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古村落古城镇保护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11-03 02:00张国瑞刘萍萍
山西建筑 2020年21期
关键词:抚州古村古村落

张国瑞 李 亚 王 微 刘萍萍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古村落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具有物质遗产和精神传承的价值,精美绝伦风格迥异的古建筑,技艺精湛的砖雕石刻以及传达的礼仪仁智信的伦理观念,聚族而居的和谐理念,反映农耕文明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风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在古村落找到注释和解读。由于古村落保护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很多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以实现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抚州市保留了众多的明清古村落,很多古村落格局清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幸运的是这些古村落没有拆迁毁坏。虽然有些古村的院落荒废,古建有待维护,但保留住了古村落的原有生态,保护好这些古村落,需要解决好资金缺口、空心村、古建恢复还原、后期维护管理等难题。活化古村落,延续古村落的生命力,以实现古村落保护开发的永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 抚州古村落概况

抚州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200余个,很多古村落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是临川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根据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公示数据统计,抚州市为96个,位于江西省首位。抚州市金溪县保存的格局完整、历史风貌较好、古建筑集中成片的古村落有100多个。金溪县的中国传统村落为42个,在抚州市名列第一。武汉大学建筑学博士生导师王炎松教授认为,金溪古村落群在中国同类历史遗产中的价值可等同于福建土楼群、徽州古村落群、黔东南苗寨[1]。

抚州古村落姓氏往往是一村一姓或以大姓为主,如竹桥古村均为余姓,东源村均为曾姓,全坊古村均为全姓,蒲塘村主要为徐姓,浯溪村2/3为王姓、1/3为于姓,黄坊村姓氏主要为金、车、黄、何、喻。宗族的壮大与古村落的形成紧密相连,与之相随的是古村落宗族文化的形成和加深[2]。古村落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商为主,如浒湾古镇、后林古村、秀谷镇老街等;二是以官为主,疏口古村官至刑部侍郎、大理寺卿的吴悌;游垫古村走出的官至工部侍郎的明中晚期人物胡桂芳;三是儒商并重,有开金溪雕版印书先河的竹桥古村、号称“千烟之厦”的蒲塘古村等。

古村落的选址除了要考虑土地、水源、植被、气候、交通等条件,还考虑安全的因素。抚州古村落非常注重选址,除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还考虑心理的安全,很多选择背靠青山,面临开阔的格局。竹桥古村落依靠后龙山而建,坐北朝南,村前一溪如带,农田分布在村落周围。黄坊村背枕灵谷峰,面临抚河水。岐山古村选址依山临水而建。流坑古村落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环境优美。后林坊古村背靠后龙青山,总门楼为城堡式,楼上有瞭望窗,放置铳炮,抵御外来入侵。

抚州古村落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抚州地处江西东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走出了陆九渊、汤显祖、王安石、曾巩、晏殊、赵长卿等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丰厚的文化沉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灿烂的临川文化,也造就了农业的发达和商贸的兴盛[3],传统的农耕文明在抚河大地得以发展传承,古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载体在抚州地域广泛分布。走进抚州古村落,到处可发现刻有历史人物、鱼虫花鸟、亭台楼阁精美的木雕石刻,文辞优美、意境深邃的楹联、牌匾、碑刻,珍贵精绝的书法作品,很多出于名家手笔。如刻有圣旨的蒲塘“名荐天朝”坊,美轮美奂;黄通的“忠义世家”坊,蔚为壮观;竹桥的“对云”是四库全书总裁的曹秀先的遗迹,还有记载着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人物环境的古村族谱文辞雅致,都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

抚州有中国当前保护完整、规模集中、传承有序、类型独特、遗存丰硕,以“仕、商、儒、耕”为内涵特征的明清古村落群,充分体现了抚州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存在,是研究江右文华和临川文化的重要实物史料[4]。传统村落活化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保护利用开发好优质的抚州古村落资源对于乡村振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临川地域文化,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抚州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

对于国家、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得到了财政补贴投入,保护取得了明显效果。

浒湾古镇既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是明清时期的雕版印刷中心,明清时期很大一部分书籍都从这里发出,其中“贡试纸栈”是保存每年科举考试专用纸的地方,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仓库。浒湾古镇数百年来一直是物资的主要集散地,被誉为“朝廷漕仓,赣东商埠,江南书乡”。古建筑规模庞大,街巷格局保存完整,至今还存有9条长达200 m的古街古巷,江西自古就有“临川才子金溪书”的说法,而“金溪书”指的就是金溪浒湾镇在明清鼎盛时期闻名遐迩的雕版印书业。前书铺街(如图1所示)和后书铺街见证着昔日印书的辉煌,目前还有建筑和院落正在修葺恢复,古城镇的发展要能同时兼顾经济持续发展和地方社会文化传承,要以地方居民为主导力量。活化古镇,让古镇的保护开发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抚州市已将浒湾雕版小镇列入重点招商项目,拟通过招商引资,积极提升古镇功能和品质,按照古镇规划进行开发和建设,拟将古镇打造成一个古色古香、文旅融合、干净有序、文明特色的示范镇。

