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瑞凤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加速时期,在此时,中学生的心智、思维皆趋于成熟,但由于他们尚未步入社会,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对于外界的各种不良影响难以做出准确地判断。特别是“毒品”这一事物,对中学生产生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的。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科目,其知识内容旨在塑造中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性,树立其正确的法治观念。也正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担负起培育中学生“远离毒品”意识的责任,进而为中学生的身心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禁毒教育;道德与法治;中学生
有效数据显示,近年来,毒品种类不断增多,花样不断翻新,吸毒人群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为了最大程度避免中学生涉毒、吸毒的现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提高对禁毒教育的重视程度,既要让中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知晓禁毒的重要性,还要树立其禁毒的意识,培养其宣传禁毒的理念与能力,助力中学生成为一名合法、守法的优秀公民。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禁毒教育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禁毒教育的意义
中学生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学习成长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必要支持。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多处在学校与家庭两个区域,对于“毒品”的接触频率较低,因此,其明辨毒品的能力也尚未养成。毒品是指海洛因、病毒、可卡因等容易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学生接触此类事物,不仅会影响学业,还易对身心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好奇心强盛是中学生的特点,对于身边的新奇事物有着极强的探知欲望,加以当今时代的毒品已非曾经可比,它的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稍有不慎中学生就可能沾染,进而成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禁毒教育,既有于强调毒品的危害,还有助于塑造中学生正确的意识,使其形成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观念,掌握辨别毒品的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禁毒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联动多媒体设备,了解毒品危害
联动多媒体设备是指教师结合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利用动态的视频影像代替传统的板书文字,以更具观看效果的影音内容优化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感知,为初中生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讲解禁毒相关的知识,使中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
例如,教师在教学“做守法公民”这一课程时,可以结合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知识讲解。该课程的重点是让中学生知晓违法行为的种类,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毒品知识带入其中。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剖析,使中学生掌握违法行为的表现。而后,可以播放禁毒相关的短片,让初中生知晓毒品对身心造成的威胁,对社会、国家发展造成的危害。最后,可以将课内知识与禁毒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中学生对“涉毒违法”理念的认知,促进中学生对毒品危害掌握的同时,加速其拒绝毒品、远离毒品意识的培育。
(二)组织小组探究,树立禁毒意识
小组探究是指教师运用合作研究的方式代替以往言传身教的授课形式,让中学生更为自主地进行知识研讨,既有助于焕发中学生的学习活力,点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使其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探究来树立中学生的禁毒意识。
例如,教师在授课“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程时,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划分为前后四人的探究小组,使其结合命题进行自主学习。该课程的重点是让中学生掌握法律的作用。教师在分组后,可以以“依法禁毒”作为命题引发中学生的思考,使其在小组中交流自身对禁毒相关法律的理解,互换彼此对于禁毒法制的感悟,促进当前知识重点把握的同时,助力中学生禁毒方式的掌握与禁毒意识的树立。
(三)創设社会实践,宣传禁毒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设社会实践旨在塑造中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其课内知识学习有的放矢。这一方式既能够提高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初中生的社会经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社会实践的方式组织初中生进行禁毒理念的宣传。
例如,教师在“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程教学完成后,可以带领中学生在校园内部、校园周边开展禁毒、拒毒的宣传活动,让中学生亲自扮演宣传角色,为其他学生、路人讲解毒品的危害,帮助他人树立禁毒意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自身远离毒品、遵纪守法观念的塑造,进而在以点带面的过程中,助力美好社会、美好祖国的建设与发展。
总而言之,毒品看似与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千里之遥”的距离,但实际情况却是“近在咫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禁毒知识的教导,提升中学生对当前课内知识理解掌握的同时,推动中学生遵法守法、拒毒禁毒观念的树立。
参考文献:
[1]周小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13):68-68.
[2]冯田福.初中学校防毒禁毒教育策略[J].甘肃教育,2020(0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