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草原

2020-11-06 04:06罗海燕
骏马 2020年6期
关键词:达西牧人母羊

罗海燕

1

早上五点半,伊敏河镇的街道很安静,空气有点清冷,我拎着摄影器材上了杨哥的车。四辆SUV,十五个人,到镇小区北头集合。下了车,大家见见面,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彼此点头,微笑。同一个小镇,因为摄影,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就成了稀薄的物质。

一路向北,五十公里后,在鄂温克旗锡尼河西公社前离开大路,拐进左侧小道,只容一辆车通行。五月的呼伦贝尔草原,远望还不见绿意,去年枯黄的草盖不住脚面,但隔一段路,就有成群的牛羊啃食刚冒出头的草芽。几户砖房,栅栏,草垛,在路边零零散散闪过。

经过北辉苏木,远望苍茫无际的原野深处,一座孤山凸起于草地之中。杨哥说这是辉河湿地的西博山,每年五月底六月初牧民要来这里祭山。杨哥说,最大的祭祀仪式还是在宝格德乌拉山。

宝格德乌拉山,从伊敏镇向西,距离新巴尔虎左旗二百余里,距离新巴尔虎右旗三百余里,在两者之间。很近,可我却未曾一睹尊容。此山曾护佑成吉思汗转败为胜,因而被他命名为“圣山”(宝格德:蒙语“神圣的”,乌拉:蒙语“山”)。多年以后遇大旱之年,众牧民在那里祈福,使草原获得安宁,人畜兴旺。从此,每年阴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方圆几百里的牧民都会到山里祈求风调雨顺。

这个祭祀的俗约中,女人是不能上山祭祀的。做为汉族女子,我自然是对这种习俗心中“腹诽”。可虽在草原生活多年,我对牧民的真实生活却知之甚少。鄂温克旗的锡尼河两岸,是布里亚特人在中国的聚集地之一。我生活的小镇虽然隶属于鄂温克旗,但主要居住者是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的职工。下班的时候,穿着宽大袍子的蒙古汉子站在市场门口卖牛奶。他们住在几公里外的奶牛村里,早上四五点钟挤牛奶送到镇里或下午现去草地抓牛挤了牛奶送过来。这是我一天里偶尔能见到他们的时候。虽然牛羊肉已成了我常吃的食物,自己用炒米、黄油、砖茶熬的奶茶也越喝越香,可我和牧民之间,仍是没有多少关联。

从伊敏出来40公里时,我们已经路过了“天下第一敖包”巴彦呼硕(蒙语:“富饶的山岗”)。这是离我最近的蒙古族民俗地。

山顶一个大主敖包,十二个小敖包。据说这是文化历史遗存最完整的敖包。公元前,鲜卑人从嘎仙洞向西迁徙时就在这里祭祀过。如今,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及鄂温克瑟宾节,牧民们都要在这里祭敖包。红遍全国半个世纪的电影插曲《敖包相会》,就是从这里传唱开的。今天见到的西博山,也是记忆中常听别人提到的呼伦贝尔草原上为数不多的山名。

此时车窗外的西博山,没有山峰的陡峭,没有山脉的延绵。柔和的弧度,如一顶带沿的盔帽,和平坦的草地衔接出一种奇异的视觉和谐。水泊和荒草把视线铺满,一直延展到山底,山的上部是略鼓起的深青色岩石层,下部覆盖着枯黄的植被。初春的晨光远远照过去,就像一条雾带环在山腰间。

这座山对我这个角度来说太遥远了,看不清细节。可是轻柔的晨光勾勒出的朦胧轮廓,有一种万物之间的寂然,似已等待至地老天荒。不知为了谁为了什么,只是说不出的隐隐的感动,一切皆可悯然,可温柔以待。

2

路围着西博山旋转。

从北坡看到了西坡,此时我们已离西公社70多公里。车在草地上颠簸了数百米,放眼望去,是满满的空。天上空荡荡的蓝,草地贴着地平线,看不到任何阻碍视线的事物,一眼望到尽头,却仿佛永远也走不到一般。沿着草场铁丝网走着,一个牧人骑着骆驼出现在我们前方。

年轻的牧人用略生硬的汉语简单地打招呼,黑色脸庞透着沧桑,圆圆的脸型又有些稚嫩。他打开栅栏门,伙伴们冲着骆驼围了过去。春天的骆驼正在掉毛,半拃长的驼毛一撮一堆地挂着,像在大塊裸露的肉皮上披着破旧的毡子,但这不妨碍人们对身量高大的它显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亲密。

主人拽拽缰绳,骆驼温顺地弯下木棒似的前腿,“嗵”地跪下,后腿再弯曲到地,臀部压盖在上面。驼头的高度和人的视线平齐,小脑袋被前突的厚唇占据了一半,傲然地昂着,凸起的一对大眼睛清澈温和,头顶上堆着几簇呆萌的乱毛。头驼逾尺长的颈毛垂下来,近乎到小腿处,迎风时顺滑的质感还是能让人想象得出一点冬季时它皮毛雍容华丽的样子。它看起来年岁最长,前驼峰因常年被人攀爬,向左侧略歪斜。

