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影响

2020-11-06 08:21:28赵静丽丁显春赵丽丽
关键词:紫癜丹参过敏性

赵静丽,丁显春,赵丽丽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病情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机体多项指标都参与发病过程,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皮肤紫癜、腹痛及肾脏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既往一般采用抗组胺药、抗过敏、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是单一用药效果并不理想[2]。对此,需联合其他用药提升疗效。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其中丹参酮、丹酚酸含量丰富,可活血化瘀,降低血小板聚集,纠正纤溶,改善微循环,而临床上关于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报道很少[3]。本研究选取我院近3年所收治的2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开展有关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3年所收治的2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入选患儿均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肾性紫癜;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出血性、代谢性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退出机制:治疗过程中出现消严重化道症状的患儿,病情难以控制者,中途家长要求转院或放弃治疗者。

2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2组一般资料对比 例(%)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卧床休息、饮食控制、维生素C、钙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常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抗组胺药物治疗,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549,剂型:注射剂),用法用量:西咪替丁10~20 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内,1次/d,连续治疗2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抗组胺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7,剂型:注射剂)治疗,用药用量:复方丹参注射液0.5~1.5 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内,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

2组在治疗期间,均密切注意患儿病情变化,观察、记录2组的临床症状情况。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性因子、治疗效果。

①统计、对比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紫癜消失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②分别取患儿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70℃待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 2 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18、IL-23、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③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紫癜消退,实验室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即治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紫癜消退,实验室化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即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紫癜基本消退,即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实验室化验指标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即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专人录入电脑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采取(±s)表示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含量等计量资料,采取百分数表示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研究组的紫癜、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d,±s)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d,±s)

组别 n 消化道症状改善 紫癜消失时间 关节疼痛消失时间研究组 130 6.59±1.54 7.08±1.65 3.49±1.09对照组 130 9.03±1.42 10.92±2.11 7.53±1.34 t 13.281 16.346 18.743 P 0.000 0.000 0.000

2.2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含量对比 2组治疗前各炎性因子(TNF-α、IL-6、IL-18、IL-23)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各炎性因子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2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含量对比 (±s)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含量对比 (±s)

组别 n TNF-α(ng/L) IL-6(pg/mL) IL-18(pg/mL) IL-23(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30 205.21±39.43 109.37±20.83 65.21±20.41 21.73±6.85 33.59±5.75 19.39±3.52 37.12±4.87 20.59±3.77对照组 130 204.38±39.25 153.41±26.39 64.98±20.34 29.53±7.75 33.60±5.81 24.21±4.18 37.15±5.09 27.63±4.75 t 0.17 14.935 0.079 2.666 0.014 9.233 0.057 13.485 P 0.865 0.000 0.937 0.008 0.989 0.000 0.955 0.000

表4 2组治疗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血管炎性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5]。目前,临床上对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尚未确认,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和机体变态反应、感染有一定关系[6]。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患儿病情较轻,则通过物理治疗,如休息、饮食等控制病情,部分患儿采取激素治疗。本研究对过敏性紫癜采取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探讨该治疗方案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影响。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活血化瘀药物,有通脉养心、活血化瘀作用,其成分含有丹参及丹参酮,其中丹参可降低血黏度及血浆比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扩张血管,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丹参酮可降低血液前列腺素含量,抑制部分病原微生物,达到抗炎作用。

目前,临床上研究认为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主要是体液免疫异常,同时有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参与[7]。TNF-α、IL-6、IL-18、IL-23 都是常见炎性因子,通过测定血清指标表达水平,可评估机体炎性反应程度[8]。IL-6是细胞分泌因子,是过敏性紫癜活动期指标,和其他因子协同作用下,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造成肾小球硬化。IL-18是多功能促炎性因子,主要反应机体炎性状态敏感指标,可改善免疫应答,促进多种炎性介质产生。IL-23是和IL-12有同源性,促使干扰素(IFN)-γ产生,增殖记忆性T细胞。TNF-α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继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从而损伤肾小球[9]。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炎性因子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可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改善患儿的炎性反应。分析原因,主要是丹参可降低血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扩张血管,加快血液速度,改善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减轻患儿炎性反应。除此之外,研究组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抗组胺药物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对于患儿病情康复有重要帮助。从上述数据综合而看,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抗组胺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方法有效、可行,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症状,减少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紫癜丹参过敏性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46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12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6
RP-HPLC测定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