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画艺术四川青少年传承研究

2020-11-06 04:15先智勇
参花(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画传承青少年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少年的兴趣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未来,是被外来文明所同化还是传承并弘扬本土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四川青少年中国画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办法和措施,力争从青少年时期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让光辉灿烂的本土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中国画 青少年 传承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风格鲜明,是世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化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中国画艺术作为传统艺术里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历史最长,成就最高。早在5世纪就有线条成熟优雅的《女史箴图》,13世纪就有表现主义的作品《富春山居图》,以及开创了体系完备的创作观。“这些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时,西方还处于宗教画时期,等待着数百年后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画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耀眼,发展到现当代却面临着一系列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考验,业界的讨论也众说纷纭。面对当下,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中国画艺术的传播与传承,有了传承才能更好地延续与发展,尤其在青少年中的传播与传承,更是及时和必要的。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少年强则国强”,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命运。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地理环境独特宜人,历史文化厚重。在当前复杂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本土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冲击,在如此多元复杂的格局中,四川青少年作为未来本地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对传统艺术特别是中国画的传承情况也应该被社会所重视。

一、四川中国画艺术的辉煌历史

四川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西南部盆地,一直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绘画艺术方面同样如此。回溯历史,从五代到北宋末年的200多年之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域上发生了两个非常值得后世自豪的艺术事件。第一是被史学家断定为“中国绘画史上正式的宫廷画院”——西蜀画院的开创。公元935年,在后蜀后主孟昶的亲自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创立了翰林画院,由著名画家成都人黄筌任“权院事”。这种皇家画院模式被之后的两宋帝王所借用。第二便是黄筌画派的产生。黄筌(?-965年),字要叔,成都人。以黄筌为杰出代表的黄筌画派,以设色明丽、富贵意绪、雍穆作风被北宋郭若虚誉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成为绘画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个“画派”,其开创的画风画派延续统治了中国花鸟画近三百年,连宋徽宗赵佶也深受其影响。

这两个事件,使得当时成都地域的艺术活动空前繁荣,绘画水准和画家人数达到全国一流,四川绘画在此时期达到最耀眼的高光时刻。这些优秀的艺术传统在其后千百年来的传承下,名师辈出,如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等,无一不代表着地区文化软实力。四川本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一代代人成长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现实条件。

二、四川青少年对传统中国画的传承现状

一般说来,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之间的阶段被心理学界称为青少年期。对此年龄段的四川学生相关研究显示:62%的人喜欢过洋节,75%的人喜欢看外国动漫影视,58%的人对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不感兴趣或不知道怎么欣赏,知道四川美术史上辉煌成就的青少年就更不多。虽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传统书画作为业余兴趣学习,但总的说来其人数也大大少于选择卡通动漫、水彩等西式艺术方向的学生。这些调查表明,四川青少年对传统中国画的传承呈现比较窘迫的一面,这种情况和全国其他地方类似。

三、影响四川青少年传承中国画的因素

(一)生活与学习环境的西化趋势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兴趣选择

随着网络的高速进展,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传播越来越趋向无差别与同步化。“圣诞节”“情人节”“卡通动漫”等外来文化随着对外交流如潮水般涌入,其带来的大众流行性和时尚性,以及其他新奇的、怪异的审美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充斥着大家的耳目,尤其是好奇心、求知欲强的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刺激影响。同时,国内众多媒体受利益驱使,盲目追求眼球效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没有坚定立场,导致青少年在多元文化面前容易缺乏判断力,盲目追风,信仰缺失,是非颠倒,价值观畸形。当这些流行元素越来越多地占据青少年头脑,而一提及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更多的是被视为落后的、保守的,简单粗率否定传统,漠视传统。

另外,在美术教育体系中西式内容占据了主导地位,也极大挤压了传统中国画的生存空间。在本应开展的基础素质教育中,很多学校过度强调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美术课堂大大被挤压了。即使是仅有的美术课,也因为中国画师资缺乏的原因,被更多的西式训练方式所代替。这诸多社会原因让青少年对中国画的认识与理解越来越陌生,没有广泛唤起他们的热情与兴趣。

(二)中国画业内的“江湖化”趋势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兴趣选择

近现代的中国画艺术从徐悲鸿开始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与突破。对当代中国画界来说,很多艺术家也在进行艰辛的探索,涌现了许多崭新的表现形式,为传统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有部分书画爱好者自吹自擂,以低层次的审美和技法或开班授徒,或巡回开展,忽悠大众,沽名钓誉,呈现“江湖化”的态势。这造成社会大众对中国画有很多的误解,以为中国画就不过是如此。这也是青少年及其家长难以正确辨别乃至欣赏传承传统中国画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青少年传承中国画艺术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青少年民族自信心的建立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特别是其中的四川地区在距今25000年前就有了人類文明,在新石器时期就形成的古蜀文明被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之一。在青少年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如三星堆青铜像的古老神秘、李冰父子治水的智慧勇敢、古蜀画院的光辉灿烂等地域历史,这对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地域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画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凝聚着中国人上千年的智慧、哲学思考与艺术实践结晶,“中国画打破一时一际之身观局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以描摹物象为终极目标,可缘物寄情,物我两忘,以超然的意匠,飞凌于万物之上,在主客交感中产生深邃的境界,这就是中国画能跻身于世界之林而千秋不衰的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的覆盖,快餐式洋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冷落,本土传统艺术的欣赏与传承也逐渐隐退呈现边缘化的状态。中国画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照,对人的精神品格的要求与提升都逐渐被人们束之高阁,代替的是西化的品评方式与标准。如果现状任其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前景堪忧。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层面也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战略口号,推行“一带一路”,推广“书法普及教育”等政策,这都说明了从上到下都意识到目前问题的严重性,国家政策的出台,给传统文化带来振兴的可能和希望。

