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启动“十四五” 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编制

2020-11-06 02:57刘艳秀董欣
辽宁自然资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绿色

文/刘艳秀 图/董欣

9月24日,辽宁省召开“十四五”时期辽宁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座谈会。来自全省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就如何编制好全省“十四五”时期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标志着全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要坚持从辽宁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研究提出重要领域发展方向、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所提重大项目和规划要切实可行,真正管用。”

辽宁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戴玉林:

制定生态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研究我省发展的机遇挑战、优势潜力、短板不足,确保规划符合中央精神、切合辽宁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同时要多方吸取先进经验,听取意见建议,要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

在规划编制内容方向上要把握住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坚持从辽宁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研究提出重要领域发展方向、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所提重大项目和规划要切实可行,真正管用。同时要汇集各方智慧与力量,完成好规划编制任务。生态经济发展这个课题相对比较新,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和工作步伐。一是积极借助外脑。要发挥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深入做好课题研究和编制规划。同时要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发挥好人大、政协的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二是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要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划编制动向,做好沟通衔接,切实推动我省有关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更多的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三是省直有关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省自然资源厅、省发改委和省政协人资环委要切实负起责任,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相关厅局和各科研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紧密配合,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我省的生态多样性决定了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多样性。能够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海则海、宜游则游的发展目标,创造生态产品品牌,生态本底的脆弱性恰恰也决定了我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空间巨大,为探索边保护边发展、边修复边发展提供了平台。”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生态经济规划是“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将发展生态经济规划纳入“十四五”规划,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总书记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敏锐性、自觉性和坚定性。发展生态经济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辽沈大地落地生根提供了转化路径,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启了新的空间,为辽宁人民创造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为省域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辽宁范式。目前我省生态经济发展具有区域生态要地、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东北振兴龙头、海洋资源大省、渔业资源丰富五大发展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水资源开发率过高、矿山开采遗留问题严重、近海海洋空间开发强度过高、自然灾害风险较多的四方面问题。

但发展潜力巨大,我省的生态多样性决定了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多样性。能够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海则海、宜游则游的发展目标,创造生态产品品牌,生态本底的脆弱性恰恰也决定了我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空间巨大,为探索边保护边发展、边修复边发展提供了平台。

建议从两个方面进行规划编制,一方面是生态的间接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保护,在国土空间规划上,着力构建“聚源塑屏、廊带成网”生态安全格局;在重点保护区域上,着力打造以辽河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辽河流域生态保护带、以林草保护为主体的辽西北生态屏障保护带、以海洋岸线保护为主体的黄渤海生态保护带;在生态修复上,重点规划六大生态修复工程。另一方面是生态的直接经济效益即大力推进生态+产业,突出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资源指标、生态产业化经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获益。

“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推动生态产业化,积极推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升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重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我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

生态经济规划是“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专项规划要与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邮寄衔接,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我省生态建设战略,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推动生态产业化,积极推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升级,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重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我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坚持规划引领,明确生态经济发展任务。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四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其次,实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生态化转变,支撑生态经济发展。辽宁是老工业基地,也资源消耗大省,推进传统生活方式生态化改造,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实现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发展是我省“十四五”时期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辽宁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戴玉林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兴伟

同时,以生态环保领取重大项目为抓手,助力生态经济发展。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制定了《辽宁省加快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项目272个,这些项目将成为生态经济专项规划的重要项目储备,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项目支撑。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发展生态经济,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为生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只有绿色发展真正实现从外部性负担到新竞争优势转变,从“运动时”走向“制度化”,通过依靠绿色科技,壮大绿色经济,实行生产的绿色循环和商品的绿色产出,建设绿色宜居宜业的区域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共生,未来才能提升我省经济发展效益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宋有涛:

