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近期,笔者在柏林的倍倍尔广场上拾到一本东德时代出版的童书,原以为是哪个粗心的爱书人不小心弄丢的,但翻开扉页发现内侧贴着一张小小的告示——告诉拾到它的人,这是一本正在“漂流”中的书。“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不再需要的旧书放到公共场所,让其他人拾得并阅读,而后书籍从新主人手中再次获得自由,继续寻找下一个愿意读它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书架上的闲置书籍重获新生。
到过柏林的人应该对街头的公共书柜不陌生,它们是由废旧的老式电话亭改造而成的微型图书馆,透明玻璃门里的架子上擺满了形形色色的旧书籍。“图书电话亭”是柏林教育、就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协会于2010年开发的青年职业教育项目,至今已在柏林设立了20个这样的书柜,由150多位社会工作者进行管理。公共书柜的使用是免费和匿名的,市民们既可以将不需要的书籍自愿捐赠和分享到书柜中,也可以随时挑选喜欢的书籍带走,而且允许将书保留在家中或转赠他人,让其不断“漂流”,不必归还回原处。
(据环球网 10.13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