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巨擘出海 劈波斩浪

2020-11-05 08:28兰恒敏王炜通讯员李旭田宇
山东国资 2020年8期
关键词:牧场山东海洋

本刊记者 兰恒敏 王炜/通讯员 李旭 田宇

“耕海1 号”,大海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到夜晚,烟台市民就会被四十里湾海中一座大型海上平台所散发的迷人灯光所吸引,这就是山东海洋集团打造的世界首制的集渔业养殖、休闲渔业、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海洋文旅等于一体的海洋产业综合平台“耕海1 号”。

7 月29 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平台由3 个大小相同、直径40 米的圆形网箱组合而成,3 个网箱犹如3 朵花瓣,构成直径80 米的“海上花”。“耕海1 号”总占地面积超5000 平方米,总养殖体积3万立方米。每年养殖优质海水鱼类20 万尾,年产15 万公斤,妥妥的海中“巨无霸”。

“耕海1号”矗立在烟台四十里湾海中

凭蓝而立,向海而兴

类似“耕海1 号”这样的行业示范引领项目,在山东海洋集团还有很多。

“作为全省首家海洋领域省属企业,山东海洋集团聚焦现代海洋主业,深耕海洋产业示范引领项目,布局现代远洋运输、内河港航、海洋清洁能源、现代海洋渔业、涉海金融服务等产业领域,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行业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产业集团。”7 月29日,省国资委主办、山东海洋集团承办的“山东省属企业暨烟台市海洋产业重点项目招商签约活动”上,山东海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包剑英在致辞中说。

早在2010 年9 月,山东海洋集团甫一成立,就肩负起践行海洋强国战略、服务海洋强省建设的重任。正是凭借着默默耕耘的实干精神,10 年间,山东海洋集团从近海驶向大洋深处,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歇。

投资建造全球首制25 万吨级大型矿砂船,在国内率先运营世界最大40 万吨级矿砂船,建立起集干散货船、油化品船、气体船于一体的专业船队。历经多年发展,船队规模如今已达上百艘,控制运力突破1200 万载重吨,规模稳居国内第三,服务覆盖世界各大港口。

从西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到巴西东海岸的图巴朗,山东海洋集团下属的山东海运,通过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德国莱茵集团、美国邦吉集团、荷兰壳牌集团等国际大客户签署长期租约,提供定制化远洋运输物流解决方案。

2018 年11 月,山东海运与德国莱茵集团10 艘18万载重吨干散货船长期期租合作,成为莱茵集团百年历史以来签署的最大航运合同。

2019 年9 月,山东海洋集团先后与2 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长期租约大单:携手壳牌,签署8 艘5 万载重吨油化品船舶8 年期固定租金期租合同,合同总金额约3.8 亿美元,至此油化品船舶增至11 艘,山东海洋集团一跃成为国内第3 大成品油轮船东;携手邦吉,签署4 艘8.2 万载重吨卡姆萨型散货船舶10 年期浮动租金期租合同,合同总金额约2.2 亿美元。这两个长期租约大单,进一步巩固了山东海洋集团在国际干散货运市场的优势地位。山东海洋集团源源不断地将铁矿石、煤炭、粮食、液化石油气等大宗物资运输到世界各地,擦亮了世界海运界的“山东品牌”。

此外,布局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运营8 座海洋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山东海洋集团下属山东海洋能源凭借高水平装备和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强势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海洋新引擎。

业界纷纷评价,山东海洋集团“已经形成陆地海洋结合发展、近海远海层层推进的良好局面”。

从“猎捕”到“农牧”

海是山东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渔业是山东海洋经济的传统主导产业。从“猎捕”到“农牧”,山东海洋牧场正在绿色、智慧、多元融合的近浅海和深远海协调发展中阔步前进。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从单纯养鱼延伸到放鱼、钓鱼、赏鱼、品鱼、识鱼、加工鱼、售卖鱼一条龙,“一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

文章开头提到的“耕海1 号”,集水产养殖、科技研发、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采取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海上垂钓和海洋主题餐饮业务,集观鱼、识鱼、戏鱼、钓鱼、捕鱼、品鱼于一体,充分满足游客海洋体验需求。今年7月初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在旅游界崭露头角,“海上看烟台”、海上观光、婚纱摄影、直升机悬停和举办公益活动等内容,拓展了海洋休闲渔业的功能。据估算,该项目仅一期就可实现年接待3 万人次以上游客规模。

跟着渔船出海,甩一根钓竿,捕获名贵的斑石雕……进入暑期,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来到烟台,在海洋牧场追逐耕海牧渔、放歌海洋的蓝色梦想。

