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威海市卫生学校,山东 威海 264400)
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会议提出“五个对接”的产教融合思路。2019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在“赢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再次强调要践行“五个对接”,满足国家、企业、百姓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需求。威海市卫生学校以市场化办学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调研区域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和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特点,践行“五个对接”,多维度深化产教融合,探寻校企长久合作、共同发展之路。
对教学医院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岗位需求、毕业生就业分布和对专业教学情况的反馈。根据调研结果,以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护理人才为目标,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医院专家组、同类院校专业团队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进行课程结构分析,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课程结构与体系等做了创新性部署。
基于学生现状,结合全国护理技能大赛规程和临床实践,校企共同研发《护理学实训》《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与沟通》等校本教材,并配有相关临床案例和操作微视频,理论密切联系实践,有利于学生知行合一,提升职业能力,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实训楼设有急诊、病房和ICU等模块,各模块中设有护士站、处置室等单元,实现“基地环境与病房环境对接”;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在急诊学习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技术,在病房完成输液、口腔护理等操作训练,在ICU学习吸氧、心电监护等操作,实现“实训项目与医院工作流程对接”;实施小组制工作模式,每个模块设置1个护士长(实训教师担当)、两个小组长(班级负责人担当),两个小组长分工明确,在开放实训基地负责管理实验室,实现“管理制度与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对接”;实训基地设有宣传栏,通过宣传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和历届优秀毕业生的感人事迹渗透护理职业精神培养,通过护士仪容和礼仪规范,彰显护理职业文化,实现“基地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对接”。
建立校企交流学习平台,专业课程由专职教师主讲,临床专家在线答疑。实训课由一对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既保证了学生的操作贴近临床,又能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吸纳历届技能大赛优秀选手成立护理技能社团,担任“小老师”,负责课余时间指导同学操作,朋辈辅学,效果明显。
将护理实训教学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实训、综合实训3个阶段,引入标准化病人(SP),实现“学、做、教、评、训、赛”六位一体(见图1)。
图1 “三阶六步”实训模式
采用“1.5+0.5+0.5+0.5”人才培养模式,最初的1.5年学生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推行“阶段性见习,早动手实践”,分阶段到床边现场学习,使教学地点由教室迁移到医院,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尽快完成职业定位。第一个0.5年,实行跟岗实习,学生在带教护师监督指导下完成临床工作任务,理论联系实践,提升专业知识掌握度。第二个0.5年,学生返校接受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辅导,夯实理论基础。第三个0.5年,进入临床顶岗实习,学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保障下,按照护理程序完成临床工作任务,提前进入并胜任护士角色。
每年举办护理技能校赛、市赛,全体护理教师、学生参与,邀请临床护理专家担任评委。赛前由学生标准化病人协助实训,赛中引入教师标准化病人、临床案例,赛后由专家点评,给予临床指导。通过严谨备赛,提高师生操作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市护士技能比赛,由我校专业带头人担任评委,通过专业点评与耐心指导,提升护士技能操作规范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毕业考试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用历年真题进行专业实务考试和实践能力考试,毕业考试不及格者,延迟颁发毕业证书,形成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激励学生认真备考,争取双证上岗。
通过护士继续教育项目建设、专职教师到医院讲座、参与临床护士各阶段考核、校企合作科研等,形成护理教育终身伴随形式,促进护士拓展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减少医疗差错事故和职业风险,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度。同时,通过信息反馈,学校针对性调整在校生理论和实训课程,确保学校与临床零距离。
近年来,护理职业院校对“五个对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结合当地护理服务转型升级需求和医疗人力资源需要,开展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规模、结构和内涵建设,搭建中职护理教育“五个对接”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运用“五对接”“五共同”和“五融合”的校企合作方式,达到学校、医院、学生及家长“四赢”的效果[2]。威海市卫生学校通过践行“五个对接”,一方面,使学生成长为理论与实践能力双优人才,保证了学校向医院输入的人才质量,保障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美誉度。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两名学生均获得一等奖。学生实习评价在人际沟通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评分有明显提高。此外,“五个对接”培养在岗护士,使护士发展成符合人民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满足了护士自我实现的需要,提高了医院知名度,并且促进了学校的招生与学生的就业。
在实践“五个对接”中也遇到了一定困难。一是校企自发行为,缺乏规范性和持久性[3],需要争取政府政策性支持,建立监督考核体系,使产教融合规范化、可持续发展[4];二是下一步准备做大量调研,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诉求、用人需求,对学生进行精准培养,让学生能够精准就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