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讲求精气神和形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名片”。当京剧国粹遇上电影艺术,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9月18日,由国家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指导,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福建电影制片厂、福建京剧院、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联合出品的京剧电影《大闹天宫》迎来公映。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一场场展现真功夫的武戏,刷新了票友和观众对京剧武戏的认知,也打开了京剧艺术传播的新渠道、新思路。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大闹天宫》研讨会上,来自戏曲界、电影界的专家学者和主创团队从艺术创作、技术加持、武戏传承、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探讨了京剧电影《大闹天宫》的创新与突破。从对主创团队的采访和专家的研讨中,记者揭开了京剧国粹与电影艺术碰撞的奥秘。
立足舞台艺术 绽放电影银幕
2017年上半年,“京剧电影工程”启动第二批10部影片的拍摄,武戏经典《大闹天宫》被列为第二批首个项目,也是第一、二批20部影片中唯一一部武戏。5月,福建领受《大闹天宫》创排拍摄任务,由福建京剧院负责排演、福建电影制片厂负责拍摄制作。
时隔三年,当这部影片迎来首场公映时,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晓晨给予高度评价,“没丢本,有创新,用电影手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做到了原汁原味,又做到了有所侧重。”
电影剧本中心策划室主任苏毅则表示,“文艺工作者要有传世之心来对待创作,《大闹天宫》是一部诚意之作,也是一部致敬之作,致敬伟大的时代,致敬伟大的中华文化,致敬伟大的人物。”
福建电影制片厂在全国电影厂中是“小”而“精”的代名词,规模不大,但始终坚持在生产创作的最前沿,创作了一部部耳熟能详的影片,屡获国内外大奖和观众赞誉,是名副其实的“小厂扛大旗”。
“时间紧,任务重。”回顾整个创作过程,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福建电影制片厂董事长刘宜民坦言,“京剧电影工程”中唯一一部武戏落户福建,惊喜之余,责任重大。“经典戏曲如何焕发青春?戏曲艺术与现代电影如何融合?京剧武戏在电影中如何呈现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为了拍好这部京剧电影,“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专门成立《大闹天宫》剧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协调包括多名武戏泰斗在内的全国京剧专家全程把脉指导,并甄选出身京剧世家,亦挑梁主演过京剧《大闹天宫》的独立导演程箓担任导演。
将经典戏曲作品《大闹天宫》改编成电影,总导演程箓坦言,刚接到任务时,内心是忐忑的。导演和戏曲演员的双重身份让他拍京剧电影有些优势,但正因为他熟悉戏曲,更担心拍不出戏曲的魅力,“曾经为了拍好一场戏,我三天三夜没睡觉。”
基于“京剧电影工程”的高標准、严要求,《大闹天宫》剧组成立伊始便定下“先有舞台版,再有电影版”的大方向。在程箓看来,两种艺术的融合最关键是让观众通过电影看到更多戏曲表演的细节。电影是一个载体,可以承载任何一种艺术,我们需要把戏曲打散,再重新组装,在还原京剧精髓的同时,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影院观众忘记时空束缚,感受如临现场的冲击力。
为此,团队在拍摄时按照最初分镜头拍摄所有素材,再根据剪辑情况,删除舞台上给演员转妆、赶场换景、停歇休息的场次、桥段,力求最大限度保留京剧传统表现形态的同时,让电影更流畅和精彩。其次,团队对个别场次的武戏进行重新编排,让武戏动作呈现在大银幕上时更真实好看。此外,在电影时空结构方面,制作团队把场景设计得更立体、更有空间感,同时增设两个舞台版未有的场景,将舞台上不能展现的空间大大延伸。
对于此次戏曲与电影的融合的效果,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表示,“戏曲为电影注入了戏曲元素和文化底蕴,电影为戏曲注入了电影的语言、艺术、手法。我们为世界电影的发展贡献了戏曲电影这样一个重要门类,这得益于戏曲艺术家和电影艺术家的坚持。”
保留戏曲本体 融合电影艺术
京剧电影究竟该拍成什么样?刘宜民分享道,“在尊重舞台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素配合和有机融合,增加影片观赏性,让观众在体验影视技术震撼的同时领略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为此,制作团队借助高科技电脑特效、动画CG、声音剪辑等电影技术,营造恢宏气势,强化突出演员“手眼身法步”及心理变化细节。
观看影片可以发现,御马监“悟空驯马”那段,通过CG手段强化视觉效果:悟空跳叉时,在悟空背后,用动画CG幻化出一匹巨大云雾状的马,这匹马在悟空背后,以马起仰的形态出现,体现烈马难驯的场景状态;“老君炉”一段,团队用CG做丹炉内外透视,展示出悟空和老君在丹炉内外的关系。在悟空破炉而出时,用CG做出爆炸的震撼效果,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后面的聚灵台和凯旋图,团队大胆运用抠像合成技术,让花果山的天空乌云翻滚。随后,天兵天将踏云而来,体现出兵临城下的紧张氛围。
在声音处理方面,电影版更好地展示和渲染出舞台上看不到的细节部分。比如,御马监“马王训斥悟空”那段,在悟空的反应里增加了一段悟空和自己内心的灵魂对话,借助电影特技合成手法,将人物内心独白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充分渲染悟空当时内心的愤怒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大闹天宫》并没有因电影手法的融合而掩盖戏曲本身的魅力,这种对度的精准把握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剧作家、电影导演、策划龚应恬表示,“这部电影充满了克制,没有过度运用电影手段把戏曲变得不像戏曲,这种克制对戏曲电影来说非常重要。”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大闹天宫》的审美选择和审美判断非常精准,在保留戏曲的原汁原味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电影的表现力。”
中国戏曲电影产业联盟执行主席梁汉森认为,“该片严格遵守中国京剧舞台的规范,又用电影化手段进行了改造和推进。它虚和实结合得挺好,既有创新精神,也保持了守正精神。”
