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文,陈 炜,刘洹颖,幸嘉萍,张一鸣,赵统臣,崔 艳
(上海市医药学校,上海 20013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为了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让中职学生掌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日常实践,从而有效抗击疫情,上海市医药学校在3月份通过网络平台[2]进行新冠肺炎防护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居家进行防护。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冠肺炎防护课程教学结束后学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新冠肺炎的态度及防护行为。
选取于2020年3月接受新冠肺炎防护网络学习的中职学生1 443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019级、2018级学生,无新冠肺炎相关课程学习背景(学生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自愿在线学习新冠肺炎防护课程,能够完成相关调研,愿意参与本研究。
1.2.1 课程设计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3],选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第二版)》[4]为参考资料,将新冠肺炎防护课程教学内容分为6个模块,共16学时,一次两学时,共8次(见表1)。
1.2.2 教学方法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完成新冠肺炎防护课程教学任务。(1)课前,组建教学团队并进行师资培训[5]。团队教师包括一名临床医学专业、一名基础医学、两名护理学、一名心理学教师,团队教师平均年龄(45.0±1.5)岁,高级讲师3名、助理讲师2名,结构合理。组织教师线上学习新冠肺炎防护的官方文件,使其熟悉相关理论知识。请网络教学信息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培训[6],提高教师使用网络平台的能力。(2)课中,选用“腾讯课堂极速版”为直播平台进行课程直播;引导学生通过回放课堂实录进行复习;借助微知库4.0平台进行签到考勤,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3)课后,督促学生完成微知库4.0平台相应测试题(共8套)和一次实训任务,检查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最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表1 新冠肺炎防护教学内容安排
1.2.3 评价及调查(1)综合评价方法。借助网络平台,对各学习环节进行权重配置,网络学习平台资源的浏览时间及完成度占20%、测试成绩占30%、签到出勤占40%、实训作业完成质量占5%,其他占5%,汇总5方面成绩,形成综合评价成绩。
(2)问卷调查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问卷包含两个维度(态度和行为)共27个条目。调查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如年级、性别、所在地域、健康状况等;②调查对象对新冠肺炎的态度,如对疫情发生发展及控制的看法、心理状态等;③调查对象新冠肺炎防护行为,如洗手、戴口罩、通风、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实施情况。2020年3月23—27日,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发放问卷链接与二维码,对参与本研究的1 443名学生进行调查。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同一设备(电脑和手机)只能回答一次,答题时间过短(少于一分钟)和过长(多于15分钟)的问卷被舍弃,并剔除回答矛盾、漏答等具有明显错误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1 305份,有效回收率为90.44%。
导出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及问卷调查数据,去掉无效数据后,对相关选项进行赋值。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调查对象的基础数据(年级、性别、所在地域、健康状况)采用描述性统计,采用卡方检验等方法,对不同年级、性别以及地域学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学生本课程综合评价成绩尚可,合格率为86.76%,其中,学生实训合格率达78.72%(见表2)。
表2 学生综合评价成绩[n(%)]
提交有效问卷的1 305人中,2018级540人(占41.38%),2019级765人(占58.62%);男性390人(占29.89%),女性915人(占70.11%);12人(0.92%)有新冠肺炎病毒接触史;仅19人(1.46%)有感冒等普通疾病症状,其他学生身体健康;1 149人(88.05%)在上海市进行网课学习,136人(10.42%)在云南省学习网课,还有20人(1.53%)在其他地区学习网课。
通过调查了解到,所有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对新冠肺炎的态度较为积极。75.80%的学生积极关注疫情变化,16.30%的学生面对疫情会产生焦虑情绪,98.60%的学生对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心怀敬佩之情,89.70%的学生愿意为抗击疫情捐献物资或参加志愿者活动,96.60%的学生对本次疫情控制有信心,84.80%的学生支持延期开学决定,74.30%的学生会锻炼身体以提高免疫力,仅有26.80%的学生认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对于返校后的生活,学生也有所担心,79.80%的学生担心大规模学生流动会使疫情进一步扩散,79.20%的学生担心食堂、教室、宿舍成为疫情重灾区。
不同年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态度存在差异(见表3)。2018级学生对捐赠物资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态度更积极。女生更关注疫情变化,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女生也更敬佩医务人员,更愿意捐赠物资和参加志愿者活动,对疫情防控也更有信心。
表3 对捐赠物资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态度[n(%)]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行为普遍较好。98.31%的学生会坚持勤洗手、室内常通风,85.06%的学生会坚持室内常消毒,97.93%的学生能做到不吃生食、野味,87.97%的学生会坚持锻炼身体,97.85%的学生会尽量减少外出,98.39%的学生外出时会佩戴医用口罩,94.64%的学生会及时上报可疑病人,但仅53.72%的学生家庭实行分餐制,56.70%的学生坚持每日监测体温。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行为存在差异(见表4、5)。2019级学生在坚持室内常消毒、实行分餐制、减少外出和口罩使用方面做得比较好,说明2019级学生执行力更强。女生整体上各种防护行为优于男生,可能与女生更关注疫情有关。
表4 不同年级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行为[n(%)]
表5 不同性别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行为[n(%)]
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学生综合评价成绩较好,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普遍对新冠肺炎较为关注,态度积极。少数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感到焦虑,这与刘明畅等[7]调查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能与本次调查时国内疫情控制情况较好有关。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传染病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只要能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防护工作,就不会被感染。此外,96.60%的学生对疫情控制有信心,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担忧,说明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态度积极,对我国医疗水平的信任度高。
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行为情况较好,优于李文豪[8]等研究结果,说明经过课程学习,学生防护行为优于普通公众。学生新冠肺炎防护行为较好,这一方面与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对新冠肺炎认识较高有关,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学生能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就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新冠肺炎;另一方面可能与政府管理部门严格要求、家长的教导和中职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有关。但仅有53.72%的学生家庭实行分餐制,56.70%的学生坚持每日监测体温。这可能与调查阶段疫情控制情况较好,同时中职学生并未外出,接触新冠肺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小有关。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情况较好,但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的输入性确诊病例较多,需要引导学生增强防护意识。今后可通过学校公众号,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及时整理并推送新冠肺炎最新知识。
网络平台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将其应用于教学,能发挥其优势。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新冠肺炎防护教学,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化,能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仅26.80%的学生认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
综上所述,通过新冠肺炎防护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防护方法,以最佳状态应对疫情[9]。新冠肺炎防护是疫情期间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值得在中职学校开设。在疫情期间,合理组织课程内容,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学,能够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