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美育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本文从美育的定义入手,分析当前美育形势,挖掘美育價值,希望可以为高校的美育工作提供改进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美育;内涵;价值;人才
一、引言
美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板块之一。伟大教育家孔子以六艺教授弟子,其中的“乐”便是专门的美育课。建国初期,美育被明确写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理论、新方法。新时代赋予高校新责任,美育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应该主动承担起剖析美育价值、拓展美育路径的重要使命。
二、国内高校美育研究综述
根据中国知网以“高校美育”为主题的指数分析,可以发现自2015年之后,与高校美育相关的文献量大幅增长,这说明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关注高校美育这一话题。2015年,冯婷在《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形式审美、自然审美、科技审美、社会生活审美、艺术审美等不同形式的审美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1]。2018年,王泽珺在论文《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提到,利用美育的自由创造性、形象陶冶性以及趣味愉悦性、内在渗透性可以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互动之美[2]。2019年,赵洁在《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意蕴和价值彰显》一文中指出,人在审美时才是真正自由、完整的人,应将美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育人作用[3]。栗嘉忻指出,新时代,中国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有效路径,美育不应仅仅作为一个促进德育的工具而存在,二者应是协同育人的两个平等主体[4]。通过总结这些研究,笔者发现,美育不仅可以单独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可以通过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等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美育的内涵
(一)何为“美”
“美”字最初形容的是客观事物的形象,是一种观感,单纯从视觉上令人舒适、心情愉悦。后来引申形容人的品质,进一步抽象,“美”又指事情符合心意或者处理事情的方法巧妙得当。
(二)何为“育”
“育”是抚育、教育之意。“育”从行为主体上看,可以分为“他育”和“自育”,“他育”是外力对个体进行的改变,“自育”是个体根据经验主动作出的调整。
(三)何为“美育”
美育的狭义是艺术教育,而这仅是美育这座庞大冰山的小小一角。笔者认为,美育指通过一定方式或手段,让个体主动或被动地发现美、认识美、辨别美,最终做到物美、人美、事美的过程。
四、美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一)美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美育通过艺术或影视作品、优美环境等将“美”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加主动、直接的情绪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帮助学生甄别美与丑、善与恶,辨别诱惑,树立正确三观。
(二)美育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力
高考升学的压力,扼制了莘莘学子“个性”的发挥。大学校园是培养学生独特个性的象牙塔,美育则是其培养“个性”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对美的不同认识、不同理解,这不仅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有益,而且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认同,更加自信地去塑造独特的自己、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三)美育利于学生保持健康心态
如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日趋严峻,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而美育正是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剂良药。美好的事物可以令人心情愉悦,美感与人的精神世界相连通。用美净化学生身心,用美充实学生灵魂,以美育人,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心态,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感受生活、挑战困难。
(四)美育利于国家稳定与发展
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让学生在传承中发现美、追求美,强化获得感,增强文化自信。
五、高校美育的现状
(一)高校美育的收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2015年,国务院相关文件指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5]。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此看来,党中央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相关的制度已经落地,这为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美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当前高校美育存在的问题
1.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现实生活中,美育相较于文化科学课程,往往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美育课程不是“速成班”,学生无法快速在美育中获得收获;另一方面,在求职、升学时,美的素养不是必考科目。因此,教育实践中经常存在教师和学生均不重视美育类课程的现象[6]。
2.教育工作者美育素质不高
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学生,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深远。然而,大多数高校教育工作者知识背景单一,专业知识功底十足却缺乏系统的美育常识,美育内容单薄甚至在工作中干脆抛弃美育内容[7]。
3.美育方式单一、内容乏味
在美的创造过程中,受制于空间与资源,美育往往缺少学生实践这一环节,影响了美育的完整性。受考核压力等影响,大学生美育活动经常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这让活动美感、活动创新性大打折扣。
六、拓展美育的措施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美育的价值也随之愈发突出。高校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须直面现实问题,探索新时代美育的新路径。
(一)提高美育认识,增强美育意识
美育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懂得感受美的完整的人。因此,高校应构建多部门参与的美育协同工作体系,将美育工作纳入高校人才培養总体规划,形成规范化的评估督导机制,将美的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各科教师也应重视美育的育人效果,切实提高美育水平。
(二)上下携手,创造美育环境
想要保证美育效果,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高校要优化社会环境,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要积极改善校园环境,打造主题校园景观;引导教师穿着得体、合乎礼仪,以增强美育效果和美育引导性。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职工美育素养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掌握好基础教学技能的同时,应注意自身的仪表,保证自身具备传授“美”的能力。相关部门以及学校应坚持以礼仪培训、花艺茶道培训等形式提高教职工自身的审美,以增强教师个人魅力,保证其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沙龙或论坛会,引导教师将“美”带入教学,丰富学生“美”的体验。
(四)创新工作形式,拓展美育空间
首先,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美育功效,提高审美标准,适当增加文化活动的比重,拓展美育空间。其次,搭建网络平台,集中过滤后的美育资源,打造一个网络美育平台,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培养学生美的意识[8]。再次,利用参观活动、优秀企业实践等渠道,推动“美育”工作不断延伸,让学生尽享实践中的“美”。
七、结语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美育可以直达人类的灵魂,让一个人作出根本改变,而且作用力更为持久、强烈。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认识到美育的重要价值,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美育之中,用自己的经历、学识、技术推动学校美育课程的开展、美育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冯婷.审美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王泽珺.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8.
[3]赵洁.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意蕴和价值彰显[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45-49.
[4]栗嘉忻.新时代中国高校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国德育,2015(23):6-11.
[6]徐彩鑫.美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7]邓佳.高校美育课程研究——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重庆:西南大学,2019.
[8]党国宁.学校美育价值及其现实困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董璇(1994—) ,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