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玉
摘 要:全球化4.0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变化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问题与挑战。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宏观层面世界眼光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偏安一隅;中观层面时代关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微观层面代际鸿沟较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声的情况。需在辅导员育人能力方面进行提升,在前期加强供给侧改革,中期加强技术端改革,后期强化交互主体化。
关键词:全球化4.0;辅导员;育人能力;创新
达沃斯论坛2019年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架构”。这些变革,深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给辅导员育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
(一)新形势:全球化4.0的到来
以往的工业4.0更多的聚焦在技术层面,而全球化4.0则是在注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基础上,强调大格局和大视野,更注重架构、理念和发展范式层面的变革。于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未来发展模式等拥有世界眼光和中国情怀的理念、政策都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切实进入到思想工作范畴和辅导员自身能力提高的范畴之中。
(二)新老师:90后辅导员与日俱增
以某高校为例,一线辅导员粗略统计有72个,其中80后29个,90后43个,90后占学校辅导员比例高达60%。90后辅导员入职时间短,工作经验相对不够。刚入职就面临00后的学生进入大学,又赶上全面建成小康,以及迎来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事件节点。在这样的新环境下的新老师,如何提高自身育人能力,与新形势和新的工作对象之间同频共振是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学生:00后学生的代际特点
00后作为Z时代的学生、互联网原住民,有着鲜明的代际特点,如何让新老辅导员根据“小萌新”的特点转换原有的工作方式,提升新时代的育人能力,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育人实效亟待解决。
(四)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新的内涵和问题
如网络思政更加受到重视,但高校辅导员尚未完全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育人工作。比如针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与网络社会参与状况的研究、大学生网络朋友圈、网络圈群等组织形态研究、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现象(网络直播、二次元、弹幕、抖音等)分析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研判与应对策略研究、基于融媒体的校园网络平台的整合创新研究、利用新的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生态对大学生网络文明的影响研究、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及其限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研究等都是可能成为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的新的增长点。
同时,还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舆情监控、代际特点研究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可能成为思想增值教育新的内涵。在原有的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宿舍、班风学风等方面,亦可能出现老树发新枝的新情况等。
二、新情况:辅导员育人能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与过往不同,全球化4.0要求我们不能偏安一隅,而应具有宏大的世界眼光;不能方法陈旧,而应及时关照时代发展;同时,还应时刻注意我们的工作对象发生的变化。具体而言:
(一)宏观层面:世界眼光不足,辅导员育人工作偏安一隅
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聚焦于微观的实践层面,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对于此类实践层面的关照很有必要,但也存在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问题。同时,这更多的关注小我层面学生个体的成人,视野停留在学生个体和学校校园内,忽略了大我层面学生和国家同向同行层面的成才。具体而言:
第一,世界眼光尚且不足。一方面,对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力、相关政策传播不足。比如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关注不够,另一方面,近年来,国际范围内各类社会思潮和亚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带给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迷失与茫然显著增多。
第二,中国情怀关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作用在全球化4.0的背景下应然层面应得到加强,但在实然层面却遭到消解。我们过多的关注技术,忽视了背后的伦理;关注到了中美之间的硝烟弥漫,忽视了背后意识形态的争夺。
(二)中观层面:时代关照不够,辅导员育人方法陈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范畴,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增量”掌握不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各环节如思维方式、目标内容、主体客体、载体方法、话语环境等都需要向‘现代转型,否则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和多元”。比如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工作方法较为传统,研究视域较为局限。全球化4.0是在技术支持下的全球架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暴露出时代关照不够,相关的技术、网络思维、数据使用等方法明显不足。
(三)微观层面:代际鸿沟较大,辅导员育人话语失声
