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追问”中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

2020-11-06 08:35福建省福清市石竹中心小学翁梅芳
青年心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平均数题意题目

福建省福清市石竹中心小学 翁梅芳

一、在阅读题目时追问,深入挖掘隐藏信息

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并且要收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弄清解决对象的特征,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问题表征,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学生更好解决问题。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知识基础有限以及问题解决经验的不足,导致学生对题意理解以及在问题内化上比较困难,对隐藏条件的发现就很困难了,而对于问题的深入理解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把题目的意思完整地表述。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并深入挖掘字里行间的隐藏信息,立足题目展开追问,在追问中展开思考,深入理解题意。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同学们在全长1000 米的道路一边植树,每隔5 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边读边想,从这个植树要求中,你觉得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生:每隔5 米很重要。

师追问:能说说每隔5 米的意思吗?

生:也就第一棵树到第二棵树,第二棵数到第三棵数之间的距离都是5 米。(生边说边比划)

师:这样的距离数学上称为“间距”(师边比划边板书:间距)师:还有哪些要求呢?生:两端都栽。

师追问:你觉得应怎么理解“两端都栽”呢?

生1:就是路的头和尾都要种。

生2:还要注意两端指的是路的两头,两边指路的左右两边。

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板书:两端都栽)

师:那这题目中还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生:在路的一边植树,只种一边。

师:现在能完整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吗?

学生再次解读时准确强调了题意的重点。可见适当地追问题意的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在追问中学生的理解由表层复述到深入剖析,由个人体会到全班共享,共同获取了题中隐藏的信息,并且在深入理解题意的同时经历了用数学语言表征问题的“数学化”过程。

二、在思维跳跃中追问,深刻理解知识联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真实想法,耐心地解读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洞察学生思维的质与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时,在“初步体验平均数的特征”这一环节,前两位同学3 次投球的平均成绩分别是5 和4 的情况后,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为了表示对壮壮(第三位投球同学)的友好,决定给他四次的投篮机会。

师:瞧,这是前3次的成绩:3、7、5,你能很快地找到这3 次投篮的平均成绩?(5 次)

师追问:用什么方法找到的?(移多补少、合并均分)

师:猜一猜,已经投完的两位同学看到壮壮此时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

生:哇,要输了。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三次就投了15 个,已经和前两人并列了,但他还有一次投球机会,肯定赢。

师面露疑惑追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迟疑片刻:不一定,万一最后一次只投1 个或者没投中,那肯定输了。

师追问:说说理由。

生:因为前三次平均成绩虽然是5,但最后一次如果只投中1 个,那四次的平均成绩用移多补少法没有球给补齐5 个了,所以他的四次投球的平均成绩根本达不到5,所以输了。(大部分学生若有所思开始点头)

师追问:还有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最后一次投出5 个就打成平手,投出6 个就赢定了。

师追问:为什么?

生:前三次平均成绩已经是5 了。要想四次的平均成绩达到5,那第四次必须投出5 个或5 个以上。(生鼓掌)

生:我发现这第四次投的个数会影响原来平均数。投比5 多,平均数就会比5 多;投比5 少,平均数就会比5 少;如果刚刚好投5 个,那平均数才不变。

师:真会思考,可见前3 个数据不变,第4 个数据变化,最后的平均数也跟着变化。其实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会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平均数的易变性特点。

师:你认为最终壮壮赢了还是输了。

生:输了,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

师:不计算你能估计一下,壮壮最后平均成绩可能是几?(4 个)

师追问:瞧,第二次明明投中7个,为什么不估7 呢?

生:不可以,因为只有一次投了7 个,又不是次次都投中7 个。

生:7 个是投的最多的一次,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根本不会是7 个。

师质疑:那最后一次只投中1 个呀,为什么不估1 呢?

生:1 个是最少的,多的会补给他,这样肯定就不止1 个。

E农1S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广占 63-4S[1]为受体、以抗稻瘟病品种 GD-7[2]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的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两系不育系。201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28。以E农1S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目前已有E两优476[3]、E两优186[4]和E两优222通过了品种审定。

师:这样看来尽管最后成绩还没算出来,但我们可以肯定最后平均数会是什么情况?

生:应该是比这一组数里最大的数小,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师总结: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特点。

面对教师巧妙地追问,通过猜一猜、估一估,学生对平均数以及平均数取值范围有了感性深刻地认知,进一步沟通了平均数与具体数据的联系。可见,课堂中适时加以追问,引导讨论交流,培养了他们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适时地追问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延伸了知识的空间,感悟了数学的魅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真正让学生的思维走向丰富走向深度。

三、在错误理解中追问,深度把握知识本质

由于学生在对问题理解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这些错误单靠教师反复强调是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经过“自我否定”的过程,就是需要在一个“观念冲突”的情境中自然产生。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时:学校将举行三年段跳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要求:每个班选8 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7 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师:根据信息你会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每个班一共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师:你认为每班一共多少人参加呢?(15 人)

师追问:怎么想的?

生:8+7=15 人。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

师:那是不是一定得有15 人呢?(是)

师:看301 班选出的参赛名单出示原始数据,发现问题。

跳绳比赛 杨明 王华李洪刘欣 林文 黄亮 张乐 刘红踢毽子比赛 刘欣 杨青周林翁芳 杨明 陈义 李洪

师质疑:301 班真有15 人参加比赛吗?请仔细观察这份参赛名单,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杨明、刘欣两项比赛都参加。

生2:李洪也是。

师追问:现在你们还认为301 班有15人参加比赛吗?(没有)说说理由。

生:跳绳比赛中有杨明、刘欣、李洪,踢毽子比赛中也有他们3 个,15 人中这3 个人重复算了,应该减掉3 人。(都点头赞同)

师:可这份名单我们能一下子看出哪些同学重复参赛吗?(不能,有点乱。)

师:请你们想想办法,怎样整理能够让人很容易看出哪些人两项比赛都参加。(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合作探究解决法案)

此时,教师直面学生的问题,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疑惑,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可能出现错误呢?紧接着出现班级学生参赛数据,通过追问使学生明白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即出现重复现象。充分地暴露学生思维过程,这一过程教师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追问,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否定,自我修正,从而探索最优方法便成了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并在这个过程经历了知识的形成,把握了知识本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追问,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平均数题意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不一样的平均数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追根求源
一道中考题的五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