陆坊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街巷纵横,建筑群保留完整,陆坊村为宋代大儒,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陆九渊的故乡,陆氏家族因十世同堂二百年不分家不分灶而名震天下,号称“十世同堂”,是以“孝”治家的典范,村内象山门楼(义里门楼见图2)位于村口,三层,砖木结构,门楼上有对联“同居十世儒门第,六相三贤理学家”。村里的古建筑与古遗迹大多保存较好,由两排仿古式农屋夹着一条古韵幽幽的小巷——同居巷(见图2)。如今的陆坊村古香古色,村容整洁,环境清幽,正是得益于新农村建设与古村改造。改造前的陆坊村道路泥泞,垃圾遍地,古建年久失修几乎倒塌,针对此情况,村委会同村民开展村容集中整治活动,拆除违建,通过来自社会的赞助、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政府补助以及村民自筹资金对村庄的道路、排水、旱厕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修复古建,保留古风古韵,让古村文化重焕光彩,成为了“象山文化特色村”,陆氏家风值得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游览调研陆坊村的历史文化遗迹,感受陆氏家风和宗亲文化。

蒲塘村规模较大,因存有明代洪熙年间全石结构的“名荐天朝”牌坊(如图3所示)而闻名,雕刻精美,造型庄重,牌坊临水而建,坐西朝东,阳光照射水中形成倒影,景色优美,蔚为壮观。村落北面有一座铜峰古庙,供奉村中走出去的民间神仙徐祥可,庙旁的三颗古树,两颗古樟一颗罗汉松,罗汉松树龄达1 200余年,一颗古樟的树龄达900余年。村内保存的东门、西门和南门显示了完整的入口空间序列,村中保留了明代民居和大夫第、世宦祠、进士第、秀拔南州、亚成书社(如图3所示)等大量清代建筑。得益于“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村内很多古建院落都恢复了原貌,有一些正在维修当中。“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是由国家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资助开展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金溪县实施“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坚持保护先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产权人(农民)为项目主体,引导教育住户居民履行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义务,坚持把保护和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让修缮好的老屋成为产业拓展的新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将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拯救老屋行动”解决了传统村落保护中私人产权文物修缮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不仅如此,金溪县还延伸开展了抢修屋顶行动、整改老屋环境行动、抢救家规祖训民风良俗等一系列行动。

仍有很大一部分古村落没有列入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名录和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由于资金人力投入匮乏,保护理念和保护机制尚未形成等原因,许多古建筑设施老化,墙体剥蚀严重,很多建筑是用木材建造,年久失修,坍塌严重,一些建筑上的雕刻精致的门窗被盗,面临着古建筑败落、原生态消失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村民都搬到了城市居住和生活,有些村子已变成空心村,许多古村落房屋无人居住和看管,村民往往在老屋周边新建住房,对原古建院落的恢复修缮的积极性不高[5],村落宗族文化面临消失风险,古村落的综合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开发难度较大,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任重道远。金溪县将100多个古村落分成三类保护。第一类是入选国家级、省级古村落保护名录的,按照申遗标准实行严格保护;第二类是古建筑存量不多,但建筑技艺高、自然环境好的古村,对其进行适当开发和利用;第三类按照既不申遗也不开发的原则进行基础性维修。

3 抚州市古村落保护开发对策分析

古村落古城镇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降低对地形地貌、地表肌理的破坏,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挖掘保护当地的民俗民情,以展现古村落古城镇更多的文化内涵[6]。地方性是古城镇的基本特征,古城镇的保护与复兴最能体现出城市或地方特色,旅游开发可作为复兴古城镇的一种主要手段[7]。当地文化的挖掘,当地特色的物质重构,通过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吸引原居民回流,当地产业的复苏和 “再生产”就成为了古城镇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对于地处偏远的古村落还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2]。

