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依炫 谢雪怡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形象的比喻直接地点明了倾听在人際关系中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学前儿童教育领域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认真、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是对幼儿最好的尊重。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初始身份与幼儿接触,我们都需要将角色转变为“幼儿的朋友”,要学会“蹲下来”与幼儿平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到幼儿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真正打开幼儿心门。但是,生活中的很多时刻,我们常常会不经意就忘记做“蹲下来”这小小的举动。幼儿园也时常出现教师因极力维持秩序而忽略幼儿的“声音”的情况。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深刻意识到当前的幼儿教育的各方面普遍存在倾听缺失问题,对幼儿教育的品质存在影响。因此,笔者想从“倾听”这一角度切入,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幼儿园教师的一些思考与感想。
幼儿时期的我,上过两个幼儿园。2002年左右,幼儿园的发展与管理并不特别规范。我的母亲作为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女人,选择了在自己家里办一个小型的幼儿园。因为乡下附近没有幼儿园,所以我们家这个小幼儿园就成了附近村民托付孩子的地方。据我母亲回忆,这个幼儿园就只有她一个老师,但是有2-6岁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当时没有分大小班,也没有什么课程计划设置,她只会双手一致地弹奏那架小小的风琴,简单地看看书本然后给我们讲讲故事,教我们学学本领,再带领我们在院子里玩一玩。这样的幼儿园在现在来说可以说是完全不符合规范,但是当时却受到村里人们的认可。后来我想了想原因,抛开条件因素不说,这个甚至称不上幼儿园的托儿所能顺利办下去的原因就是:“倾听”。我的母亲亲近于每个孩子,总是把孩子们搂在怀里,听稚嫩的童声说说他们想说的事。不管是“咿咿呀呀”的模糊不清的话语,还是关于天文地理奇奇怪怪的问题,甚至是“爸爸和妈妈吵架了”这样的家常,她都是耐心的听,然后做出回应。由于活动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设定,所以她能比较自由地对幼儿做出针对性教育,幼儿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感到自由、快乐。
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学习者与研究者,我在知道学前教育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之后,对只有初中文凭的我的妈妈当年办幼儿园这件事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我觉得她肯定不懂到底给孩子们教些什么,什么五大领域她肯定不知道。结果我的妈妈给我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思。她说:“你们现在学的那些什么东西我肯定是不知道的,我当时就是他们(孩子们)想知道什么,我就教什么。”因为孩子们的年纪不同,认知水平也各不相同。面对这群“好奇包”,我的妈妈始终坚持的就是“倾听”。
2005年左右,村附近逐渐办了许多较正规的幼儿园。加上我家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妈妈就因此停办了幼儿园。我上了两年私立幼儿园,有了比较科学的课程安排与活动设置。但是那个时候的幼儿园管理还是比较松懈的,教师素质也不高,教学环境也不好。听我外婆说,那个时候的我回家跟妈妈说幼儿园老师太凶了所以不想去学校。尽管记不清当年具体是什么情况,也不明确是不是有其他原因,但是素养不高的老师导致两年的幼儿园时光令我这个学生觉得不快乐是真的。
当年我的妈妈创办的幼儿园无疑存在着许多不可取之处。但是通过对比和总结,它最大的闪光点就是教师的“倾听”。看回到现在。作为学前教育系的学生,我结合学校里的模拟课堂以及幼儿园里的真实所见,依旧觉得“倾听”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的有效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本身也应养成倾听习惯,培养倾听的能力。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心理动态、内心需求,从而更加科学地组织、开展幼儿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我结合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做了以下整理:
(一)倾听是幼儿关爱和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倾听是幼儿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了让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等本身也需要具备聆听的能力。当你与孩子交流时,跳出成人的思维,把自己替换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认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适时给予一个微笑和一个加强,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
以音乐教育举例,如果幼儿嘶吼着歌唱,成人没有在意幼儿所反馈出来的“歌声不动听”、“嗓子不舒服”这样的问题,那么幼儿很容易出现声带受损等危险。又例如,幼儿某天闷闷不乐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成人应当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找到原因并帮助幼儿排解不良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强制幼儿达到某些要求。
(二)倾听是幼儿教育评价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幼儿进行评价,不仅要根据幼儿的能力进行分类,还要在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己。而正确的评估取决于倾听。
例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或家长不理解孩子的“抽象”的绘画方法或孩子画的内容。此时,不能武断地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应当耐心地“蹲下”听听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对画面进行描述并描绘。儿童绘画往往体现了孩子珍贵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果教师和家长不用心倾听孩子的思想,一味地从成人的角度分析孩子的作品,武断地否定和指责孩子,这种没有倾听的评估方法不仅阻碍了幼儿绘画水平的发展,而且抑制了幼儿想象力与心理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科学评价必须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只有借助儿童回声,与幼儿共鸣,才能使科学评价更加积极健康。
总而言之,“倾听”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既要能倾听孩子的心声走在孩子的心中,同时也要思考如何根据“倾听”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凤淋,冉义芳.学会倾听,走进幼儿心里[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95.
作者简介:
倪依炫(2000.04)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学生,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谢雪怡(2000.03)女,汉族,浙江湖州人,学生,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