(二)有助于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画在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孕育出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东方式的形象思维和独特的形式语言体系为特色的丰富内容。通过“外师造化,内得心源”,达到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境生象外”。中国画艺术与西方绘画不同就在于,从不以真实描绘客观物象为首要任务,前文中提及的宋徽宗在招考画院画家时,就特别重视创造性思维与文化素养的结合水平。“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来马蹄香”,这些不以描绘技巧为唯一评量标准的考题,让很多应考者不得不别出心裁,绞尽脑汁,在诗意空间中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多做文章。这种传统的训练方式在现今不是过时了,而是太少了。

对青少年提倡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让学生从应试的机械化训练中还原多元的天性,中国画艺术对人自身的关照,对人内心的滋养,对真善美和谐的追求,对主观思维的创造训练,正好为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源泉。

五、加强四川青少年中国画传承的途径

(一)开设传统中国画必修课

在如今的青少年课堂中,大量国外的创作方法、审美形式被引入教学中,这与社会传媒的引导及师资水平有关。放眼世界,相互学习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学习外来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不应以西方样式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广泛学习一切优秀的文化之时,更应该意识到要弘扬本民族传统艺术,不断为其注入新鲜养分促进发展。

在青少年中开设中国画必修课,首先应重视中国画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对四川本土历代优秀画家作品的欣赏。传统中国画善用比兴的方式,含蓄地将情感寄托在作品中,蕴意深远。中国画中从六法论的“气韵生动”到“逸神妙能”的品鉴体系,可以让青少年从鉴画赏画中品评画背后人的精神品格、思想境界的高远,以此熏陶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这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应加强对笔墨纸砚的实践运用。笔墨纸砚材料的运用是中国绘画对世界艺术的独特贡献,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骨法用笔”“墨分五色”是其基本要素,“中国画的笔墨美,涵有普遍人性的要求,又是中国人的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与满足。”在笔墨情趣中暗含了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和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又因其材料与技法的丰富而呈现出各种风格样式和流派。中国画必修课就是要让青少年学生充分体验与运用笔墨纸砚的制作与技法使用,感受每种材料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象征。

(二)增强青少年在传统艺术上的校外交流

除了在学校开展中国画必修课,让青少年实实在在了解与体验中国画艺术,还要增强校外交流。这可体现在多看博物馆,多参加展览,多听专家讲座等方式。博物馆实际上就是活的、现实的美术史,通过多看博物馆的作品可以印证所学知识,从直观的视觉元素中与画家进行精神交流,这是任何其他地方都取代不了的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同时,博物馆也需要加强对传统艺术的宣讲,让专业人士介绍作品自身與背后的相关话题,而不是被冷冰冰地挂在展厅里,导致观者(青少年)大多跑马观花般看得粗略。青少年多参加展览可以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中国画材料的运用水平,在实践中体验中国画的无穷奥妙与精神指向,体会到艺术活动带给自己的鼓舞与快乐,奠定良好的人文素养。而青少年多听专家讲座则可以多了解我们四川历史上的名人名画名事,可以了解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应具备的素养,可以了解中国画在当代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面貌。这样不仅让他们建立起对中国画传承的信心,还可以区分这些真正的中国画画家与上述“江湖画家”,从而避免误入歧途而丧失兴趣。

(三)加强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

大家接受西方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电台、刊物等大众传媒。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外来文化可以这么迅速地受到大家的吹捧,改变大家的生活模式,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那么,传统中国画通过适当改变其“出场方式”,将其带入网络世界、影视剧场、文化交流中,从高冷的博物馆走向社会大众,更贴近时代,以此重新唤起社会大众对中国画艺术的热情,这也不是没有可能。邻邦韩国、日本经常将民族传统元素引入到影视传媒中,让全世界都非常自然都了解其传统内容,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也说明,我们的传媒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宣传显然远远不够,是时候将多种传媒资源投入在传统艺术方面的宣传上了。另外,针对四川地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庆典或仪式,纪念成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辉煌,比如黄筌艺术节等,以唤起本地青少年的文化归宿与认同感,使其热爱并传承本土传统绘画艺术。

综上所述,传统中国画艺术在当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体系,另一方面遭遇外来文化艺术的强烈冲击。四川青少年成长在这片有深厚传统的土地上,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关注、了解、研究本土艺术,并努力为中国画艺术注入新鲜血液,让独特的中国画艺术更具当代活力,推动民族文化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美]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4.

[2]徐书城.宋代绘画史(中国绘画史断代丛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4]刘传铭.绘世观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5]童中焘.中国画画什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7SB0494)。

(作者简介:先智勇,男,硕士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中国画传承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