一匹骆驼拉着一个两人座的长柄木板车,后一匹骆驼鼻子上的缰绳拴在前面的车辕上,三匹骆驼车串联在一起。大家挤坐上去,牧人穿着宽大的蒙古袍子,腰扎黄色丝带,坐上高高的驼背。头驼悠然迈步,一个小型驼队开始进发。我坐在第一辆车子里回头望,一条线上的人与驼队游游荡荡,恍如古远的丝绸之路上的跋涉。

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叫诺尔嘎查阿音琴牧场。

走了两里路,到了扎着四个蒙古包的旷地。包里两张长桌左右摆放,中间的供桌上,和别家不同:一条绳子上挂着十来个奖牌,这是牧民家的骆驼们参加呼伦贝尔那达慕获得的荣誉,养骆驼已是他们家多年的传统。年轻的牧人说,他叫达西,布里亚特人。他认真地嘱咐,男人要坐在桌子里侧靠中间的位置,女人坐在外侧。

达西的额吉拎着一只提壶进来,给我们准备的早餐是果子和奶茶。胖额吉的头上,向后颈处围着蓝三角巾,深蓝的袍子在腰处密密地堆出褶皱,袍身加宽,肩处打了几个褶,这是布里亚特已婚女人服饰的标志。到栅栏边去接我们的另一个布里亚特牧人则在灰色的袍子斜襟上镶了红黑花三色宽边,很醒目。

3

要给羊打耳标了,这是我们参加这次牧民丰收会的内容之一。

蒙古包后面的羊圈有五六十平米,一百多只羊里一半是母羊,一半是今年新生的一两个月大的羔羊(每年四月左右接羔),大多在眼部耳朵处夹杂黑色或棕色皮毛。六个牧人进入羊圈,引起了羊群的躁动。

这个用铁杆做的羊圈设计很有技巧。一条五六米长的夹道,沿着弧线通向入口。入口处以一侧为壁,在大圈里又围出了一个小圈。打开一个口,把大圈所有的羊撵进去。羊头挨着头挤到没有空隙,牧人站在里面,把羊羔一个个挑出来,扔到外围的大圈,羊羔在空旷地儿蹦跳几下再回头看看,懵懂不解。母子分离,一时间母羊悲戚招唤,羊羔慌张叫嚷,尘土飞扬,人声喧杂。

所有的羔羊挑出来了。牧人打开小圈向外的通道,母羊终于摆脱了人类的胁迫,沿着夹道夺路而逃。从出口冲向开敞的地方,羊把身形向上用力一拔,斗牛式地一跃而起,一只接一只跳跃着,足有半米高,淋漓尽致地宣泄着刚才积压的焦躁。它们向前跳了几步,停下来,安静地回身观望。所有的母羊都出来后,牧人向南驱赶了一段就返回来了。羊们停在原地,望向羊圈。一只母羊不肯离去,在圈外呼唤着,一声紧似一声。其它羊也开始一起向圈跑来。

牧人们开始忙起来。

所有的羔羊被关在小圈里。小圈外铺了一大块帆布,四个人两两对坐成一排,中间的人背靠着背。小圈里站着的人先抓起一只羔羊,另一个人揪着薄薄的羊耳,手捏一根二十公分长的粗钢针。穿透,把一根蓝色呢绒绳带过去,再从下面穿上来,绳子打结,多余的剪断。羊羔痉挛几下,被递给地上的两人。将左耳竖着剪一个豁口,再横着剪一下,把耳尖对折,再旋下去一块儿,一只羊的耳标就做完了。母羔羊被放开跳到开阔处,公的还要接着“去势”。此时,看到两个牧人取笑似地咧咧嘴,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五官在不自觉地拧巴着。

忽然想起来时的路上,葛哥讲起的事。一位南方的女游客参加丰收会,看牧人做耳标,说他们虐待动物,不依不饶,和牧民吵了起来。葛哥说这样的事去看看,别多说。我当时还笑说,女人还扎耳朵眼儿呢,不差不多嘛。

撒开后的羔羊在圈里转悠,耳朵上的毛染成了红色,母羊们已经围拢过来,隔着栅栏相互寻找、呼唤。这些年,牧场上羊群越来越多,为了区别,各家耳标也越做越复杂。

牧人利落地操作着。为了生存,他们以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延续着草原上的辛劳和快乐。没有和羊群相依为命过的人,很难体会其中的情感。世上任何一种民俗民风,他们的信仰、敬畏之心,他们的生死悲欢,在某一方土地、河流、特定年代甚至呼吸的空气中,被滋养出了独一无二的样子。而风俗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根,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而没有了灵魂。也许我们不理解,但无法不尊重。

做完耳标,所有的羊都被放了出去,牧人把马群撵了进来。

二十多匹马蓄着一种敏感不安的气息,几匹马驹的头紧贴在自己母亲胸前。一个牧人站在中间,另一个牧人手握套马杆向马群走去,马开始逆时针奔跑。在拥挤之中,套马杆的绳索甩中一匹即将成年的儿马脖子。牧人向怀里拽,马低头身子后抵,绳套更紧,两边都以最大劲头的爆发之势僵持着。中间的牧人上前抱住马头,把套马杆的绳索解掉,另一人抱住马身,两人推搡着走出马圈,到了开阔地。

