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冬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地面高精度磁测作为一种常用的物探方法,不但可准确寻找铁磁相关矿物,还可应用到其他金属矿物的勘查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磁测技术不断更新优化,当前磁测精度已经达到1nT,且此种方式的效率较高、简单方便、可靠性强,将其应用到金矿勘查中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磁测是指在地面观察地下物质间的磁性差异引发的磁场变化,属于物理勘查领域的探测手法。对于地下磁性物质来说,彼此之间的感应磁性与剩余磁性不尽相同,由此可产生异常磁场,与常规磁场叠加起来。通过使用相关探测仪器,可对地下物质的特性进行研究,由此寻找埋藏在地下的金矿。在相关规程中指出,地面磁测的总误差精度不可超过5nT,可见将高精度磁测应用到金矿勘查中,可取得良好的勘查效果。
对于金矿来说,矿脉宽度较窄、磁性较低,采用常规方式效果甚微。根据金矿勘查特征,将地面磁测的方式引入其中,可使金矿勘查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一是设备检验,在野外磁测之前,应对仪器噪声、高度与一致性等进行调试,将探头调整到最佳高度;二是构建测试点,根据金矿特点设置磁测精度高,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的内容进行测试。在探测区建立日变站、仪器校正点,与总基站之间构建联系;三是选择日变采样时间,该仪器数据采集时间间隔较短,噪声逐渐增加,磁测精度下降。技术人员分别对2s、10s、20s和30s间隔进行测试,最终选出最佳采样间隔,使仪器噪声得到有效抑制,探测精度得以提高;四是对设备日变、高度、正常场进行校正。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日变改正由相应的观测和生产仪器来完成,利用RS232接口连接,使内部数据之差得以校正;在高斯球谐的基础上,对高度与正常场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经纬、高度等方面的校正值,再对相关指标进行校正;五是合理选定比例尺与测网。大量磁测实践表明,磁测的关键在于从低信噪信息中提取有效的弱磁异常,并选择合理的比例尺与测网,对测试地段开展剖面实验,明确信噪比,以此为依据确定测网密度;六是采集岩石样本。在金矿区勘测过程中对岩石标本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利用高精度磁力仪,对磁化率数值进行测定。
当前金矿的磁测精度逐渐提升,根据原始数据绘制的图纸较为粗糙,究其原因,主要由浅层磁性不均产生噪声,强度范围在几nT与几十nT之间,对矿区探测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并将弱异常进行掩埋。对此,需要技术人员对原数据进行预处理,否则将会影响金矿的探测效果。通常情况下,对资料中的干扰因素进行过滤,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尤其是矿区内的高精度磁测。根据探测结果可知,采用插值切割法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助于快速准确的寻找弱异常图;将提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后,使有效与无效信息分离,便于更好的分析磁测资料,以向上延拓法为主,可对相关定量进行计算,准确描述地质问题[1]。
与其他物探方式相比,高精度磁测在金矿中的应用可快速准确的体现地质条件,反映该区域内的磁性特征。对此,本文以杂恰勒布金矿为例,对该技术在金矿勘查中的具体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杂恰勒布金矿区位于夏河县城以南,行政区划属夏河县拉卜楞镇管辖。勘查区面积为3.41km2。矿区为典型的高原中高山地貌,海拔2800m~4000m,最高峰4179m,相对高差300m~1000m,地形切割较强烈。在地层方面,矿区地层处于中秦岭地层分区,出露地层以三叠系为主,地层总体展布方向为近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在构造方面,区内主体褶皱为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其轴部位于力士山-德合茂北一带,轴线方向为北西,倾伏端位于力士山西侧,两侧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呈NW向分布。地层强烈变形,次级尖棱褶皱,倒转褶皱十分发育,层间板、劈理发育。区内断裂构造普遍发育,以北西向断裂为主,对区内的岩浆活动及矿点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为了对矿区内的岩石特点进行探究,在该区域范围内较为系统的采集岩矿石标本,重点放在已知矿化带、异常区与激电异常区中,在野外采集时明确实地采集点坐标,并对标本姓名与编号进行记录。在矿区范围内对磁性参数进行测定,利用SM30型磁化率仪器得出标本的磁化率,每个样本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检测,取三次检测的平均值。