鉴于辽宁省的生态综合治理水平以及绿色发展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目标中,相对滞后于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的进程,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同效应和中西城市作为增长极的引领作用体现不足的情况下,只有绿色发展真正实现从外部性负担到新竞争优势转变,从“运动时”走向“制度化”,通过依靠绿色科技,壮大绿色经济,实行生产的绿色循环和商品的绿色产出,建设绿色宜居宜业的区域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共生,未来才能提升我省经济发展效益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实现绿色经济发展,要从四个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产业;二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功能品质;三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特色生态文化;四是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

“生态经济可以体现在大中小三个层面:小——企业自身;中——企业之间形成生态经济链,彼此结合;大——社会层面形成复合生态经济模式。无论哪个层面,企业始终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基础,是实施生态经济、体现生态经济效益的主体。”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主任杜涛:

生态经济可以体现在大中小三个层面:小——企业自身;中——企业之间形成生态经济链,彼此结合;大——社会层面形成复合生态经济模式。无论哪个层面,企业始终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单元和基础,是实施生态经济、体现生态经济效益的主体。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工业有39大类、197个中类、500多个小类,是全国工业行业最全的省份之一。全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矿产资源开采业也占相当比重,因此,他认为制定“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也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促进重点行业/企业包括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矿产资源开采业等自身生态发展;推进行业间生态经济链建设。以重点流程工业为中心,构建行业/企业间生态经济链,物质、能量耦合互通,污染物协同处理,与居民生活、市政建设等结合,形成区域能量流、水流、物质流网络,建立生态工业和居民绿色生活右击网络,实现区域“零”排放。

建立社会层面的复合生态经济模式。以“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以智能分类、源头治理、资源化利用、生态修复和风险防控为基本思路,实现大宗工业固废跨行业循环,高效、高附加值利用;报废工业产品规模化、无害化、加强政策管理都应该在编制中有所体现。促进重点行业、企业自身生态发展,推进行业间生态经济链建设,建立社会层面的复合生态经济模式,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强化自然岸线和重要生态系统恢复,普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构建绿色空间屏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载体,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应用“政府补贴+第三方治理+税收优惠”联动机制,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治污设施更新换代。”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全燮:

一、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监测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并开展了相应的监测工作,但在监测内容、监测点位的数量以及代表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此外,目前尚缺乏针对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及资源承载能力的监测和评价工作。

建议加大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力度,推动监测装备精准、快速、便携化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质量预报预警。

二、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要求,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以2017年个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来看,辽宁省位列31个省区的25位。而城市再生水利用有利于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缓解缺水地区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强化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推动发展与保护相协调。

建议:我省抓紧制定专门的城市再生水利用方面的法规,加强供给侧管理,重点衔接污水处理和大标排放的要求;强化需求侧支撑,推动压减新鲜水取用量,扩大再生水回补地表水体规模,减缓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程度。

三、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多元性、自愿性和综合性,导致了现阶段环境治理模式上还存在市场准入不规范、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建议:深入推进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实施集约建设、共享治污工程,投建生态安全缓冲区,促进污染物集中消纳处置,实现减污扩容、生态修复的邮寄融合。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强化自然岸线和重要生态系统恢复,普及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构建绿色空间屏障。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载体,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应用“政府补贴+第三方治理+税收优惠”联动机制,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治污设施更新换代。

“要充分利用我省生态优势,在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健康、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注重循环、清洁、健康的发展理念,发展产业、创新体制、发扬文化、美化环境,打造“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是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向。”

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苏芳莉:

我省生态资源优势显著,是海洋大声、森林大省、旅游大省和矿产资源大省。要充分利用我省生态优势,在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健康、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注重循环、清洁、健康的发展理念,发展产业、创新体制、发扬文化、美化环境,打造“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是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向。

以辽河国家公园河流和湿地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中部城市群生态农业及深加工、生态旅游业发展;以辽东山区森林和水域资源优势,辐射和带动长白山余脉经济区大健康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以辽西沙漠和古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以近海及滨海海洋、湿地、河流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沿海城市生态渔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以黑土资源优势,带动黑土区生态农业发展,打造高新生态农业区。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十四五规划绿色
绿色低碳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