人和馬开始近身博弈。抱在后面的人把脚探到马后腿去下脚绊,马向后退仍稳稳地站着。人马紧紧贴合撕缠,一时僵持一时迅疾,几个回合下来,呼吸深重。又一个牧人上前薅住马尾,阻止它转动。最终马的后腿被绊倒,一人坐在马头上,一人坐在马背上,马绝望地鼓着大眼。有人拎来烧好的烙铁压向马左臀中间。顿时一股浓烟升起,混着烧焦的皮肉味。打马印就此完成,一匹马的成年仪式也就结束了。

野性和征服,是草原上相互成就的一对孪生兄弟。

在我参加的次数不多的那达慕活动中,看摔跤手比赛是重头戏。这个项目不分体重等级,看似不公平的规则,却是自然界里的公平法则。蒙古族摔跤手的荣耀是草原至上的荣光,获胜者将以高抬腿跳跃的姿势绕场三圈宣告胜利。脖子上的章噶(项圈上挂象征历次比赛胜利的布条),卡在背上的带金属铆钉的牛皮坎肩都彰显着这个民族的勇猛彪悍与豪迈之气。游牧民族从历史的草原走来,力量和技巧是生存的根基。

4

中午的时候,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蒙古包。炉子上的火正旺,一只大焖罐里炖着羊肉,达西的额吉又向炉膛填了几块干牛粪。当大块的手把肉端上来,用小刀子削成块,蘸着辣酱和韭菜花入口,享用美味就成为一种发自心底的满足。

达西和我们一起边吃边聊。他说吃饭前可以先喝奶茶,喝了酒才能用小块白食(白食是奶制品,红食是手把肉)敬一下天地。他拿着一块羊肩胛骨,比划说,过去看谁家富裕不富裕,从羊和马的这个骨头上就看出来了。草场大,羊从不圈起来,放牧就要骑着马跑,这个部位就很健壮。他说他们民族的人平时聊天都很小声,酒劲上来了,就控制不了啦。平时认识不认识的都要打招呼:“们都(吉祥之意)——”男人肩膀碰肩膀,拥抱一样。

达西已经二十八岁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毕业后回到草原继承了父业。他是独子,家里草场近两千亩,政府每年都给一些补助。达西是有文化的新一代牧人,他在旅游局报了家庭牧户游的项目,也开发着骆驼奶销售的路子,寻找着各种新的商机。刚才在丰收会上,我看他只在旁边打打下手,不知道是多年的学习生活使他脱离了生产活动,还是如今已不需要他去做这些活计。但我知道,他终是要传承这里的一切。

饭吃得差不多时,达西站起来说,给你们唱首歌吧,我们布里亚特的歌和其他蒙古族的还有些不一样,更柔和,有的调子处理也不同。就唱一首《荆棘草》吧,荆棘草很硬,抗旱,生命力强,代表着我们布里亚特人顽强的精神。

然后,达西那轻柔深情、略带忧伤的曲调,悠长的水波一样的颤音,就在这个下午温暖的蒙古包里,一层一层荡开。歌声飘向那辽远的天边,走向寂静的晨昏,唱出袅袅的炊烟,流淌着诉不尽的岁月绵长,道不完的悲欢与期冀……

我问达西,有时候母羊不认小羊羔了,你们真的给母羊唱歌,劝它给自己的孩子喂奶吗?达西说,他额吉会唱,供桌上那个奖杯,就是她唱传统的布里亚特长调民歌得到的。我们恳求说一会儿请额吉来唱一首吧(可惜终是没有听到)。

达西,你在学校一定经常唱歌吧?我问。他憨笑,说参加过学校的歌唱比赛,初赛顺利过了,决赛的时候一想有那么多人看就紧张了,在校外买了两罐啤酒,用黑袋子装着。遇见朋友,问他干嘛?他说紧张,朋友说走,去喝点,结果喝高了。上台就记得自己挥着手的事儿了,比赛只得了二等奖。大家听完哄然大笑。我想,站在舞台的那个时刻,他一定是回到了他的家乡、他的草原,那无拘无束的天与地之间。他是草原的孩子,这里有他的使命和生命的全部。

离开牧人和他的牧场,我又返回到百公里外的现代城镇。似乎记忆里的一切又在现实生活中飘忽得失去了痕迹。可是,我还是隐隐地察觉到了一些什么。时间在放缓,思绪在疯长,我和这片草原的根系已经在慢慢地交融,水乳一样地,血液一般地浸入,蔓延着,生出新的枝叶来。

猜你喜欢
达西牧人母羊
一分钱也没少
牧人毁铜钵
鹰、穴鸟和牧人
一抹绿
傲慢与偏见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钱包风波
野山羊和牧人
吃狼肉
提高母山羊一胎多羔的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