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青
①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生就是由舍和得构成的。该舍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答案。如果什么都不想舍,那么最终可能两手空空。舍,像锄草,为的是庄稼的丰收。星云大师说得更透彻:“舍,于人是慈悲,于己得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②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与人交往中,一般来说,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相反,你对人越吝啬,别人对你也就越小气。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你给人一朵花,你收获的可能就是一个春天;你给人一杯水,你收获的可能就是一片海洋;你给人一片枫叶,你收获的可能就是整个枫林……人都喜欢被人尊重,不喜欢被轻视。有时候,面对你的抠门儿,别人可能就跟你较起劲来,与你死磕。因此,你想得到的可能就会因为你的抠门儿而与你失之交臂。
③毋庸置疑,人们都有一定的贪欲和私心,一些东西舍不得,一些地方舍不得,一些人际关系舍不得,一些权力舍不得,一些财富舍不得,一些利益舍不得,等等。这是人的一个劣根性。要想把这个劣根性根除掉,就必须让自己的品德变得足够高尚。也就是说,只有品德足够高尚的人,才懂得去舍,喜欢去舍。
④《梦溪笔谈》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李士衡在昭文馆为官时,和一个武官出使高丽。高丽赠送给他们很多礼品,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让那个武官去管。当时船底不严密,有些渗水,那个武官就把高丽送给士衡的丝织品垫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礼品放在上面,以防被水打湿。到了海上,遇到大风,船将要倾覆。驾船的人大为恐慌,请求把船上所载的物品全部卸掉,否则船会因为太重而沉没。武官赶紧把船中的财物扔进海里。约扔了一半,风停了,船又稳定下来。随即点检所扔物品,发现都是那武官所得的礼品,士衡所得礼品因在船底,一无所失。
⑤如果李士衡不肯舍弃自己的私心,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上面,那么最后受损失的就是他了。你不在乎,反而得到更多;你很在乎,反而得到更少。冥冥之中,老天没有忘记那些慷慨者,所以把好的回报给他们。佛经里有言:“舍一得万报。”就是这个意思。
⑥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这样的——总要舍弃一些东西。你要想在精神、灵魂上绽放异彩,就必须舍弃那些世俗的东西,并且超然其外。乔达摩·悉达多本来是一个王子,可他舍弃了尘世的欲念,一心修行,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佛教创始人。如果他贪恋红尘权贵,那么也就不可能修成正果。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舍什么。一个人到底会舍什么,这取决于他的追求、品德和做人的境界。
⑦南非女作家奥利弗·施里弗在《画家的秘诀》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只用一种颜色画画,那画中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红辉。其他画家问他:“你从哪里得到这种颜色?”他笑而不答,继续埋头画画。画面愈发鲜红,他的面色却愈发苍白。终于有一天,他死于画前。给他安葬时,人们解其衣襟,见他左胸处露出一块旧疤痕。然而,人们依旧在问一个问题:“他从哪里得到这种颜色?”不久,画家被人们忘却,他的画却永远鲜活。为了绘画的追求,这个畫家连生命都可舍,这值得我们深思。
⑧都说一诺千金,其实,一舍也同样值千金,甚至无价。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得,也是因为舍。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阅读训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影响并决定“舍”的因素是什么?
3.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