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研究

2020-11-06 02:53李亚军
中国水运 2020年8期

李亚军

摘 要:航道工程建设以水上施工作业为主,施工过程受气象、水文等自然环境和通航环境影响大,面临施工安全风险高,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挑战大。为有效管控施工安全风险、排除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引入安全风险理论,结合航道工程建设特征,从体系导则、工作程序与技术标准、操作手册三个层级构建了航道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双重预防体系架构适合航道工程工期紧、工序复杂及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大的需求现状,能够为航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抓手。

关键词:航道工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8-0067-03

目前航道工程总体处于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传统型安全管理阶段,即主要针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物的危险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开展安全管理[1],航道建设单位针对航道整治工程特点从安全环境、制度建设、标准化建设及安全生产费用等方面构建安全管理体系;袁红兰[2]从监管角度阐述了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发挥海事监管优势、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落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等对策;陈源华[3]从技术角度研究了航道工程施工安全保障与控制,基于AIS和云技术开发了航道施工区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一定基础,但总体尚未形成以安全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对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李硕[4]研究了安全风险与隐患管理对铁路安全影响,提出铁路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推行双重预防机制等手段提升铁路运输安全。高有方[5]探索研究了双重安全预防体系动态管控模型,可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互动监管模式,做到风险静态预防性管控和风险动态实时性监控。李伟[6]探讨了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

1 双重预防体系架构设计研究

1.1 架构适用性分析

双防体系建设和运行方式应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生产风险高、工期紧、生态环境敏感等特点相匹配,确保简洁、有效、易操作,贴合航道工程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需要。

1.2 内容全面性分析

从体系构成要素上,宜包括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技术标准与方法体系、管理工作程序等;从体系运行管理工作程序上,宜包括体系创建、体系审核、教育培训、风险评估与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应急管理、持续改进等;从责任主体上,应涵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单位。

1.3 体系架构设计

分三个层级构建航道工程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第一层次体系导则是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主要规定体系建设与运行原则、体系构成、体系要素和体系文件结构等体系有关内容;第二层次的工作程序用于明确工程参建单位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技术标准风险评估指南与隐患判定指南主要规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析、评价、控制相关技术与工作要求,和隐患排查、判定和治理的方式方法及相应要求;第三层次体系操作性规程主要指工程参建单位层面的安全双重体系运行工作规程及安全风险防控手册、安全隐患排查手册,以明确操作层面具体要求。

2 风险分级管控

2.1 风险辨识分析

风险辨识分析是通过对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解,找出可能存在的致险因素和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风险辨识分析是否全面、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风险防控的效果。

依据施工作业流程和作业工序等针对性提出作业细分法,按照“风险类型(单位工程)→作业类型(分部工程)→作业单元(分项工程)”的顺序将作业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类型对应的作业单元,编制形成风险作业单元分解表。

采取现场调查和评估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每个作业单元中人、设备、环境和管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辨识分析出主要致险因素,编制形成安全生产风险清单。

2.2 风险定性与定量评价

针对辨识分析出的风险作业单元(分项工程),第一步采用定性粗筛法筛选出较大及以上的安全生产风险,第二步采用LEC评价法或M-PEC评价法进行定量评价,第三步由评估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定性粗筛、定量评价结果进行复核,形成最终评估结论。

2.3 风险分级管控

根据风险可接受准则,结合已分析出来的主要致险因素和典型风险事件发生机理,针对较小及一般安全风险逐一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编制形成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清单;针对较大安全风险编制重要作业安全风险监控卡,施工现场设置重要作业安全风险监控卡;针对重大安全风险应编制专项管控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论证。

施工过程中对重大、较大风险应建立重大较大风险动态管理表,对重大、较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有效利用风险控制清单、安全风险监控卡和风险警示卡等,通过在作业前进行风险交底、作业过程中进行动态提醒等措施来实施风险管控,有效控制风险、减少安全隐患。

3 隐患排查治理

3.1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在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清单的基础上,考虑适用实际、结合施工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等现行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现有隐患排查清单,编制形成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卡和不同类型隐患排查表(日常、综合、专项)。

3.2 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采用隐患排查清单全面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现场排查出的隐患,根据隐患指南采用直接判定法或综合判定法判定隐患等级;对于能立即整改的一般隐患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确保隐患治理闭合。

4 工程应用研究

4.1 工程应用

针对一大型航道整治工程构建了涵盖参建各单位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参建单位按照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要求开展了风险辨识分析和风险评价,识别出较大风险8项、一般风险59项,均一一制定了风险管控措施,通过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使之处于受控状态。重点针对辨识评估出的较大风险,专门制定重要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卡,告知风险等级、明确管控责任人,提醒易发事故类型,并从工程技术、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五个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落实,确保风险受控。

体系建立后动态跟踪运行情况,每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运行8个月共计检查发现隐患161项,均为一般隐患。从下图每月隐患分布可以看出,随着隐患整改的推进以及安全控制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隐患数在逐渐递减、安全风险受控,项目安全管理持续稳定。

4.2 体系效用分析

有效运行双重预防体系即充分发挥两道防线作用,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因此,有效运行安全双重预防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

5 结论

从体系导则、工作程序与技术标准、操作手册三个层级构建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能满足航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点多面广及工期紧等现实管理需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双重预防体系的核心,是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重要防线,通过研究明确风险辨识分析、风险定量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可以指导规范航道工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经过工程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建立并科学运行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可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整改安全隐患,保障项目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朱元章.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综述[J]. 水运工程, 2014(11):120-122.

[2]袁红兰, 万波波.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探析[J]. 中国水运, 2019 (12): 36-37.

[3]陈源华, 申霞, 寇军, et al. 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J]. 水运工程, 2018, 549(12):10-16.

[4]李碩, 袁颖群. 安全风险与隐患管理对铁路安全影响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 29 (2):99-103.

[5]高有方. 双重安全预防体系动态管控模型的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 2019 (10): 54-55.

[6]李伟.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 (05):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