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使用对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机体耐受性及康复影响的研究

2020-11-04 05:19无锡太湖学院214000刘欣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
关键词:附表白蛋白食管癌

无锡太湖学院(214000)刘欣仪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14000)曹晓东 蒋春霞 顾红 陆燕 王玉宇

食管癌患者由于术前长时间营养摄入不足、肿瘤的慢性消耗等原因极易发生营养不良,有研究报道,60%~85%的食管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居所有肿瘤第一位。2016年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中明确指出,术后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并在术后24h内开始实施[1],本研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肠道益生菌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210例,其中男172例,女38例,年龄44~79岁,平均(65.06±7.1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术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早期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最早者于术后24h内开始,同时给予肠道益生菌,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营养管注入,0.5g/次,3次/天;对照组:待患者术后恢复胃肠蠕动,肛门排气后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不给予益生菌应用。

两组肠内营养制剂均为复方营养混悬剂,肠内营养输注的方式为:术前置入鼻肠管,术中将鼻肠营养管放置在空肠位置,术后做好营养管的护理。每天给予营养支持总热量为125.52kJ/kg,利用带有加温器的肠内营养泵经鼻肠营养管匀速输注,温度为38℃~40℃。开始肠内营养时,第一天使用的肠内营养液为NS250ml+10%氯化钠20ml+10%氯化钾10ml,让患者胃肠道有个预适应和过渡过程,第二天开始使用复方营养混悬剂,开始喂养量为所需量的1/4,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每天以1/4递增至全量1500ml,以后每天均按全量供给。喂养速度从30ml/h开始,根据胃肠道的反应情况,每4h增加10ml,直至增加到100ml/h,间隔4~6h用温开水冲管1次。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床上活动,病情允许尽早下床活动。每日复方营养混悬剂结束后再给予NS250ml+10%氯化钠20ml+10%氯化钾10ml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液体和电解质不足部分经深静脉途径补充,患者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使用肠内营养期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避免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白蛋白指数和总蛋白指数。②两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指标。③两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④两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白蛋白指数和总蛋白指数(见附表1)。

2.2 两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指标(见附表2)。

2.3 两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见附表3)。

2.4 两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比较(见附表4)。

附表1 两组白蛋白指数和总蛋白指数比较(±s)

附表1 两组白蛋白指数和总蛋白指数比较(±s)

指标 实验组(n=105) 对照组(n=105) t P术后1天白蛋白 31.37±3.27 32.69±3.98 -2.620 0.009术后1天总蛋白 57.19±5.25 58.29±6.21 -1.384 0.168术后3到5天白蛋白 33.94±3.78 32.40±4.16 2.818 0.005术后3到5天总蛋白 57.53±8.17 55.89±6.09 1.654 0.100术后7到10天白蛋白 35.71±4.85 32.98±3.92 4.484 0.000术后7到10天总蛋白 60.48±5.84 58.75±6.10 2.098 0.037

附表2 两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s)

附表2 两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s)

指标 实验组(n=105) 对照组(n=105) t P术后1天C反应蛋白 71.80±41.12 75.27±47.65 -0.564 0.573术后1天白细胞 12.60±4.20 13.33±4.25 -1.268 0.206术后3到5天C反应蛋白 78.54±51.95 100.52±64.37 -2.723 0.007术后3到5天白细胞 10.90±7.92 10.54±4.04 0.426 0.670术后7到10天C反应蛋白 42.29±35.52 58.01±41.57 -2.940 0.004术后7到10天白细胞 9.48±3.08 10.08±3.19 -1.376 0.170

附表3 两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附表3 两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指标 实验组(n=105) 对照组(n=105) t P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3.80±0.84 5.20±1.66 -7.715 0.000术后肛门排便时间 5.17±1.08 6.37±2.13 -5.148 0.000腹胀腹痛 3.74±0.50 3.83±0.43 -1.336 0.183腹泻 3.91±0.28 3.90±0.41 0.198 0.843恶心呕吐 3.84±0.46 3.91±0.34 -1.356 0.177恢复流质饮食时间 9.25±3.52 9.44±3.69 -1.395 0.165恢复半流质饮食时间 11.25±3.49 12.48±4.14 -2.325 0.021住院天数 16.87±4.30 18.44±6.23 -2.127 0.035

附表4 两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比较(±s)

附表4 两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比较(±s)

指标 实验组(n=105) 对照组(n=105) t P胃管 8.98±1.73 10.98±3.20 -5.634 0.000腹腔引流管 7.19±1.94 9.10±5.78 -3.218 0.001胸管 10.28±2.95 11.71±3.82 -3.053 0.003纵膈引流管 10.77±4.47 11.82±4.16 -1.759 0.080

3 讨论

3.1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使用对改善食管癌病人营养状态效果显著 食管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目前临床预后最差的手术之一。缪艳等[2]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期症状的调查发现,食管癌患者术后1个月最易发生的五个症状是反流、咳嗽、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腹泻,且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机体处于高消耗、高代谢的状态,早期肠内营养的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于婷婷等[3]人在益生菌对胃肠肿瘤病人术后影响的Meta分析中提出益生菌能够促进肠动力并有效改善胃肠肿瘤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利于术后恢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实验组术后3到5天、7到10天白蛋白、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营养状况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的营养状况。

3.2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本研究使用的复方营养混悬剂(海汇要素)中包含的烟酰胺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属于免疫营养素,免疫营养素可防治营养缺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有学者研究表示,C反应蛋白指标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工作中,用于各类型术后感染的预测,是对机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具有明确指示意义的血清学指标。机体于正常状态下,C反应蛋白浓度较低,但存在炎症后,会导致C反应蛋白产生机制紊乱,浓度迅速升高[4]。本研究中实验组术后C反应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增加,实验组C反应蛋白指标也在持续迅速降低,提示机体内炎症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使用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吕家华等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禁食会使肠道使屏障功能受到损害,引发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更严重者导致肠源性败血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严重增加患者心理以及经济上的负担[5]。裴进田等人的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后6~12h,患者肠道蠕动功能开始恢复,为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可能[6]。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提示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使用的展开可以使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恢复的速度加快,能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有利于加速小肠蠕动,改善肠道微生态,加强机体营养吸收,促进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附表白蛋白食管癌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