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建设探析

2020-11-03 05:43孙慧英周义龙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

孙慧英 周义龙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志愿服务活动难于持续开展、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较低、社会资源对志愿服务支持有限、激励机制单一等问题逐渐显现。基于此,本文将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的建设构想,以期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志愿活动;激励体系

一、前言

“志愿者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幫助的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己之能,自愿为社会和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是完善自我、适应社会、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热情不高,可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较为有限,进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为有限。此外,真正愿意为志愿服务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大学生也在逐渐减少。如何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策献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中探寻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是推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方式。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一)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校大学生为社会和他人无偿奉献爱心的活动,动机单纯、不求回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受“利益原则”的影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不再是单纯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给予帮助,而是为了获得综合测评加分、入党需要、为就业增加筹码等[1]。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改变,使得部分大学生除了升学、就业、职业资格考试等个人原因,没有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不愿意为社会和他人无私奉献。有的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前,往往先对志愿服务的好处进行衡量,根据利弊得失决定自己的行为。志愿服务动机的功利化,致使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正在逐渐弱化。

(二)志愿服务活动难以持续开展

从在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都是根据特定需要临时开展的,几乎没有固定的、有计划的常规性志愿服务活动。而且,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仅限于一般性的助人为乐,很少有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独特性,缺乏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品牌,缺乏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吸引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多在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特定的节日开展,服务项目较为传统,几乎没有志愿服务需求单位持续化的专业志愿服务需求,志愿服务活动难于持续开展。

(三)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水平较低

新形势下,各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年纪、阅历的限制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服务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多数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只是从事一些“打杂”“跑腿”等非专业性质的工作,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所学专业的优势。而且,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为大学生提供的志愿服务专业培训也较为有限,致使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很难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四)社会资源支持较为有限

社会资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尊重。部分社会志愿服务需求单位对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仅仅是填补人力资源的不足,而且对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不够重视,随缺随招、用完就算,甚至有些人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排斥、抵触、不配合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第二,家长缺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解。由于缺乏专项的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家长更看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对大学生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够支持。第三,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较为有限。由于目前还未出台针对企业、个人捐赠志愿服务资金的税收减免政策,企业、个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资金的捐赠还较为有限。社会资源的支持有限,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单一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精神激励的方式。精神激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激励效果有限。大学生志愿者的物质、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使大学生感受不到社会的认可、尊重和爱护,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和创造力。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在校大学生付出时间、倾注感情。当大学生的无私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后,其就会产生相应的精神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有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渴望,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志愿服务,进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产生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助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其志愿服务的关键词是学习实践、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目标是增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提高学业成绩和帮助升学,提升服务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和自信,探寻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方向和人生目标,确定未来职业等[3]。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是认识社会、扩大交往、丰富生活、锻炼才能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既可以贡献社会、帮助他人,又可以获得融入社会的自信和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阅历、充实自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而具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将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大型赛会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不但能够树立当代志愿者的优良形象,有效节约社会资源,而且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的建议

(一)以培训激励志愿服务的持续热情

志愿服务培训,是激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提高志愿服务规范化水平、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具有专业水平的志愿服务,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有的还要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定证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培训,应以服务于当地经济为立足点,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与学生的专业特色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主要应侧重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先导知识培训,对新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活动的宗旨、原则、志愿服务精神、服务管理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二是志愿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案例研究、经验回顾、拓展训练等方式,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知能并重”;三是志愿者个人能力的扩展培训。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可以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成长,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度过最初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的兴奋期后,仍能继续保持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和动力。

(二)以专业化志愿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大学生志愿者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特定专业的志愿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开展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也更加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大学生志愿活动组织在设计志愿活动时,应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出发,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通过与志愿服务需求单位建立志愿服务基地的方式,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课外延伸与拓展,成为推动大学生专业实践的有效载体。而且,针对专业特长的志愿服务活动,也能充分体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实现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志愿活动组织单位、志愿服务需求单位的三方共赢。

(三)以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增强志愿服务团队的凝聚力

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激励方式,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应有的尊重与信赖,是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凝聚力的有效方式。志愿者之间的相互鼓励支持、志愿活动举办方对志愿者真挚的关心之情,都是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力量[4]。通过情感激励,使大学生志愿者间形成互助、友爱、富有人情味的情感关系;通过物质激励,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讯、午餐补贴以及实物奖励等,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团队产生信赖、依赖、心理满足,进而拥有持续不断地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

(四)以反向激励规范志愿者的服务行为

反向激励,是对大学生志愿者违背志愿活动目标的行为进行的批评、警告、调岗、清退等惩罚性的激励。反向激励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影响较大,但是激励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是对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激励方式的有益补充。反向激励,能够限制大学生志愿者的不当行为,使大学生志愿者为了免受惩罚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开展。

五、结语

有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能够激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服务的动力、持久的热情,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产生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对地方經济社会发展产生助推作用。因此,不断探索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体系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有效方式,是获取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大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史兴艳.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路径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5.

[2]苟颖超.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6.

[3]夏雨.完善我国青少年志愿者激励制度研究——基于中美比较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4):114-119.

[4]沙淘.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激励机制——以苏州大学大学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1):177-179.

基金项目:共青团海南省委志愿服务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海南志愿服务激励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018;主持人:周义龙)。

作者简介:孙慧英(1967年—),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服务;周义龙(1973年—),男,汉族,江西临川人,教授,研究方向:休闲农业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医疗旅游。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