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病害探究

2020-11-06 05:25江金金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公路施工

江金金

【摘要】施工实践证明,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施工效果,可以满足当前国家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所以总体应用价值较高。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优化该施工方法,为提高国内交通建设质量助力。本文将结合施工中的具体病害问题,探讨相应的技术应用与病害防治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

1、水泥稳定碎石常见病害问题

1.1平整度问题

水泥稳定碎石搅拌制作完成后搁置时间超过了规定的要求,造成了材料水分流失严重,内部的各个阶段含水量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1.2水泥稳定碎石强度不够

导致这种情况存在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材料配比参数不合理、外部环境等产生的影响,这并不是由于施工自身所导致的。水泥掺入量不足,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黏结性不足,强度就难以提升。物料颗粒超过了规定的要求,或者大颗粒的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而黏结小颗粒的物质较少,强度也就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1.3水泥稳定基层裂缝

公路水泥基层出现开裂的情况有干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两种情况。第一、干缩裂缝。水泥水分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分不均匀蒸发的问题导致水泥内部结构有很大的收缩现象,导致出现干缩裂缝,从而降低水泥的强度。第二、温度收缩裂缝。当水泥基层内部的温度出现较大的变化时热胀冷缩现象出现的概率比较大,使得水泥基层内部的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裂缝出现。

2、公路工程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2.1下承层准备

根据相关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检查并验收底基层,确定其包含厚度、强度及压实度等在内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不合格时应立即处理,直到满足质量标准及工程设计要求。经检验确认合格后,使用洒水车进行洒水,将下承层表面润湿,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2.2混合料拌和

应用WCB-500稳定粒料拌和机对施工混合料进行拌和,在拌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向混合料内加入的水量以及混合料的级配,另外需要严格控制增加水泥剂量配合比,保证其不能超过0.5%。控制混合料内的水含量在最佳水含量的0.5%范围内,避免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较大的水分损失。最后还需要充分考虑天气因素,为了保证拌和的均匀性,进而有效提高混合料的拌和质量,需要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全面控制混合料的级配和拌和过程。

2.3混合料运输

(1)混合料运输采用运输车进行,其中装料控制在3~6min、覆盖与过磅控制在6min。(2)装料过程中需要对运输车进行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发生离析。(3)装料完成后应覆盖一层帆布,系牢拴绳以免被掀起,覆盖的目的在于避免混合料的水分大量散失。(4)出厂时应认真填写出厂单,将车辆的编号、吨位及出厂的具体时间都标注明确。同时在到达施工现场后也应填写时间,以此计算延迟时间,如果到场的混合料发生离析,则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5)卸料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将运料车停在摊铺机之前10~30cm处,被摊铺机顶推前进,在前进的同时进行卸料,卸料速度需要与混合料摊铺速度保持协调。

2.4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保持和控制良好的压实度及平整度的重要工序是碾压工作,在施工整体过程中对碾压的整体程序需要按照试验数据开展各项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工作,例如检测碾压的过程、及碾压后的检测、碾压所需时间等。摊铺大约50m的混合料便需要对一个碾压区进行确定,施工人员在各碾压区段的连接部位使用时会先将标记做好,为了使搭接部位的压实度和质量需求相符合需要在碾压前后搭接2m。碾压工作在摊铺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进行,测压实度检测工作需要在每次碾压后根据各车道每200m检测2个点的标准开展,当密实度与设计需求接近后使用灌砂法配合核子密度仪对密实度进行检测,直到密实度能够将设计需求全部达标后方可。注意50m厚度是检测一点的标准,平整度选择使用3m直尺根据每200m检测2处,每处连续测量10尺的标准进行。摊铺工作进行时需要保持匀速以保证均匀的厚度,对于出现宽度较大的路面若摊铺机没有达标的宽度则容易导致纵横向方向的接缝出现,为避免横向接缝出现,进行摊铺工作时需要选用拥有相同性能的两台摊铺机开展工作,同时保持5~10m设备前后距离。对于纵向接缝问题的避免措施可使用双机梯队式的方法,控制两台机器10~20m的间隔距离和10m的左右重叠区。摊铺机工作在确保里面平整时通常使用平衡梁和走钢丝绳的两种施工方式,摊铺平整度不管使用何种方式其检测工作均需使摊铺的平整度合乎标准。进行施工时应当在碾压后将密实度实验立刻进行,一旦检测结果不合格则需要再一次开展新的碾压工作,进行摊铺工作时除了将宁刮勿补和宁高勿低的原则坚决执行,还要保持1.3~1.5范围内的松铺系数,同时所有施工过程一定要在水泥终凝前将工作完成,

2.5养护

每一个施工段碾压工作结束后需要对其碾压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合格后可以进行养护,进一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本文涉及项目所采用的养护方法具体为:润湿麻袋片,以人工覆盖的方式将麻袋片铺设在顶层面上;养护2h后洒水,保证养生时间必须超过7d。

3、水泥稳定基层病害的防治对策

3.1做好组织优化

建立并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并且保证该机制是以项目经理作为中心,通过该体系更好地传达项目各项技术条例,在开展项目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研究,明确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对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技术人员可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更好地把握和管控整个施工过程。

3.2强化材料试验与管理

在公路基层进行施工前质量检测人员可以预先进行取样试验,从而有效地把控水泥基层的质量。首先,在进行袋装水泥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水泥的出场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当水泥的水量较大时要对每个批次的水泥进行抽样调查,尽量扩大样本容量。其次,检测人员在检测钢筋的质量时,质量检测人员不能选择固定好的钢筋,要随机抽取钢筋进行检测,根据对钢筋质量的要求,保证不同批次的钢筋的质量符合检测标准。最后,公路基层施工用的砂石料的质量的检测的过程中,质量检测人员要从料堆中选取不同位置的样本,从而使质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高。公路水泥基层的施工涉及的材料的种类很多,施工用的材料在进行保存时要有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进行,使得材料的质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

3.3落实动态风险控制

技术人员要结合公路水稳基层工程建设施工设计方案做好施工的质量检测以及技术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结合公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的实施监测,从而有效地减少施工中出现错误的概率,保证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按照预期的计划进行。施工单位要结合公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具体内容制定符合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完善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想达到理想的施工质量和效果,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应用,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而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工程的质量,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军林.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6):80-81.

[2]罗强强.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问题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视界,2020(15):213-215.

猜你喜欢
公路施工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节能分析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关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