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探析

2020-11-03 05:43王凡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理论依据指导方法生态文明建设

王凡

摘 要:生态问题是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问题。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从实践的角度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不仅是贯穿党和国家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经验,而且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生态建设提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依据;指导方法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新时代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短板暴露、环境不断恶化和经济社发展遇到瓶颈的背景下越趋重要,而马克思生态思想对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了详尽分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自然界和人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并受到自然界的制约,自然界和人本质上内在统一。恩格斯指出,对于自然环境,我们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1]。可见,人类与自然进行的物质交换活动必须要遵守和自然的相互约定,不能为所欲为不加克制地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打破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生产实践是联系自然界和人的中介

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马克思认为,对自然界施加影响的程度和效果如何受到人类自身实践水平、实践程度、实践目的的制约。不充分的实践水平、过高的实践程度以及不合理的实践目的会使人类与自然一直处于征服和被征服的畸形实践关系中,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资产阶级私有制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3]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剩余价值促使资本家们按照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支配和控制社会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方向,滥用和破坏自然界物质资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由“资本”引起的各种生态问题,认为资本主义下的生态危机不仅是经济问题,“私有制”制度本身是其产生的根源。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在坚持马克思生态思想指导中国生态建设时,重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并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发展。马克思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注重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生态环境问题也极为严重。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这个难题上如何进行最优的选择,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盲目的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4]毛泽东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人类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自然的道理,不能随意破坏环境,否则社会发展将无法延续。同时,党和国家也在强调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主张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利用科技进步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等理念。

(二)科学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觉推向新的高度,成为国家战略思想。科学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提出了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生态制度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的生态思想是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产实践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社会制度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的产物。生态文明建设从制度上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念上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发展上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制度上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等,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又一次发展。

三、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新生态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

从注重环境的开发和保护到科学可持续发展,再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党和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看法,结合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制定政策,不断将马克思生态思想向前推进,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具体体现。

(一)以实践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遵守自然规律,坚持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大自然具有不依赖人类意志的客观发展规律,其自身的客观存在可以使其独立于人类实践而发挥作用,不能被人改变、创造或消灭。人类能够利用自然,是因为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5],并且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走弯路,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在馬克思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具有共同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单只是消费和被消费、征服和被征服的被动关系,而更多是一种相互联系、给予和反馈的能动关系。在维护大自然原有平衡的基础上做到满足人类的生产需要、生活需要,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调节人类欲望,实现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面对新的历史际遇,我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把握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自然界发展周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2.正确使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增强,意味着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导致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另一方面,对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缺乏正确预测和控制,也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最终要由科学技术解决,生产者要充分认识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准确评估科学技术实践程度,以及客观评价科学技术使用目的。

猜你喜欢
理论依据指导方法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