2.2.1 岩石物性特点
在本次勘测工作中,共计对164块物性标本进行采集,磁性参数如下表1所示。根据磁性参数可知,该区域范围内岩性变化较为简单,磁化率的变化特点为:板岩相对较高,平均值为11×10-5SI,区内砂岩与石英闪长玢岩较低,平均值为3×10-5~6×10-5SI,岩性变化不够显著[2]。
表1 杂恰勒布金矿岩(矿)石标本磁性参数
2.2.2 剖面异常特点
在本矿区中共计设置6条磁测剖面,通过曲线图体现出该区磁场数值情况,△T的范围处于-10nT~10nT之间,这意味着该区域内地层岩性的磁性差异相对较小,无法以此为参考对地层界线进行划分。在剖面Ⅱ-Ⅱ'在520点~640点、剖面Ⅲ在200点~280点、剖面Ⅳ在220点~280点、剖面Ⅴ在220点~280点间板岩与砂岩接触带上均体现出断裂带中反映出的正异常,剩余地段没有明显的体现,这意味着该区域范围内磁异常在断裂带寻找中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2.3.1 仪器性能检验
按照物理勘查规范中的规定,在野外作业之前应对全部仪器的质量进行检验,在完成生产工作的同时,针对仪器性能与噪声情况进行检查。在本次研究中,采用GSM-19T型号的质子磁力仪,在正式开工之前,对仪器的噪声情况进行测定,时间为下午17点~20点。在操作过程中,将仪器放置在矿区平稳场中,仪器之间的距离超过20m,以日变观测的方式,秒级同步,每间隔5s进行一次观测,每个仪器观测数量为100,对观测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并利用一下公式对噪声均方根数值进行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代表的是第i时观测值与起始值Xo之差;n代表的是总观测数;∆Xi代表的是全部仪器在相同时间的观测均值。
2.3.2 野外观测方法
通过对比和探勘,将总基点设置在矿区周围的平稳场中,参数为x=3884529,y=550164,h=3576,T0=53150nT。对T0值进行确定,日变观测器在基点中24h连续日变观测,在此过程中,选择2h磁场平稳段对其均值进行计算,由此得出T0的数值;在野外观测方面,利用型号为GSM-19T的质子磁力仪,以测量模式,探头高度为1.7m,且全区一致;针对可疑点或者突变点,可开展2次~3次的重复观测。在日变观测方面,采用相同型号的质子磁力仪,调节为自动循环模式,采样的间隔为20s,时间上涵盖全部野外仪器的观测时间。
2.3.3 磁性参数测定
为了对矿区范围内岩石的物性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区域内采集多种岩石标本,尤其是在矿致异常区、激电异常区、矿化带等方面更应重点采集。在野外采集时明确实地采集点坐标,并对标本姓名与编号进行记录。在矿区范围内对磁性参数进行测定,利用SM30型磁化率仪器得出标本的磁化率,每个样本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检测,取三次检测的平均值。
2.3.4 质量检查
根据设计书与物理勘查规范中的规定,在野外作业之前应对全部仪器的质量进行检验,在完成生产工作的同时,坚持一同三不同原则,对磁法、电法等多种测量方式进行质量检查。在本矿中,布设点位对Ⅱ剖面线0点~600点设置61个点,并对点位设置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对Ⅰ剖面0点~270点,Ⅱ剖面1000点~1190点,Ⅳ剖面10点~200点进行高精度磁测质检,在Ⅲ剖面设置67个点位,利用激电测深的方式进行质量检查。由于仪器的供电周期较短,该区域范围内岩性极化率较小,极化率中除低质量数据之外,剩余各项指标均与规范要求相符,质量检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杂恰勒布金矿物探测量质量结果
在金矿勘查方面,根据勘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岩浆岩与区域内产矿关系紧密。在勘查区范围内,全部内生矿产均是岩体与周围接触带附件所衍生。因此,在金矿勘查过程中,对岩性接触带进行划分十分必要。在高精度磁测应用中,对矿区地面进行测量后,根据磁场总强度T,对日变与正常场、高程进行校正之后,通过基点差值对矿区测点磁异常进行计算,并对其进行滤波和化极后,绘制磁异常化极等值线图。该金矿区域内的磁异常分带较为显著,整体由西向东递减;在勘查区域内,利用磁测方式找矿时,还应利用该技术对当地蚀变断裂破碎带进行推测,结合当地矿化带受断裂构造的影响特点,对金矿进行找寻。最后,因勘查区为断裂带金矿分布带,根据勘查结果可知,矿头磁性特点相对不够明显,低值带中磁性提升较为显著。由此可确定金矿化带,对磁测剖面线进行分析,借助低值磁场中局部异常的找矿标志,使金矿化带最终被确定。
综上所述,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匮乏,金矿勘查找矿工作受到广泛关注。高精度磁测技术在金矿勘查中具有突出优势,可帮助探测者发现更多隐伏的破损蚀变与控矿岩体,对强干扰异常进行过滤,为金矿寻找提供更多帮助,便于准确勘查金矿位置,促进我国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