古村落保护开发要把村民的利益纳入保护开发计划,使村民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中受益,要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原住村民保护开发的积极性。很多古村落道路格局保留完整,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但院落荒废,无人居住。村民是古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传统村落的宜居才能吸引居民,如果村落长期无人居住,即使经过修缮维护,长久下去,也会荒废破败,因此要想方设法留住当地村民,让村民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让古村落充满生机与活力。陆坊村通过盘活村级集体土地,成立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全村农田进行统一管理,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提高产业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建造万花道田园综合体,丰富旅游资源,提高了农民收入,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出现了明显的回流,实现了古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

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与修复方案。前期进行详细的统筹协调规划,保护古村落不限于古民居古建筑的修缮,还有交通设施、排水设施、周围环境的治理、古树的保护等都需要详细规划,统筹考虑。抚州市南城县对传统村落严格执行保护发展规划,防止因为开发而造成新一轮破坏,按照《城乡规划法》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金溪县古村落开发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再建设”原则,编制传统村落《保护性规划方案》,积极引导村民,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村规民约》,出台《金溪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等等。

根据古村落的现状,实行分类保护和开发。抚州市古村落数量较多,破坏程度不同,在古村落保护开发上坚持分类保护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历史文化价值、村落布局、环境、交通条件、损毁程度等采取不同等级的保护开发措施和发展路径,遵循“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1]。对于一些交通方便、生态环境好、适合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通过采用“古村+”模式,解决古村落保护开发的资金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应不改变古村落的历史传承文化,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留古风古韵,有些增加了许多新时代的文化,变成了既古又不古[2]。对于位置偏远,不适宜旅游开发的应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赞助的方式解决古村落维护的资金来源。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优化古村环境。竹桥古村在没有保护开发之前,交通不便,道路泥泞,村内排水系统不畅,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竹桥古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全村环境进行整治,拆除私搭乱建,对池塘进行清淤修整;对道路、通讯、排水、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项目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改观。通过一系列措施,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改观。蒲塘村村委会制定了人居环境管护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和卫生保洁制度,以建“美丽蒲塘,创美好生活”为目标,引导村民维护全村卫生环境,村民住户自觉接受村委会和邻里监督,增强环境卫生意识,积极协作,努力争当文明户文明家庭。

把古村落保护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机遇,保护与活化古村古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古村落可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区域环境,将古村落保护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将地方传统品牌产业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促进和丰富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抚州市很多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纳入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古村保护的有效统一。在上李、陆坊、官桥等村组因地制宜培育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壮大乡村旅游,集中流转土地5 000余亩,打造集科研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万花道田园综合体,千亩“景观花海”已成规模,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依法保护开发古村落。如何解决资金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保护好一群规模宏大的古村落需要不少的开支,由于大部分古院落古建筑属于私人所有,原居民保护愿望不足,导致管理部门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引入社会资金后,明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权限尤为重要。针对村落古建筑的产权难题,金溪县探索出了“收购、租赁、托管”相结合的模式。古村落在引入投资方后,要保证各项保护措施在实际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能够因地制宜的实现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探索建立传统建筑认领保护制度,保持古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

发掘整理古村文化,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青年爱国教育基地。如何让青少年亲近热爱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该只是坐在教室里传授,应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亲近传统,潜移默化的感受传统文化。抚州古村落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受中国传统儒耕文化和临川文化的影响而形成[3]。探索建设研学旅行基地,适当发展研学旅游产业。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竹桥古村中的建筑“八家弄”和“十家弄”耳门相通,户户相连,建筑形式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是兄弟间团结协作、孝悌仁爱精神的折射。金溪县传统村落和红色遗址——后龚村红色历史闻名遐迩,历史上的金溪战役的总指挥处就在此地,目前后龚村是金溪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陆坊村的陆氏家族“世代同堂”,不分家不分灶,成为以“孝”治家的典型,陆氏家训影响深远,古韵流芳,泽被后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是同根共源的组合,家族和谐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保证和基础,陆氏家风和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还有体现“清廉”文化的明清古镇——广昌驿前,等等。发掘古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基地,让青少年在古村落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抚州古村落知名度的颂扬传播,以及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种途径宣传抚州古村落,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保护好村落古风古韵的基础上,发掘民间传统文化在古村保护开发中的重要作用[1]。抚州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有南丰傩舞、乐安傩舞、广昌孟戏、宜黄戏和抚州采茶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个。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是以村落为基础形成,是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古村落群古建筑种类齐全、数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但其知名度与遗产价值地位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围绕古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名人故事和文化典故,创新宣传方式,在利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多种方式推进抚州古村落旅游的整体形象,举办文创活动,拓宽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发挥抚州市得天独厚的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猜你喜欢
抚州古村古村落
《古村小巷》
Task 10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抚州城区为老年大学增开公交专线
新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研究
古村——大芦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