、(4.37±1.02)g/L、(0.58±0.12)mg/L 及大梗死灶组的(27.69±6.88)μmol/L、(5.58±1.21)g/L、(0.74±0.21)mg/L,且中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明显低于大梗死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患者与对照组Hcy、FIB、D-D 水平对比()
表1 急性期组、恢复期组患者与对照组Hcy、FIB、D-D 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与恢复期对比,bP<0.05
表2 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对比()
表2 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对比()
注:与大梗死灶组对比,aP<0.05;与中梗死灶组对比,bP<0.05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6],具有高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7],也称为脑卒中,临床症状为脑部出血性损伤或脑部缺血[8]。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急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9]。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与心血管疾病、癌症为人类的三大死亡原因[10]。因此在临床上需及早诊断与治疗,而选择合适的、准确、可靠、容易操作的检测指标非常重要[11],可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降低患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血液指标具有快速、样本容易取得的优点[12]。因此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了Hcy、FIB、D-D 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价值。
本文结果表明,急性期组患者的Hcy、FIB、D-D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及对照组,且恢复期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小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水平明显低于中梗死灶组及大梗死灶组,且中梗死灶组患者的Hcy、FIB、D-D 水平明显低于大梗死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主要由于FIB 是由肝脏合成的Ⅱ类血浆蛋白,也是人体急性期时的一个反应蛋白,可参与机体的血小板(PLT)聚集、凝血、纤溶过程,是一种常见的炎症反应指标,可反映机体的血液循环[13]。同时患者血浆的FIB 可反映患者的血浆粘度,若FIB 含量升高,患者的血管血浆粘度会升高,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FIB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溶栓治疗,患者的血浆粘度降低,FBI 水平明显降低,不同梗死程度患者的血浆粘度不一,导致FBI 水平不一;Hcy 是蛋氨酸在肌肉、肝脏及机体其他组织中脱甲基的中间产物,有研究表明[14],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通过对神经元毒性作用及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 水平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同时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的Hcy水平不一;D-D 可直接反映纤溶系统及凝血的激活,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一个小片段,其可表明凝血酶的活性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生成,从而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既相互补充,又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D 可表示血栓的纤溶亢进及形成程度,FIB 与Hcy 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Hcy、FIB、D-D 联合检测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样本量较少,有待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