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保加
县作为基本的财政单位、治理单位,在治理资源上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在整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实现部门资源的整合,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能够迎合社会需求,与社会需求无限对接。在完善县级财政统筹的同时,要保证县级权力在一定的约束下,防止县级权力过于膨胀,偏离扶贫工作的方向。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优化资源配置之外,还要优化监督考核,形成自上而下的,社会需求表达机制,更好的完成县级贫困治理。
县级财政统筹治理问题的提出
县是基本的财政单位与治理单位,在信息上具有足够的优势,因此部门资源整合与社会需求都能够在县级单位有效对接,完善县级财政统筹,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2020年作为扶贫攻坚战役的最后年限,政府积极投入大量的资源,希望能够早日打赢扶贫攻坚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扶贫治理的效果甚微,甚至可以说是无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财政在拨出扶贫资源之后,进入县级管理时,往往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在多个部門的管理下形成片化管理的格局。扶贫资源一般都是通过专项资金渠道到相关部门,再或者是通过扶贫单位直接带到扶贫村镇,因此扶贫资源进入贫困地区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并没有通过县政府,而且县政府很难对碎片化的扶贫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其中碎片化资源体现在以孤立的村庄为主,人们以村庄为单位进行扶贫资源输入、扶贫治理,这种单一而且僵化的模式,导致村庄很难进行脱贫,即使脱贫也是表面上的脱贫。因为没有完善的资金渠道,经济发展不起来,脱贫更加困难。而如何保证脱贫有效进行,是我们在文章当中研究的重点。
统筹能力是贫困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扶贫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对脱贫的标准,是以收入是否超过特定的水平为界限,也就是说收入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就是贫困。但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收入能力的提升,可上可下而且不确定,存在诸多变动性因素。但是贫困人口的能力没有提升,即使贫困人口在脱贫之后,在市场风险与经济大环境的冲击下,还会再次贫困。从总体上来说,就是有能力的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而个体脱贫是由多个原因组成的。
扶贫产业不具有规模性
在扶贫的过程当中,产业不具有规模,没有形成产业链,就无法建立起长期的扶贫机制。扶贫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水平结构当中,同时这些资源最后进入到贫困户手中,资源规律存在不能发挥效益,农村地区资源利用开发难度大,资源之间缺乏合作与整合导致在小小的一座村庄内,遍布各种产业,且产业之间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产业的生存非常艰难。并且扶贫工作完成之后,产业交给村民,村民首先不会经营,其次不具备能力,导致贫困村的脱贫缺乏活力,也不能达到脱贫的目标。
扶贫资源分布不均
扶贫资源分布不均,体现在资源配置不均匀,比如一部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另一部分资源又严重不足。贫困村的资金来源于帮扶单位的筹资,因此资源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帮扶单位的能力。对于扶贫能力强的单位,能够带领村庄,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脱贫致富,但是扶贫能力弱的单位,能力有限、资源有限,资源不能均衡配置,在小小的区域内,再次形成贫富差距明显的贫困分化,很难达到精准扶贫效果。
扶贫资源与社会需求不能对接
扶贫资源是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这些资源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这些资源与社会的需求不能对接,那么就可以直接判断这种扶贫方式的错误,因为南辕北辙扶贫效果根本等于零。党建扶贫资源项目的碎片化,很容易造成扶贫项目的两极分化,一类偏好,另一类毫无变动。而对于没有任何改变的村庄,是因为只能得到较少的扶贫资源,资金不能配套使用,而且现在资源很容易被村庄当中的精英层面所控制,导致这些严重的两极分化。甚至对于一些得了大量资源的贫困村庄,资源的利用也不能和村庄的需求对接,因为村庄要脱离贫困,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要配套政策的支持以及产业的带动等等。
扶贫资源的监督难度大
扶贫资源的碎片化决定了扶贫资源的利用只有扶贫单位知道,其中扶贫资源的数量、结构、去向以及来源等,并不被人所知。虽然在早期要求扶贫单位及时上报,但是不是每个部门都能够上报。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严格的程序作为限制,扶贫资金管理混乱,管理非常不便。而这些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村庄的扶贫单位扶贫资源,政府没有资格,甚至没有统筹能力,扶贫难度越来越大。
贫困治理与县级财政统筹对策
建立起自上而下的需求表达机制
经过对扶贫发展的深入探索,笔者意识到要县级统筹发展扶贫资源配置作用,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应该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社会需求表达机制。从本质上来说,县级水平资源的统筹不仅仅是统筹分散的扶贫资源,更是统筹分散的社会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县乡镇体制当中建立起一种透明的社会需求表达机制,让农民,也就是贫困收益群体参与到扶贫资源使用决策当中,让农民表达自己的需求,决定资源如何使用,才能够让扶贫资源发挥出价值。
制定改革扶贫考核方式
现有的考核方式虽然规定了大量标准,但是标准都是以资金投入为准,导致各个单位会花大量的时间寻找资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经历大量资金的积累,但是缺乏扶贫资源碎片化的统筹。为了避免因为统筹扶贫资源而造成资金投入热情的降低,考核的方式应该将统筹与资金投入放在同样的水平线上,在新的扶贫工作当中强调部门之间的综合效果。也就是说一个部门的扶贫成绩和全县的扶贫工作呈正相关,用这个方式从对面的角度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
强化扶贫财政监督
职能改革考核方式之外,还需要加强监督工作,虽然资金的统筹能够提升扶贫效果,但是很容易滋生权力膨胀和滥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审计,加强县级财政问责,严格限制滥用资金、挪用扶贫公款、侵占扶贫资金现象的存在,保证扶贫资金能够依法按照规矩合理使用。因为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加入第三方评估进去,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掌握扶贫资源的去向和使用效果,优化财政统筹。
最后,需要强调贫困治理还需要在县级层面实现扶贫资源统筹,在省级、中央地区都能够发挥统筹作用,自上而下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财政统筹管理。
进入2020年,扶贫工作进入到结尾阶段,在最后的关头,需要县级统筹好扶贫资源,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从精准的角度出发,做好扶贫工作。开展扶贫工作的时候,需要从贫困个体的角度出发,深切明确贫困个体的需求,统筹扶贫资源,运用国家政策,促进国家复兴。
(作者单位:湖南省辰溪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