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颖 张学军 张福群 刘长风 赵焕新
(沈阳化工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化工安全与应急管理产业学院),辽宁 沈阳110142)
随着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对相关职能部门有效整合,协同绩效,对全灾种实施全流程和全方位管理,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保障[1-2]。目前,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健全,相关教育目标、组织体系、课程体系、人才队伍和实践培训等方面的探索不足,经验缺乏。近年来,一些突发危机事件,特别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的出现,使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社会对应急人才需求剧增,尤其是既懂专业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是促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治本之策[3-4]。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核心力量,充分发挥高校作用,加速我国应急管理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梳理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等角度,剖析工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望在大安全的背景下,实现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质量螺旋上升,有效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的长效机制。
目前,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供给不足,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行业分布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工学矛盾突出,难以适应和满足当今时代应急管理的需要[5]。据统计,2018年在政府管理系统中,从事应急安全方面的人员,同时拥有专业背景的只占到了1/3。2020年全国安全监管、服务和技术方面的应用人才缺口高达43万人。以湖南省为例,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缺口达26.2%,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不足15%。截至2019年底,本科教育阶段开展应急管理专业教育的院校,共9所,招生不到500人[6]。应急管理人才需求迫在眉睫。
应急管理是近年来出现的热点,一直以来受传统体制影响,应急管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反映仅是事后处理等一些功能问题。制度建设滞后,机制运行缺乏理论指导,应急流程不健全,部门间协同工作有难度,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导致政府企业衔接不畅,有职责边界出现或者风险规避倾向等问题出现。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亟需完善。
应急管理的学科专业设置较为模糊混杂。目前应急管理专业还没有被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7-9],各高校采取将相关学科挂靠相近专业,开展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应急管理教育有名无分。涉及应急管理的本科专业中,“应急技术与管理”属于工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属于理学的“地质学类”。“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等属于工学的“公安技术类”,而“应急管理”属于管理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科在应急管理领域专业基础薄弱,很难对接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工学、理学学科[5]。学科归属不同,学科知识结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乃至学制均有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4月27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开“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工作视频研讨会”,明确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培养方案,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承办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少,多数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挂靠在相关学科和专业中,课程体系建设尚属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根据高校现有学科背景和师资情况而定,仅有1-2门与应急管理相关选修课程。除此之外,应急管理相关教材、文献和参考资料短缺,授课教师需将国内外相关教材和文献整合、提炼出来使用,这无疑给任课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带来一定的压力。应急管理课程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非典、汶川地震、泥石流、新冠状病毒疫情等危机事件给大家带来深刻的思考,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备受关注,高校的育人作用凸显。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公布了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首批试点学校名单,太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全国19所高校入选,并陆续成立相关应急管理学院,希望依托专业高校建设应急管理智库,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的新型应急管理人才,文章从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机制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等6个方向对高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形成“六推一”模式,希望助推我国应急管理建设快速发展,如下图。
图 高校应急管理“六推一”模式体系建设图Fig. "Six push one"mode system construction diagram of emergency management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转变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理念。
传统工科的培养理念是学科导向的,专业设置按学科划分的原则,教育模式倾向于解决确定的、静止封闭问题的科学模式,知识结构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科需要[10];现代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理念应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应急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来应对动态变化的各类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培养全方面的素质,以培养满足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2)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目前还有很多高校或党校(行政学院)没有成立独立的应急管理学院(部或是培训中心),将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依托其他学科、专业,还有部分学校将应急管理培训设置在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为了改变这种“寄人篱下”的现状,需要成立独立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在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好布局,重视应急管理的动态性、持续性和全过程性。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探索行业特色,并建立有效的评价监控机制。促进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使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得到完善,保证人才培养有序开展。
(1)建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统筹规划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任务的层次和要素,合理且高效地利用有效资源实现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使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由单一主体向多方主体的转变。高校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培养政府、企业等各类组织亟需的应急管理人才,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政、校、企”的平台建设,高校和企业“双”培养、“双”育人,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起到1加1大于2的整体效应,达到合作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并将其作为专业动态调整的核心指标,建立可操作的动态调整机制,发挥专业优势,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人才培养定位,引导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多元化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应急管理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结构,其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能单一化、同质化,需要构建更加科学、理性、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满足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需求[11]。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人才培育目标多元化,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参评对象多元化,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多维度、多角度构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完美对接,保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各高校应该不断强化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按照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要求,对相关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设计、构建以突出应急管理能力为核心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相互衔接,理论与实践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实现多学科相互支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融合性应急管理学科,构建突出特色定位和独特的研究领域的应急管理课程体系,支撑应急管理建设与完善。
应急管理培养的人才既要掌握专业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还要掌握具备对于突发事件来临前后的常态准备、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依托行业企业资源,融合地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基地优势,实现政府、院校与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高度汇聚,有效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真正发挥平台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作用,协助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补充应急管理专业体系短板,促进专业结构布局优化和升级改造,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通过调研分析,建立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将地方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融入学科建设,开展特色化人才培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工作,完善高校“产、学、研、用”综合性服务体系,培养应急管理领域创新人才,推动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双“链”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建设的“双建融合”快速发展。
应急管理学科属于新型交叉学科,专业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专业人才。由于目前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未设置应急管理专业,导致从事应急管理学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应急管理方向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高校需要打破院、系壁垒,整合重构内部师资队伍,优化师资平台建设。可以通过选派教师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参与应急管理项目申报、加强师资应急管理培训等渠道加快教师队伍成长。除此以外,高校应聘请应急管理专家或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丰富教师队伍,助推应急管理教师队伍建设。
总体看来,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应急管理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很多,如何补齐应急管理体制短板,特别是对于新兴领域的特色探索和风险识别研究。工科高校发挥学科优势,推动学科交叉、深度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助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政策创新的高校智库建设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