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步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脱贫工作更加繁重、脱贫任务更加艰巨、脱贫难度更加增大,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与引导下,部分地区已实现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但剩下的贫困地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是我心中最牵挂的大事”,脱贫攻坚是大事、要事、难事、急事,越到后期越难,越到后期暴露的问题越多,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下定决心、下大力气,精心部署、精准脱贫,做好脱贫与防止返贫双重应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阻击战、人民战、攻坚战,真正建设惠及几十亿人民的全面小康。
【关键词】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引言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为全面脱贫攻坚任务的推进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特殊情况、特殊办法,今年的两会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往年两会期间,对来年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制定了明确的量化指标,但今年,所有任务的展开都围绕两个内容:一是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任务实现。为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新战役必须立足疫情形势,推进产业复工复产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防范返贫。
1.两会前夕总书记外出考察传递脱贫攻坚新讯号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从两会召开前总书记的特殊之旅看脱贫攻坚的特殊之处。今年所有任务的开展有了新的背景,一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二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三是疫情形势逐步稳定、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外出考察调研,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传递了鲜明的信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根本方向。
脱贫攻坚始终是习总书记心中最为牵挂的大事,面对战“疫”、战“贫”加试题,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贫困地区、贫困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全面小康的致富之路,无疑是今年一切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两会的核心议题。习总书记的出访之旅为我们传递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这样一个重要信号。两会前夕,习总书记去陕西、山西考察,在陕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小木耳、大产业”,被网民赞称为“最强带货员”,传递出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和“产业扶贫思路”对贫困地方脱贫攻坚致思路向的正确性。在山西大同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考察时,指出“小黄花、大产业”,是人民的“摇钱草”“忘忧草”“致富花”。这是习总书记第二次的山西大同调研之旅,再次聚焦于产业扶贫,为人民致富筹谋划策,支招找出路。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产业扶贫贵在“精准”,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思路、办法,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培育特色产业,避免同质化。实现特色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涉及到易地搬迁问题,必须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最终目的,要想实现贫困群众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得做到搬迁问题解决后能稳得住,人民就业有门路、生活有着落,在考虑住的好的问题,也要考虑持续增收、持续发展问题。习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指出产业扶贫的症结:“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的胜利战果。大同云州区的黄花种植,金米村的智能大棚、直播带货,老县镇的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是各地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切实体现,激发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到目前为止,脱贫攻坚已取得了显著战果,但仍存在一些深度贫困的地区,它们地处深山偏远地区、交通不畅、与世隔绝,是脱贫攻坚战役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能否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就在于能否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能够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对于这些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凝聚移山力量、下足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的精神反复去抓。”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地为民办事、为民解决问题。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真抓实干,让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重要观点进行多次强调,深情话语中包含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就全国整体而言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中的重点所在。从全国脱贫攻坚的战略布局来看,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中,有11个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全国120个自治县(旗),有8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央确定的深度贫困“三州三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助推少数民族发展,决胜脱贫攻坚,从习总书记的出访行程安排中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习总书记开年第一次国内考察就选定在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云南省,对毛南族的整体脱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2.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2.1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地区到时都要实现,达到整体目标的经济指标要求。受历史、地理、自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衡、不平衡的局势,应正确认识这一基本情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不是所被扬弃的平均主义。为此,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在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基于地方实际情况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处理好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这对发展关系。
2.2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关系
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脱贫与全面小康建设中有绝对标准也有相对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如脱贫,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现行标准就是一个绝对标准,是指农村居民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300元以下,这是一个长期的标准。而相对标准,如环境改善指标在将来会因情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善。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正确处理好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关系,做到科学脱贫、合理脱贫。
2.3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的关系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历史任务的交汇之年,如何有效衡量、判断是否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进行定量分析也要进行定性判断,既要看各项定量化指标的完成度,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现实获得。从脱贫人群来看,主要集中在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上,应切实解决好这一人群的脱贫问题;从区域划分来看,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连片特困地区。既要注重这些地区的脱贫工作,也要防范返贫危险;从领域范畴来看,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以及教育、医疗等都是脱贫的重点领域所在。要实现全面的脱贫必须有所针对、有所侧重,从而整体谋划,统筹布局。
参考文献
[1]严谨,徐敏轮.牢记初心使命 决胜脱贫攻坚[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J].2020(04):2+189.
[2]黄承伟.“决胜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坚”专刊导言[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0(04):89.
作者简介:玛依热·阿合买提(1976.11-),女,新疆哈密人,维吾尔族,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