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运动训练配合扳机点揿针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2020-11-03 05:13马颖朱斐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面肌扳机面神经

马颖,朱斐斐

(苏州科技城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苏州 215000)

面神经麻痹也叫做Bell麻痹,中医将其归为“口歪眼斜”范畴,可将其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类。现代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神经局部水肿、缺血等致神经变性,进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1]。中医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的历史,但其疗效一般[2]。苏州科技城医院近几年采取面肌运动训练配合扳机点揿针治疗面神经麻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该院选择2018 年6 月—2020年6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6例展开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6 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表法,每组28 例。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确诊满足《神经病学》有关于面神经麻痹相关标准[3],均为首次发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程1周~3个月。排除标准:依从性差;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疾病;急性传染病、烧伤、严重出血倾向、皮肤化脓性炎症等;面部肌肉痉挛;合并严重脏器病变等。该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13 例、女15 例;年龄20~58 岁,均值(39.4±2.6)岁;病程1~12 周,均值(5.4±1.2)周;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7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 例。观察组:男 12 例、女 16 例;年龄 20~56 岁,均值(39.7±2.4)岁;病程1~12 周,均值(5.6±1.4)周;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5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接受常规针刺疗法。选择阳白、颊车、四白、翳风、地仓、合谷等穴位为主穴,辅之以辨证取穴,予以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0.5 h,隔天1次,1个疗程以连续10次计,连续治疗3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该组接受肌肉走行按摩面部配合扳机点揿针治疗。(1)面肌运动训练:①亚急性期(1周~1个月):开展系统的面肌运动训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抬眉。予以“眉毛向上抬,努力使额纹出现”的指令,治疗医师双手手指放于额部,一侧对健侧运动方向提供相反阻力,另一侧则协助患侧完成运动。第二,闭眼。予以“用力闭上眼睛,闭紧”的指令,治疗医师双手拇指放于上眼睑,其余手指放于下眼睑,健侧提供闭眼的阻力,患侧则进行闭眼运动,交替实施。第三,提鼻。予以“提起鼻子,出现双侧鼻唇沟”的指令,治疗医师解释及示范如何实现该动作,双手手指放于鼻两侧,健侧予以上唇提肌与鼻肌的阻力,患侧以手指力量协助皱鼻,尽量加深双侧鼻唇沟,同时缩小或扩大鼻孔。第四,吹口哨。予以“撅起嘴,做吹口哨的动作”的指令,治疗医师双手放在嘴唇两侧,健侧提供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患侧则用手指协助运动。第五,示齿。予以“微笑,尽量把牙齿露出来”的指令,治疗医师双手放于上唇与下唇,健侧用拇指、示指提供阻力,患侧则提供助力,协助完成运动。第六,鼓腮。予以“做一下吹气球的动作”的指令,患者患侧会漏气,治疗医师双手放于上下唇,用手协助完成鼓腮,维持3~5 s,叮嘱患者大力吹气,医师瞬间放手。②恢复期(1~3 个月):第一,抬眉。予以“双侧眉毛向上抬,就像很吃惊的样子,努力使额纹出现,面部其他肌肉放松”的指令,治疗医师对额部运动观察,看有无不协调运动,发现后及时纠正。第二,闭眼。予以“用力闭上双眼,面部其他肌肉放松”的指令,治疗医师对眼部运动情况观察,看有无不协调,有则纠正。第三,提鼻。予以“提起鼻子,出现双侧鼻唇沟,面部其他肌肉放松”的指令,治疗医师观察鼻唇沟运动情况,及时纠正不协调。第四,吹口哨。予以“撅起嘴,做吹口哨的动作,面部其他肌肉放松”的指令,治疗医师观察噘嘴运动,看有无不协调,有则纠正。第五,示齿。予以“微笑,尽量露出牙齿,放松其他肌肉”的指令,治疗医师观察上下唇运动,及时纠正不协调。第六,鼓腮。与亚急性期一致。(2)扳机点揿针:利用滑动触诊法于面部肌肉与筋膜中找出扳机点与敏感压痛点,消毒后埋置掀针,0.5 h/次,隔天1次,1疗程以连续10次计,连续3个疗程,但要注意的是掀针留针1 d,下次埋针需重新选择扳机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1.4 评价标准

面神经麻痹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1)基本治愈: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表情自如,谈笑无口眼歪斜;(2)有效:症状有所好转,但谈笑偶尔口眼歪斜、额纹消失不对称;(3)无效:未能达到前述要求。基本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 论

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是体虚、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时外感邪气,造成气血痹阻与筋肉失养,最终出现口眼㖞斜[5]。现代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神经局部缺血与水肿等所致神经病变,诱发面部表情肌肉瘫痪[6]。为此,提出可以通过面肌运动训练,改善局部血运与代谢,加速神经纤维的再生[7]。该院近几年采用面肌运动训练配合扳机点揿针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常规针刺疗法,总有效率高达96.43%,明显高于针刺疗法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该院临床实践看出,面肌运动训练配合扳机点揿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是值得临床应用的,面肌运动训练可增强肌肉收缩与张力,同时根据面部肌肉与筋膜中的扳机点予以掀针治疗,可进一步达到活血镇痛,以及改善扳机点周围生物电化学效应的作用,增强了治疗时效性,还可避免传统针刺所致不良反应。掀针在中医治疗中有一定的地位,但在面神经麻痹中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掀针是一种形状类似图钉的针,针柄扁平,针体约1~2 分长,多用于耳针或皮内针,是一种中医辅助疗法,通过在穴位处埋针达到按摩穴位的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加速器官的血液循环,同时可根据病理需求选择埋针部位,达到对症治疗的效果[8]。面肌运动训练在面神经麻痹中有一定的应用历史,但缺乏系统的治疗措施,在该次研究中则通过分期对症治疗,包括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根据不同的分期采取合适的面肌运动训练[9],可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配合扳机点揿针的治疗,找出压痛点后埋针处理,对穴位有良好的按摩效果,更好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促进其更快康复[10]。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与巩固疗效,还应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告知患者的病情与平时需要注意的事宜;第二,根据康复评价结果,制定可靠的康复训练计划,以患者耐受为宜;第三,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时,叮嘱患者注意要点,重点做好关键部位的训练;第四,出院时,叮嘱家属协助患者完成在家期间的训练,长期坚持,才能提高康复效果。在家期间若有任何问题,及时回院检查与处理[11]。此外,训练期间需选择安静的环境,集中注意力完成操作,每个动作可重复4~5次,每天2~3遍。一般情况下,短时间训练多次的效果,要优于较长时间训练一次。每次训练,注意动作的限度,根据感觉合理控制最大限度[12]。同时,每次训练时,双侧运动应协调一致,训练患侧肌肉时,应放松健侧,维持双侧肌肉力量平衡。训练结束,鼓励患者多用面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常见的有说话、喝水、进食等,通过强化训练,进一步增强训练效果。从该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该种联合治疗方案在面神经麻痹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临床缺乏这方面的文献支撑,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以大样本去验证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面肌运动训练配合扳机点揿针治疗面神经麻痹,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面肌扳机面神经
闲话“二道火”之惑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血拼政策扣动风险扳机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我的一份议案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新型气扳机特性介绍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