00后被称之为“Z时代”。他们有着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如“‘我中心的主体觉醒意识,兼有‘奋创者的人设定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四二一微环境影响、‘触屏族式行为表达等多种思想行为特点”。也“以其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世哲学、务实化的人生理想等群体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对“00后”个性化因素掌握不够。创享生活、颜值正义、孤而不独、二元世界、娱乐至上是他们身上的标签。比如“00后”喜欢语C,即语言的cosplay。群组成员对新进人员的欢迎中,“y”指“迎”,“cy”指“遲迎”,“xy”指“谢迎”。诸如此类的暗语文化还有cdx、skr、xswl、zqsg等。这与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着较大的代际鸿沟,我们的思想政治的话语方式很可能面临无话可说甚至失声的状态。另一方面,对“00后”优点有所忽略。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作为互联网时代焦点现象的互联网原住民向互联网移民的知识传授,或者说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的文化传递所引发的代际学习,正在形成一种新代际形构。”这就使得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00后”在很多方面,比如知识的掌握、才艺的获得等都比我们更为优秀。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仍然抱着过往的高位心态,注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交互式、对话式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单一向度。
三、新举措:辅导员育人能力提高的举措与方法
全球化4.0背景下,辅导员育人能力需要在前期做好供给侧改革,在中期做好技术端改革,在后期还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主体性。
(一)前期:研究提升辅导员育人的供给侧改革
第一,研究提升辅导员育人的政治供给。一方面,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政策、形势、文件等主动输出,比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我们外事工作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等,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是同向同行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供给侧消解个人主义盛行的弊病。另一方面,对各类社会思潮和问题主动回应。针对当下盛行的极端民粹主义、逆全球化等,不能避而不谈,而应从供给侧进行正确引导。
第二,研究提升辅导员育人的知识供给。技术时代基于算法,我们容易进入到信息茧房之中。比如今日头条曾经的口号是“你关注的就是头条”。如果用户经常点开娱乐新闻,则今日头条会根据用户兴趣持续推动娱乐新闻。一方面,加强理想上的引导,引导学生不仅要通过智能终端获得碎片化的知识,更要努力通过阅读获得更为整体的知识架构。另一方面,加强全面的知识供给,在“智”育端通过各种载体和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多种选择,同时,加强“德、美、劳、体”育的供给。
第三,研究提升辅导员育人的思维供给。在全球化4.0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有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强调理性思维。在“蒙面互联网”时代,要用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做一名好网民。
(二)中期:研究提升辅导员育人的技术端改革
浙江工业大学与微加智慧党建云平台合作打造智能化、科学化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时期,我们需要让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打造技术端改革。
第一,从高校角度:让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努力做到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决策的新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如某高校在2019届学生做了毕业生H5推送,涉及到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食堂消费、圖书馆借书、选课、考试等各类信息和数据。外语类学生齐某大学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名为《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他在毕业之际自己拍摄了十多分钟的毕业视频,上传到B站上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2000多的点击率和30多的弹幕。同是外语类学生的蒋某大学借的第一本书是《晚清报业史》,在毕业之际跨专业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传播专业学习。这两个学生大学所借的第一本书与其大四毕业时的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如从学校角度,对学生入校或者每一学期采集到的各类大数据进行分析,有可能在对学生进行更为专业、个性的指导方面更有帮助。
第二,从辅导员角度:工作的思路和理念应做到与时俱进。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时间上无时无刻,尤其是要关注热点事件。空间上随时随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全方位覆盖。形式上图文并茂,从以往说教式、学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新兴思想政治教育,用时代话语生动的解读、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加亲和力和吸引力。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应有新的要求和内容,即舆情研判和处理能力。
(三)后期:研究提升辅导员育人的交互主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实现从主体到交互主体的专项和创新,必须建构平等的交互主体,设计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创新人本化的教学方法,顺应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唯有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00后”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使得我们要充分尊重后喻文化,摒弃过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高位心态,主动向学生学习,从以往的主体化过渡到充分尊重主题间性的交互主体化。即从独白到对话,从灌输到互动,从单一向度到双向向度,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沟通。
参考文献
[1] 陈清.转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8(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