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若婷 张雁云 范六民 戴俊彪 张 立
(1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 110000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4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
理论考试B 共3 h。
51~60 题:细胞生物学;61~68 题: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69~80 题: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81~83 题:动物行为学;84~93 题:遗传与演化;94~98题:生态学;99~100 题:生物系统学。
每个问题答案全部正确得1 分。一个问题中4 个答案都正确,得1 分;只有3 个答案正确,得0.6 分;只有2 个答案正确,得0.2 分;只有1 个答案正确,得0 分。
82.对同一栖息地内混居的2 种体型相近的招潮蟹(Uca latimanus 和U.musica)的行为进行研究。雄性在其洞道上面修建罩盖以吸引伴侣。对雌性招潮蟹来说寻找配偶是一项危险的活动,所以这些雌性可能会为了自身安全被迫作出非最优的选择,尤其是在其同种密度较低的地区。下图显示2 种雌性招潮蟹接近同种雄性及其洞穴(有罩盖和无罩盖)的次数。
A.留居的雄性招潮蟹Uca latimanus 和U.musica 被游荡的雌性遇到的平均比例(±SE);B.修建了罩盖的和没修罩盖的同种雄性招潮蟹被游荡的雌性遇到的平均比例(±SE);*P<0.05,***P<0.0001
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2 个物种的雌性都较多地接近同种的雄性,而非异种雄性
B.罩盖对雌性U.musica的吸引力不如对雌性U.latimanus的吸引力强
C.雄性招潮蟹喜好向雌蟹求爱,不管是同种还是异种个体,被2 种雌蟹利用于制作罩盖以躲避天敌
D.栖息地交错对2 种体型相近的招潮蟹的信号发出者和信号接收者来说并无影响
83.一个多型夜蛾种的3 种色型蛾子只在前翅的图案上有所不同。6 只有经验的冠蓝鸦(Cyanocitta cristata)在一系列试验中寻找电脑屏幕上的猎物。
每个实验包括在屏幕上展示或不展示3 种不同色型蛾子中的1 种。如果鸟发现那只蛾子,会被给予食物奖励。在持续50 d 的实验期内,每只鸟每天有36 次猎物和84 次无猎物的实验。进行3 次重复实验,第2 次重复实验中展示的色型2 的蛾子数量最多,而第3 次重复则从相对多地展示色型3 开始。
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色型1 是隐蔽性最好的一种色型
B.躲避辨识的相对数量决定于每个猎物类型的丰度
C.冠蓝鸦对最普遍色型的优先取食行为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它们的觅食成功率
D.种群中多型现象的存在是通过捕食者的频次依赖选择作用而维持的
84.某种生物的A、B、C、D 4 个基因各有2 个等位基因。一个这些基因的杂合子个体与一个隐性纯合个体杂交,产生3 288 个后代,表型及个体数见下表:
表型 个体数 表型 个体数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675 83 1 74 73 1 84 670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655 86 1 73 71 1 87 653
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这4 个位点连锁
B.B 和D 之间的距离是9 cm
C.D 和C 之间的距离为10.5 cm
D.干扰发生的值小于0.25。干扰值=1-实际的双交换频率/预期的双交换频率
85.某种植物通常开红花。植物育种员获得了3 个不同的白花纯合突变品系a、b、c。杂交后代的表型如下表:
杂交 亲本 后代1 2 3 4 5 6品系a×品系b品系a×品系c品系b×品系c杂交2 中的红色子一代×品系a杂交2 中的红色子一代×品系b杂交2 中的红色子一代×品系c子一代全白色子一代全红色子一代全白色1/4 红色∶3/4 白色1/8 红色∶7/8 白色1/2 红色∶1/2 白色
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品系a 只有1 个纯合突变基因
B.品系b 和品系c 有2 个一样的纯合突变基因
C.品系c 和品系a 有1 个一样的纯合突变基因
D.品系b 有3 个纯合突变基因
86.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某完全隐性基因纯合致死。如果其显性等位基因突变为隐性的突变率为10-6,则当种群达到突变选择平衡时,致死基因频率为0.001
B.如果一个完全隐性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是0.2,并且由于杂合子的适应优势其频率一代一代保持不变,则显性纯合子的淘汰强度为0.025
C.保留隐性等位基因比淘汰隐性等位基因更难
D.在大的、自由交配种群中,常染色体上某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是0.2。如果死亡发生在生殖之前,则下一代中该基因的频率为0.07
87.指出以下关于癌症的描述是否正确。
A.某种结肠癌可能由隐性等位基因引起,尽管该性状的遗传模式看起来很像是显性性状
B.一个病人的正常细胞只有1 个变异的p53等位基因,但是癌细胞有2 个相同的p53变异基因则可得出结论:第2 个p53变异由基因转换导致
C.脱甲基药物有效治愈了一些癌症。由此得出结论:导致这些癌症的基因很可能是致癌基因
D.染色体倒位可能产生新的致癌基因
88.监测带有不同染色体三体(每个胚胎不同染色体中的1 条为三体,共20 种)的小鼠胚胎的发育,下图记录了它们的存活时间和三体染色体大小的关系
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19 号染色体编码的转录本(transcripts)数量可能比图中其他染色体都少
B.染色体不平衡所致缺陷的严重性,仅由多余那条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总量决定
C.假设染色体1 和10 对胚胎发育的贡献相似,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度可能比10 号染色低
D.1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胚胎发育过程可能比13 号染色体上的更重要
89.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mRNA 常常通过环化作用形成闭环,指出以下关于闭环的描述是否正确。
A.环化是由于mRNA 5′端和3′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B.环化增加了mRNA 的稳定性
C.环化加快核糖体迁移的速度
D.控制环化是一种转录后调控机制
90.系谱1~4 展示了4 种罕见病遗传。已知系谱4 中的疾病是X 连锁的隐性疾病。
研究系谱,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系谱1 中的疾病最可能由隐性基因引起
B.系谱2 中的个体Ⅲ2和个体Ⅲ7基因型相同
C.系谱3 的遗传病可能由X 染色体上的1 个隐性基因引起
D.如果系谱4 中的带病男性和他的无病妻子生1 个儿子,儿子生病的可能性是0.125
91.DNA 序列多态性广泛用于分子鉴定。短串联重复(STR)由2 个保守序列间2~8 个核苷酸的多次重复组成。每个STR 位点通常都有不止2 个等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不同个体DNA 序列单一位点的不同。每个SNP 通常只有2 个等位基因。检测7 个人的2 条常染色体和2 个线粒体DNA(mtDNA)的SNP,以及2 条常染色体和2 个Y 连锁(NRY)的STR,见下表。
常染色体 NRY mtDNA个体 SNP1 SNP2 STR1 STR2 STR1 STR2 SNP1 SNP2 Ind_1 A/A A/A 13/15 18/20 13 12 C A Ind_2 A/C A/G 12/14 18/21 13 15 T A Ind_3 C/C A/G 14/15 18/21 13 15 C G Ind_4 A/C G/G 13/15 19/19 11 14 T G Ind_5 C/C A/G 14/15 18/19 - - C G Ind_6 A/C G/G 14/14 18/19 - - T G Ind_7 C/C G/G 14/16 19/21 - - C A
指出以下每个描述是否正确。
A.如果检测相同数量的SNP 和STR,相比STR,SNP 是更好的鉴别个体的标签
B.相比Ind_3,Ind_6 更可能是Ind_2 和Ind_5的孩子
C.Ind_4 可能是Ind_6 的兄弟
D.Ind_7 可能是Ind_1 和Ind_6 的孙女(外孙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