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礼 王旭霞
摘 要:本研究以湖南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例,从生活状况、工作状况、职业发展、总体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的整体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其成长与发展需要政府、高校、青年教师自身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生存状态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湖南省某民办高职院校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人事处的教师档案,了解该校青年教师的年龄、婚姻、学历、职称等基本信息分布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日常观察和访谈了解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研究随机抽取该校青年教师24人进行调查与访谈。性别方面,男性10人,女性14人,分别占比41.7%、58.3%;年龄方面,26—30岁7人,31—35岁17人,分别占比29.2%、70.8%;婚姻方面,已婚14人,未婚9人,丧偶或离异1人,分别占比58.3%、37.5%、4.2%;学历方面,本科7人,硕士17人,分别占比29.2%、70.8%;职称方面,初级6人,中级12人,副高3人,无职称3人,分别占比25%、50%、12.5%、12.5%。从事高职教育年限方面,1—2年的5人,3-5年的11人,6-10年的5人,10年以上的3人,分别占比的20.8%、45.8%、20.8%、12.5%。
(二)生活状况
(1)收入情况
调查发现,目前该校提供给毕业不久、无职称、无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工资一般在4200元/月(含五险一金),讲师工资一般在5200元/月(含五险一金),副教授工资一般在6200元/月(含五险一金),寒暑假不发放全额工资,全年实际发放全额工资相当于11个月。62.5%的受调查者反映,从学校获得的年收入为5-6万,20.8%的人为3-4万,还有4.2%的受调查者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79.2%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兼职或其他收入来源。
福利方面,该校虽然在名义上为教师缴纳了五险一金,提供餐补、有教师宿舍、节假日津贴福利、免费体检等,但与教师的期待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五险一金执行的是企业最低标准,缴纳数额与公办高职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餐补已将近十年没有调整(餐补标准:专任教师60元/月,行政人员120元/月,辅导员200元/月)。因此,58.3%的受调查者认为学校提供的福利待遇一般,33.3%的人表示有点不满意。
(2)支出情况
37.5%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每个月支出大于收入;45.8%的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只有16.7%。压力排在前三的选项依次是经济收入低、家庭生活支出(抚养孩子、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房贷等银行贷款,占比分别是70.8%、58.3%、54.2%。
(3)身体健康
受调查者认为自己身体比较健康、非常健康、一般、亚健康的比例分别为70.8%、4.2%、12.5%、12.5%。
(4)心理健康
41.7%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目前工作中的压力比较大,45.8%的受调查者感觉压力还可以,12.5%的人认为压力比较小。同时,25%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班的心情较为愉悦,70.8%的人表示没什么特别的,只有4.2%的人表示不是很想上班。
(5)人际关系
青年教师在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上呈现出积极、正面的态度。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三种人际关系的评价均集中在很好、比较好、一般。其中与同事的关系评价最高比例分别是4.2%、83.3%、12.5%;其次是与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3%、62.5%、29.2%;排在最后的是与领导的关系的比例分别是4.2%、50%、45.8%。
(三)工作状况
(1)职业态度
62.5%的受调查者认为教师是一种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职业,29.2%的人认为教师只是一种普通职业,4.2%认为教师是一种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另外,70.8%的青年教师表示这一职业是因为有寒暑假,接下来的选择依次是工作稳定(54.2%),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41.7%),对学术感兴趣(29.2%),工作轻松(20.8%),名声好(20.8%),其他(8.3%)。值得关注的是,所有的受调查者没有人是因为收入高才选择高职教师这一职业。
(2)职业满意度
该校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表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目前的工作,共计占比70.8%,29.2%的青年教师对目前工作的喜欢程度为一般。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还会选择民办教师这个职业的比例只有54.2%,不会和说不清的比例分别为20.8、25%。
(3)学校满意度
45.8%的青年教师表示,选择该校的原因是感觉学校工作环境轻松,接下来的选择依次是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29.2%)、其他(20.8%)、先找份工作做着,以后再做打算(4.2%)。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部分青年教师对工作现状产生了一点的迷茫和困惑,认为学校工资制度不合理(45.9%)、职称职务晋升机会少(41.7%)、申请课题难(33.3%)、工作负担重(29.2%)、绩效考核与评优评优评先等制度不够科学合理(25%)同时,部分受访者认为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心程度不够,关心不够、不关心的比例为37.5%,一般41.7%。当询问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还会待在现在的学校吗,明确表示会留下的只有29.2%,不会和说不清的比例分别是25%、45.8%。