其实,“耕海1 号”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先进的5G 技术,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配备了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太阳能风能发电、水下环境监测、安全管理、无人机无人船巡检等系统,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通过提高环境感知能力,采取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海洋渔业向智能化发展积累经验。

2019 年,国家批复《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作为全国唯一试点省份,山东省坚持将海洋牧场绿色发展放在首位,提出力争用3 年时间,探索形成近浅海和深远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为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综合效益,2018 年,全省启动实施海洋牧场示范创建新一轮三年计划,打造集生态旅游、互联网等先进生产要素于一体的全价值链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进入规划。

目前,烟台、青岛、威海、日照等地已建设海洋牧场6 万余公顷,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83 处,其中国家级32 处,占全国的37%,居全国首位,更多的现代海洋牧场正在建设之中。

“耕海1 号”以及山东海洋集团智能化生态围网“蓝钻1 号”,成为全国首制智能化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的范本,开创了该领域先河,从装备、管理和运营上都为各地海洋牧场建设做出了示范。

科创成就“蓝色梦想”

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高达7.44%,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 万亿元。海洋正为中国经济提供澎湃动力。从远洋运输,到海上油气田;从海上粮仓,到海工装备。山东海洋集团依海富企、以海强企,用科技攻坚打造一个个海洋示范引领项目。

“大国重器”——“蓝鲲号”,是山东海洋集团下属山东海工打造的全球首制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建设、安装和拆解装备,填补了我国海上大型拆解装备空白,对准了全球每年400 多座废弃海上平台的拆解市场。

“颜值”与“智慧”并重的“耕海1号”(摄影/王炜)

“蓝鲲号”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建设、安装和拆解装备,是世界海洋工程重吊船领域的开拓性技术创新。据介绍,该设备由2 艘起重船和1 艘半潜运输船组成,配备DP3 动力定位系统,系统总起重能力达3万吨,主要用于海上油田设施的拆解,也可应用于海底隧道水下大型装置整体安装、跨海大桥大型设备吊装、海上事故应急救援、海事打捞、海底装置铺设安装、港口码头基建、超大件海上物流等国内外多种海上综合工程项目等。

该项目具有高效率、低排放、低成本、低风险的海上作业优势,核心竞争力突出。目前,“蓝鲲号”已在全世界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列入了国家工信部课题。

除此之外,山东海洋集团还创新航运服务业态,将航运服务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结合,投资兴建了山东省内首座“海洋+”数字垂直产业园——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吸引了包括挪威船级社、德玛国际物流等航运服务、涉海金融服务、海洋科技服务企事业单位入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纵向航运产业集群。

在优良苗种选育、陆基循环水养殖等领域掌握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山东海洋集团下属山东现代渔业先后实现30 余种名贵海水鱼的人工繁育,获得授权专利31项。建有国家级半滑舌鳎原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经营管理海域20 余万亩,年产斑石雕等优质海水鱼苗2000 万尾、商品鱼1000 吨、优质贝类5 万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 项。山东海洋现代渔业重点布局高端海水鱼苗种繁育、深远海养殖、现代海洋牧场、水产品国际贸易与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海洋渔业科技研发等相关业务,现已具备完善的水产品国际贸易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构建了高效协同的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是中国4A 级物流企业。

2018 年,作为唯一指定进口生鲜供应商,山东海洋现代渔业的自营品牌“渔鲜荟”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提供了优质海产品。2020 年,山东海洋集团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旭洋造船合作,投资建造一艘超低温冷藏运输船,专项用于金枪鱼等高端远洋渔获的冷藏运输和海上加工,进一步巩固集团在国际贸易和冷链物流领域的优势。

作为山东海洋集团另一板块,山东水运在内河港航领域守正出奇,不断发挥出内河港航的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河港航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目前,山东水运正在着力打造山东境内横贯东西、纵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大通道。

此前,山东水运先后建成洙水河航道、峄州港、滕州港、东平港等示范引领项目。前不久,在京杭运河山东段率先推行船闸智能通航系统,全面开启内河水运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新篇章。

小清河复航,是社会期盼已久的工程。在7 月29日的全省重点项目招商签约活动上,山东水运与多市签约,济南港等4 个港口、11 个作业区正在加快建设。济南港将建成国际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小清河千年河道将重新焕发生机。未来,济南等全省腹地的货物将通过小清河直达龙口港、羊口港,实现真正的通江达海。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2020 年9 月,山东海洋集团将迎来成立10 周年。十年磨一剑,山东海洋集团践行经略海洋战略,创新发展的“蓝色强省梦”正越来越近。

猜你喜欢
牧场山东海洋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海上牧场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海的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