《电影艺术》杂志社主编谭政则从叙事形态方面分析肯定了《大闹天宫》的创新,“《大闹天宫》是中国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崭新呈现。通过叙事形态的创新,实现了京剧程式动作的形象化呈现,也让动作捕捉、转场等效果更符合神话故事的叙事需求,让有限的舞台变成无限的舞台,让传统戏曲在保证传统美感的同时,叙事上更贴近观众,是技术进步、艺术发展的产物。”
齐聚武戏精英 打磨“一出好戏”
《大闹天宫》是一出经典武戏,片中每个段落将武戏的精彩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御马监段落以孙悟空和马王及众神打斗为主,其中有耍流星锤和长短砘子锤等,孙悟空以逗为主,用定身法把他们定住,回到花果山。
南天门一段中,孙悟空闹瑶池盗金丹后,在南天门被二郎神和四大天君与众神将围追堵截,奋力反抗,被哮天犬咬住腿部琵琶骨,无法变化被擒,片中用了昆曲“江儿水”和“凤入松”两段曲牌来表现这段情节。
《大闹天宫》的重头戏凯旋图段落中,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统领十万天兵捉拿孙悟空,孙悟空率众小猴迎战,开始先打哮天犬、再打二郎神,和四大天君对峙时,忽然分出四个孙悟空,追到凌霄殿斗青龙白虎和哪吒……这些精彩的武戏片段都令人拍手叫绝。
《大闹天宫》也是“京剧电影工程”的唯一一部武戏,没有“前车”可以“鉴”。为了保证品质,福建电影制片厂除聘请全国京剧专家全程把脉,还聘请了尚长荣、谭元寿、杜近芳、刘长瑜、李维康等20多位资深京剧艺术家、剧作家、戏剧评论家,组成京剧电影工程艺术指导小组,从电影剧本研讨审视,再到演员阵容敲定,给予专业的策划与指导。
演员阵容以福建京剧院为班底,汇聚了全国11家院团的武戏精英。此外,为了完成经典作品,此番团队选中了王璐、李哲、魏学雷、詹磊四名优秀的青年武生演员主演不同场次的孙悟空。四个“美猴王”齐聚一堂,全方位展示猴戏的灵动与震撼。
从舞台表演到电影表演,对于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拍摄团队都是一次挑战。为了让视觉呈现效果更好,拍摄团队对场景调度进行了调整。为了让演员找准拍摄状态,程箓反复跟大家沟通电影镜头的走向。更加难得的是,观众在片中看到的所有武戏,都未经过后期处理,全部展现的是演员真实的武打过程。“对演员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对他们将来的舞台表演也有很大的提升和飞跃。”程箓表示。
影片中,金箍棒钻进孙悟空的耳朵里这场戏的表演中,王璐的微表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表情细节的调整和变化,得益于与导演的交流。”王璐表示。同时,他分享了从舞台表演到电影表演转化过程中的难点,“舞台表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预热过程,会随着与对手的交流、音乐的刺激、燈光的变化形成一个表演状态,电影拍摄不按时间顺序走,演员需要马上调整状态。同时,电影拍摄有一个‘等待的过程,演员穿着很束缚的戏服、戴着头套等待机位调整、灯光变化,这个等待的过程最难熬。”
谈及《大闹天宫》对武戏的传承,詹磊表示,“目前,武戏演员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四位演员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是为同一个角色服务。希望以我们四个对角色的体会,为带动京剧武戏的发展做一点贡献。”对于《大闹天宫》的市场反馈,李哲很有信心,“我相信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能看进去。很多年轻人,尤其是80后,对孙悟空都有一种崇拜之情。”
引领戏曲审美 弘扬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戏曲艺术的传承都是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电影工程”是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京剧电影《大闹天宫》项目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走出去”的重任。
谈及对《大闹天宫》上映后的期待,刘宜民表示,“中国戏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来源于市场、高于市场的引领作用。我们期待票友获得京剧韵味与电影美学的双重体验,更希望影片获得广大观众和外国友人们的认知和肯定。”
在程箓看来,戏曲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大闹天宫》为例,戏中融合了30多种代表不同人物性格、特定文化内涵的脸谱。同时,戏曲的服饰搭配有其独特的审美意境,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此外,戏曲的唱腔和道白讲究合辙押韵,蕴含着中国的语言艺术之美。“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让很多曾经没有接触过京剧,或不太懂京剧的人,能对京剧产生一些兴趣,进而去了解京剧,最后走进剧院看京剧。”
对于《大闹天宫》接下来的推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梁建勇表示,“我们将继续弘扬拍摄《大闹天宫》时的经验和精神,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弘扬。除了全国院线发行,我们还将着手开展农村院线、校园院线、军营院线、网络平台、海外版权等二级市场的发行工作,将这部极具中国文化符号的影片带出去。此外,还要加大对《大闹天宫》及相关文化产业的推动和宣传。”
在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看来,《大闹天宫》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党的重视、党的领导,其次做到了尊重规律、尊重人才。同时,该片选题站位高,选得准。谈及戏曲的推广传播,他则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同中国当代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大闹天宫》做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超越了戏曲电影本身,对于所有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导演、摄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则从教学角度表达了对戏曲传承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艺术是我们伟大文化宝库中的精髓。我们必须保护它、传承它。在我们的教学和课程设计上应该保留这样一块净土,让我们的国粹能够发扬光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大闹天宫》中实现了一种精神的思想烙印。不仅表现了中国特有的敢于拼搏、乐观上进的精神面貌,还暗合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薛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