(4)教学工作
根据该校最新出台的规定,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完成的基本教学工作量为12课时/周;副教授及以上職称的教师完成的基本教学工作量为8课时/周。绝大部分青年教师表示,对于新课每上90分钟的课备课所花的时间大约是2小时左右,其中1-2小时的占37.5%,2-4小时占37.5%,4小时以上为25%。对于已经上过一轮及以上的课,45.8%的青年教师每次上课前都会重新备课的。除此之外,7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其他工作。
(5)科研情况
该校青年教师整体科研素质偏低,科研能力亟待提高。75%的青年教师表示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评职称、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为了增加收入、个人兴趣的比例分别为54.2%,41.7%、25%、25%。论文方面,近三年内未发表过论文的比例为29.2%,未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的比例为83.3%。66.7%的青年教师近三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是1-3篇。课题方面,54.2%的青年教師近三年没有主持和承担的课题,主持和承担省教育厅及其他(省)厅课题的比例为29.2%,省级以上课题的比例为0。
青年教师认为申请课题比较难、非常难的分别占比41.7%、12.5%。58.3%的青年教师表示,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自身经验和专业积累不足,33.3%的青年教师表示没有思路,33.3%的人认为教学及其他工作任务太重,没有时间。
(四)职业发展
(1)个人发展规划
45.8%的青年教师表示个人职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成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教学型教师、行政或院系领导、研究型教师的比例分别为20.8%、16.7%、4.2%,另外有12.5%的青年教师表示没想过,不清楚。未来五年的发展方面,排在前三的选项分别是职称或职务晋升(66.7%)、加强科研能力(58.3%)、提高教学水平(54.2%)。同时访谈发现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最希望的是通过努力能提升自己的职称,加强科研能力和提高教学水平均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62.5%的青年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一般,20.9%青年教师对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2)培训与进修
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的培训与进修依次是:科研能力提升(66.7%)、专业知识更新(54.2%)、学术前沿知识(54.2%)、教学技能提升(50%)、学历提高(45.8%)、深入企事业单位学习调研(37.5%)、出国学习访问(12.5%)、其他(12.5%)。16.7%的青年教师表示自己近三年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培训与进修。调查中,只有8.3%的青年教师表示对学校提供的各类培训与进修机会比较满意,37.5%的青年教师表示一般,54.1%的青年教师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3)业余时间
62.5%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业余时间比较少,37.5%的青年教师表示自己的业余时间比较富余。调查发现,占据青年教师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有:阅读(58.3%)、照顾和接送孩子(50%)、备课批改作业(45.8%)、体育锻炼(33.3%)、玩手机或上网娱乐(29.2%)、做家务(25%)、逛街(25%)、旅行(20.8%)。阅读方面,62.5%的青年教师表示,除了教材和报刊杂志以外,过去一年阅读的书籍数量是1—4本,25%的青年教师是5—8本,12.5%的青年教师在12本以上。
(五)总体满意度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分别为:非常满意(4.2%)、比较满意(25%)、一般(50%),不太满意(20.8%)。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的整体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身体和心理健康总体较好,但其享受的经济待遇偏低,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偏大,职后教育机会较少,专业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对其职业发展的总体环境不太满意,对学校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也较低。
(1)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办高职院校更加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并在科研、培训、进修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2)民办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地提高青年教师待遇,让其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也需要“充分发挥民办高职管理制度灵活的优势,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大力发展校企专业合作、校企横向课题,使得教师在学术研究、职称评定途径之外,有更多发展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1]。
(3)青年教师需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自己的抗压性;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素养,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平平,基于群体特性的民办高职教师满意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6(03):2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研究——以湖南民办高职为例”(XJK016BZY020)成果
作者简介:彭礼(1986- ),湖南双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农村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